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必须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统的根据 ,又有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依据 ;既是社会实践、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又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的实际展现。近年来 ,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 ,并将其概括为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 ,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 ,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原则 ,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这一科学方法论思想 ,与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以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在新时期具体运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全面思考和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形成了他独特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最卓越的理论创新。学习和把握他的发展观,对于我们深入领会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的这个科学论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即任何国家,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生动的现实,都必须在革命和建设中从本国实际出发。邓小平同志又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这就明确说明,建设社  相似文献   

4.
<正> 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并告诫全党: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定要坚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亿万群众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点的探讨鲍金林,王连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最新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错。我们学习这一理论,不仅要把握它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还要了...  相似文献   

7.
为了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建设中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科学概括,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提出来的,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从客观的真实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01页)五十年后,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民族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要解放生产力,进而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它推动着社会的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那么社会主义建立以后,仍然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当然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那么,这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刚刚出版和公开发行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光辉思想,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光辉论述,对于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刻认识改革的目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相似文献   

10.
小平同志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管用”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精”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和方法,二者是有机统一体,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学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贯彻这一原则,首先必须努力学习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彻底转变传统观念,同时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在“管用”和“精”上狠下功夫,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在其理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如何享受发展生产力的成果等一系列问题。认真学习、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原因。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他不仅反复强调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则,而且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首要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已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给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是目标、国情和道路三者的统一。目标就是社会主义,这是结果。国情就是中国的实际情况,这是出发点;道路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方法,包括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手段。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正>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它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干部越是忙于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的时候,党越是强调和告诫广大干部务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务必关心政治,加强政治研究”.他要求全党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本事.毛泽东同志反复告诫全党:“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申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根据中央的部署.系统地全面地学习这一伟大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一书就是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而编写的。该书的出版发行.既是我校政治理论教材建设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新时代完整的理论科学体系,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这一理论体系的哲学内核正在于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辟概括──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特色”理论提出的思想基础,以及这一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无一不贯穿着实事求是这一哲学内核。  相似文献   

17.
甲: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并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搞得更好更快,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我们党,在于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党的十四大以后,有人在谈到十四大的影响时指出:“如同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党的十四大确定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和干部学习这一理论,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帮助全体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高度张国珍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说:“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同志日益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掌握汉语这个武器,更好地学习政治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以为从事实际工作的基础。如何让这些同志尽快地学好汉语,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