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VOT值(Voice Onset Time)是反映塞音清浊、送气特征的一个重要物理指征.本研究以Lisker和Abramson的“三个范畴”塞音体系为理论依据,以实验语音学为研究手段,以RESCCL语音语料库为基础,通过比较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和语音学专家John Wells对同一朗读材料产出的英语塞音VOT值,结果发现:两者塞音VOT值存在显著差异,发生范畴类变化;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塞音习得普遍具有中介语特征;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在朗读语流中的塞音VOT值与重音位置显著不相关,受发音方式与语调干扰.  相似文献   

2.
塞音是所有语言都共有的辅音。然而,在不同的语言中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清浊(voicing)、是否送气(aspiration)以及用力程度上(force)。从发音部位来看,英语和朝鲜语的塞音都可分为双唇音(bilabial)、齿龈音(alveolar)以及软腭音(velar)。但是,在发音方式上,英语的塞音可按清浊性分为清塞音(voiceless)和浊塞音(voiced);而朝鲜语的塞音则可按用力程度及是否送气分为紧塞音(forced)、不送气松塞音(unaspirated)、送气塞音(aspirated)。  相似文献   

3.
语言标记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语序、否定句和特殊疑问句为参照点来调查分析以汉语为母语 (L1)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 (L2 )过程中发生的母语迁移现象 ,结果表明语言标记理论在解释母语迁移方面比对比分析具有明显的优势 :如果母语有标记 ,不会产生向目标语的迁移现象 ;如果母语无标记而目标语有标记 ,就会发生迁移现象 ;当母语和目标语都无标记时 ,中介语也表现为无标记 ,不会发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4.
母语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母语在学习外语中有不利的、干扰外语学习的一面,但也存在有利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以汉语(母语)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为研究方向,从英汉差异的角度出发,结合英语的学习过程,分析语言的各种迁移,探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建议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母语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在不同的时期恰当的使用汉语语言来增强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迁移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方面。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利用母语的正迁移;进行英汉两种语言对比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创设适宜情景,遏制母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体裁对比分析与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常常受到母语的影响,这给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文章提议将“体裁对比分析”的方法应用到英语写作课堂上来。通过分析英汉作为母语的作者就同一体裁写出的英语篇章,以及这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分别用母语写出的英语和汉语的篇章,便不难找出两种语言在思维和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图式(schem ata)。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写作英语作文时有意识地避免来自母语的影响,尽量按照英语的规范写作。  相似文献   

7.
汉英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思维借助语言进行表达,语言所表述的内容就是思维的内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在写作中,在篇章的组织方式、句法结构及选词造句上,中英写作法具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因此,学生应了解中英文写作法的不同,克服汉语思维方式的干扰,顺利完成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写出符合思维习惯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8.
母语思维介入二语写作是语言迁移的表现。本实证研究证明:1)母语思维在计划过程中介入最多,在述写过程中最少;2)男性在写作过程中更多地依赖母语思维;3)二语写作专家和新手在写作的不同过程中可能会选取不同的语言进行思维。  相似文献   

9.
母语负迁移与写作的中式英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语学习中的母语知识负迁移作用一直是困扰着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我国成人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本文拟从我国成人英语学习者所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在词汇、句法、修辞、语篇等四个层面的分析 ,通过比照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 ,提出中式英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客观存在。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汉语的正迁移主要包括极少数情况下拼音与英语音标相似而造成的正迁移和非语言层面的正迁移;负迁移则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语义等三个方面。学习者应充分利用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使英语习得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其中语音是首要,离开了语音,任何人都无法进行正常的语言习得和口语交际。采用探寻性语音实验研究方法,调查在校大学生在英语爆破音上的习得情况,结果显示:受试的总体习得准确率达到87%,习得最好的是/d/(92%),最差的是/p/(82%);受试的爆破音习得准确率因目标音段的语境不同而呈现波动,总体上是词首和词中语境的准确率大幅度高于词尾语境,表明他们在词尾爆破音的习得上存在较普遍的发音困难。综合所有的发音问题,发现四类典型错误,即音位有误、清浊不分、词首清爆破音送气不足以及词尾清浊爆破音失去爆破不到位加/a/增音现象。这对大学英语语音教学和学生的语音矫正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情态助动词是表达情态的重要手段,英语和汉语情态助动词有不同的语法和语义表达形式。根据Huddleston和Palmer关于情态助动词的理论框架,英语和汉语情态助动词被同时纳入否定、倒装、替代和强调四个语法特征进行对比,发现汉语在倒装方面与英语有很大差异,但是在其他三个特点上,均与英语具有共性。然后又将它们纳入意愿、可能和必须三个语义范畴,结合相应的语料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意义表达形式在三个语义范畴中表现有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3.
谈英语的体     
研究英语的体应从研究动词情景入手。动词情景的分类应以三对内在体性为依据 ,按一定步骤进行。动词情景的内部时间构成成分与它们的内在体性有着密切关系。体就是看动词情景的内部时间构成成分的不同方式。体可分为三对体义。在英语中 ,体除了借助进行体和完成体表现外 ,更多的可借助时态或词化形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14.
唐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同时,古诗格律的发展至此也臻于完善。其中,对仗的严格要求对于译者来说是个颇费斟酌的问题。在众多的唐诗英译本中,对于对仗句式的处理各不相同。从形式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译为英语句型相仿的两句或较为对称的结构;不求结构对称,译为各自独立的两句;整合语意,译为一句。诗歌翻译中信息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多保留一些原作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听力在英语的五个技能中是最难掌握的 ,这一点早已是英语学习者的共识。但听力难的奥秘并非人人皆知。提高听力必须方法得当 ,方法得当才能事半功倍。本文从语音、重读与弱读、吞音、浊化、同化、变化、节奏、连读与失去爆破、语速几个方面对英语听力的奥秘进行了探究 ,旨在提供一些解决听力难的途径 ,以有效地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16.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军事干涉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即从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决定将军事千预的目标确定为使朝鲜半岛恢复到6月25日以前的状态,后在军事胜利的影响下于9月底决定用武力统一朝鲜,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发起三次战役后,美国政府内部经过反复讨论、权衡,终于下决心推行"战争局部化"的政策,并最终决定与中朝军队进行停战谈判.通过分析,揭示了从中国参战到1951年6月美国提出举行停战谈判这一时期的美国战争决策过程和影响美国决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过去时表示三种过去时间:事件发生在过去某一点,事情发生在过去并持续一段时间,事情发生在过去并持续到现在。韩国语的过去时能表示这三种时间,而英语的过去时只能表示前两种过去时间。虽然英语和韩国语的过去时都可以表示现在时间和将来时间,但是英语中只用在虚拟语气或间接表达中,表示不能实现的愿望,表示婉转、谦虚或迟疑的态度;而在韩国语中则表示确信、重复发生的动作、持续到说话时间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并要有时间状语修饰。  相似文献   

18.
WH-移位与WH-原位差异的研究是TG理论的中心课题之一。英语的WH-移位和韩国语的WH-原位是客观事实。两种语言中共有wh-词的一词多功能现象。如果以英语和韩国语wh-词的形态与功能的不对称现象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人们会发现,英语wh-词的一词多功能区别特征在于语序系统中的错位语序上;而韩国语的wh-词的一词多功能区别特征在于超音段音位之上。以此为依据,可以部分地说明英语WH-移位的必要性和韩国语WH-原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英语语音语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在较复杂的连读、弱化、同化、失去爆破等发音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足 ,这是由于大学生在长期的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重形不重音、语言知识贫乏、缺乏发音技巧所致 ,应从教学及训练方法等诸多环节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