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引起会计界越来越多的关注,2006的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纳入计量属性体系.我国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公允价值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活跃市场有待于完善.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在公允价值的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衍生金融工具的新品种不断涌现,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不仅给金融市场监管提出更高要求.也给现行会计理论和实务提出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1.应用范围窄,应用程度低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虽然引入我国已很久,但是应用范围并不像国外那样广泛。根据四川省近五年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分析,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资产只涉及了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两种,而其他种类的资产大部分还沿用历史成本这一传统的计量属性,这说明公允价值的应用程度还十分低。2.公允价值的利用存在利润操纵动机有些上市公司为了吸引潜在股东的投资,人为操纵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历史成本计量在物价变动环境中,既不能反映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一般物价变动,也不能反映计量对象的个别价值变动,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难以兼顾,特别是用传统的资产计价模式衍生金融工具时,一度被认为相关性与可靠性惧失。这些都促使我国必须使用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并列为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多项具体准则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趋势日益显著。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应进行双重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并不是取代历史成本计量,而是希望以公允价值计量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笔者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目前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与双重计量不相适应的问题,设计并论证了双重会计计量与财务会计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6.
郭峰 《经营管理者》2011,(22):193-194
公允价值的应用为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不能满足需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适用性及其应用的利弊尚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一﹑公允价值概述1.公允价值涵义。公允价值(公允市价或公允价格),是指在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以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或负债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2.公允价值应用。2.1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首度涉及了金融工具的有关规定,并大量使用了公允价值。企业一般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股票、债券、基金,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的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给予确认初始金  相似文献   

8.
恰当的运用公允价值能够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真实合理的反映出来,从而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现今公允价值已经广泛应用在企业的会计核算计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公允价值从产生到应用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本质又不同的人认识,在公允价值的界定方面存在争议,本文对公允价值本质的不同界定进行分析,对公允价值的本质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无形资产、人力资产、自创商誉的不断涌现,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应用问题。本文就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公众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争论,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公允价值的局限性。本文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适用环境出发,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目前我国目前这个特殊时期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给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财务会计在企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发展变化都在加速,并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资产称谓,如无形资产和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等等,他们的计量方式就成为了一个新的焦点,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会计计量属性,更能合理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简要分析会计公允价值中的理论基础及现实选择,以期为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选择问题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基于何种模式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事关财务报告核算的质量,需要在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务成果的基础上,认真结合其特点,分析其原因。本文首先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最佳选择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论点,然后进行系统分析了这一论点的原因,最后提出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三种方法:市价法、类比法和估值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当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概念及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进而阐明其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昊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134-135
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出发,分析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建议,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将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产生重要影响,没有一种计量属性是尽善尽美的.本文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用现状的利处和弊端进行思考,提出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丽莎 《决策与信息》2011,(4):198-199,284
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问题,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已采用了公允价值。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的区别:基于的平台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会计计量模式的变化;会计目标不同,后者基于受托人责任观,而前者基于决策有用观;计量的方法不同,后者的计量属性是面向历史的,前者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剖析与阐述我国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概念以及应用情况: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主要运用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探讨我国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及其影响: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越性以及公允价值运用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章斐 《管理科学文摘》2011,(36):165-167
公允价值即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新引入,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本文试图从分析公允价值的内涵着手,分析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利与弊,在全面接轨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议,趋利避害,在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以期公允价值在会计核算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用,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已经有显著提高,但是还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情况,只有在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有效应用,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推动力。本文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计量是公允价值应用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受饱受争议的热点。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三面在会计界的争议加以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与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