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陵瞭望》2009,(23):50-50
海瑞一生坎坷.仕途也颇为艰辛。他为官数十载,受到各处权贵的弹劾打击.身后仅有薪金八两、葛布二丈、旧衣数件,管囊如洗。然则数百年来.其备受后人景仰。引以为为官者楷模,在于其从政清廉,不仅自己两袖清风.更不惧粉身碎骨之危,与贪官污吏抗争。以一人之力开一方清廉之净土.为历史所称道。  相似文献   

2.
翻看《南京历史上的清官》一书,历史的印迹再次重现:有“刚严守法、仁厚爱民”的包拯,有“为官模范、何如刚峰”的海瑞,有“心念黎民、功在国家”的林则徐.有“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134位任职南京和南京籍的清官、好官、廉吏、直臣、能臣,用他们的高风亮节、公正廉明,共同诠释了“清、慎、明、勤、能”的为官、为人高贵品质.他们的显赫政绩、清廉操守为我辈所缅怀、所敬仰。  相似文献   

3.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大家会第一个想到包公“包青天”。不过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包拯就只是开封府的包拯,他的一切事迹都是在担任开封府尹时而为,这多少是受戏曲小说的误导。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09,(28):63-63
各区县纪委宣教室,市纪委监察局各派驻组长单位: 今年9月,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编撰了《南京历史上的清官》。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将此书作为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必备读物”的指示精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组织了“读书思廉”活动,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林则徐入仕为官四十余载,他提倡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脍炙人口,他从政生涯的廉政故事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传颂至今。  相似文献   

6.
读罢《南京历史上的清官》,掩卷沉思,这134个清官形象.串成了一幅历史长卷.向我们展示了南京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仿佛他们还未曾走远.他们的背影.我们依稀能辨.他们在指引着我们.在激励着我们。作为一个南京人又在南京工作.深深为南京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清官而感剑自豪。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9,(26):52-52
读《南京历史上的清官》,如徜徉亘古金陵,细品清流,惬沐清风。全书共134位传主,受民敬仰,遗爱一方,官阶上至一品总督,下至不足七品之主簿,先贤们或清操励行、廉俭惠民,或刚正不阿、敢言直谏,公而忘私、为民请命,凭的全是一颗为民之心,读来钦佩动容之余,亦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09,(28):67-67
读《南京历史上的清官》,深深地体会到为官清廉重在常弃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道,常想律己之心。 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要想得到永久的掌声,必须放弃眼前的虚荣。放弃对情感的奢望。放弃对金钱的渴望,放弃对权势的觊觎。放弃对虚荣的纠缠。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9,(23):49-50
为进一步深化全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党性党风党纪主题教育的深入发展。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地方志办公室深入挖掘我市历史廉政文化资源,联合编撰了《南京历史上的清官》一书。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将此书作为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必备读物”的指示精神。决定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在南京日报、金陵嘹望等报刊开设“我读《南京历史上的清官》”专栏。择优刊登党员干部尤其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该书的读后感、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一个真正体验的人 ,爱着自己的生命 ,爱着行动本身 ,可称为一种历史的状态 ,这样的人经常经历着一种“无历史的瞬间” ,一颗无外在目的的任性的、自由的心灵 ,往往发挥了主体最大的能量而创造出历史和个人的伟大事业。在对历史的态度中 ,“纪念”的历史忽略了历史的客观真实 ,“批判”的历史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内在继承 ,纪念的历史、批判的历史在价值意义上都无法与体验的历史相比。人文学科是需要体验的学科 ,只有体验历史 ,才能学习历史、充实灵魂和创造历史 ,而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接受者、继承者和创造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人文学科为底蕴 ,一旦沦落为“无情”便会将人类推向毁灭 ;同理 ,教育必须培养对人类文明史有“情”的学习者和继承者 ,无历史体验的教育便是无教育 ,教育对创造历史的作用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范从政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廉政准则》的颁布对于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优化政治生态、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从政具有重大意义。与1997年颁布的《廉政准则》(试行)相比较研究,《廉政准则》体现了与时俱进、全面深入,突出制度创新,要求更严、范围更宽、力度更大的特点。制度要真正有效管用,要在党员干部中加强对《廉政准则》的深入系统的学习教育;要重在落实,提升执行力;要完善制度建设,着重从源头上预防,以确保《廉政准则》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隐之书》是一部充满了诗性智慧的浪漫传奇。拜雅特在小说文本中建构了一个诗性的空间,通过对诗性历史的追溯,完成了诗性的对话: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拜雅特认为历史是可以再现的,但只能是部分地再现,而且必须借助于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13.
拜读原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所写的《往事回顾》,倍感亲切,如身临其境,往事历历在目。书中所叙,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充分看出了一个老革命家的工作态度和治学严谨的精神。由于作者是写自己的史实,那么,就如数家珍般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彼得·威德森所著<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Literature)一书,在历史的具体语境中探讨"文学"观念演变的历史,由此呈现出这个概念由逐步累积、到大致形成、再到离散为"文学性"的过程.这种从社会历史角度研究概念演变史的方法,具有扎实的说服力,对于我国的"文学"概念发展史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谭其骧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是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倾注30余年心血主持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其内容之完备、考订之精审、绘制之准确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在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和疆域边界等问题上,他始终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他所确定的关于历史中国、中原王朝、边疆政权、非汉族政权、地方政权、自治地区之间关系的原则,对于中国史、民族史、中外关系史、中国历史政区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神话历史》丛书在资料处理、理论运用,或者说二者的互动上都达到一定的规模。对于经史相连的中国式古典学,尤其是礼学、春秋学等,丛书作者,跟近年学术新进们一样做了相当艰难的摸索与尝试,以西学为参照系,在经籍思想内容、历史意义、文化观念、思维机制的探掘上,尤其是给予现代性的哲学升华上,花了力气,也得到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自己的历史,这是本来的历史。但是,如何把这一本来的历史叙述出来,形成一部书写的历史?这就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我在这里提出方法论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已有的书写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著作而言的,是对我国已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书写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18.
李君如 《源流》2011,(13):92-93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月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出版以来的又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49-1978年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该书的编修,始终以历史决议为指导,以新时期党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党的历史的论述为准绳,并在撰写中得到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若干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对这29年历史研究的最高水准。该书的编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吸收和利用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作了科学表述。全书着重反映党在这29年里不懈奋斗的主流、本质和主题主线。对诸如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权威准确的评述,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19.
《抗倭名将戚继光》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杂文家赵相如的新著。该书作者耗时十二年撰成此作。它是全面反映英雄戚继光一生感人故事的长篇小说。迄今为止,以戚继光为主角的文学艺术作品实在寥寥,民间传说虽有若干,不过是大树之枝叶,难尽躯干之全貌。读此书是读历史、读文化、读艺术,是一部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力作,全著气势恢宏,读后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20.
丁弘老的文章、书籍,对南通人来说,是耳(眼)熟能详,因为他的文章频频于报刊亮相,文集《晚睛之旅》、《天地悠悠》、《秋月春风》、《流年回眸》等陆续出版。加之丁老的文笔特健,使人爱读、耐读、想读,这就是因了他言之有物、言之有思、言之有智、言之有味。最近丁老又将近年写的文字选辑成《历史履痕——丁弘文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集子所辑,大部分是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