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无论如何都超过了社会能够承受的能力。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很多,但是收入分配不公、分配制度不合理,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有关收入分配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的公众话题。政府掌管着利益分配的杠杆,因此,纠正分配不公,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政府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2.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我国居民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问题,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不公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等的收入差距过大。政府必须对收入差距进行合理调节,消除收入分配起点的不公,规范分配过程,调节分配结果,防止出现贫富差距过大,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王琳  伍竞艳 《经营管理者》2012,(24):116-117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现阶段中国分配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它一方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调节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的制约。因此强化政府收入分配职能,发挥政府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是必然的选择。文章首先分析收入分配不公平产生的政府原因,然后探讨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决策与信息》2010,(8):38-41
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社会不公平感不断强化。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不能只改革体制环节中的细枝末节,还必须对诸如城乡分割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国企垄断体制、国资分红体制、公共财政体制、资源要素配置体制等这些拉大贫富差距导致分配不公的基础性制度弊端进行实质改革;不能仅关注收入差距,还应对收入、财产和消费等进行统筹考虑。本期就此问题汇集有关文论供决策者研阅。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社会对国家实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诉求和压力与日俱增,调节收入分配的任务不容懈怠。个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在税制改革未能一蹴而就的大背景之下,本文对个税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体现甚微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方面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客观分析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种种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总体思路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贫富差距过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遗产税在调节贫富差距和促进公平分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遗产税的开征有其必要性且具备可行性,亟需在借鉴国外遗产税开征的经验上,构建合理的遗产税税制,同时展开相关配套机制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有关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推出一系列整顿经济措施之后,下一步将解决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问题。据中国有关政府官员透露,为缓解社会收入不公和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梁胜 《经营管理者》2005,(12):11-12
<正>2005年6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我国居民收入存 在的六个方面差距,即全社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行业、职 业、财富分布、财政分配和劳动分配。这是至今为止最为详细和 全面地表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资料,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已经成了建设和谐社会之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由于社会转型、利益分配机制转换,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加剧。面对初次分配不公、财政再分配乏力的局面,必须多种措施并举,重新构建“市场分配为主,财政再分配为辅,道德分配为补充”的公平有序的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借助市场、政府、社会三方的合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1.
孙金霞 《决策探索》2009,(11):33-36
改革开放30年来,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浙江省“穷则思变”,不断打破收入分配的旧体制束缚,激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成为人均GDP增长最快的省份。浙江“藏富于民”,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是国内较低的几个地区之一,而城镇居民收入等“富民指标”则连年高居全国前列,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4年“领跑”全国。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着力缩小四大差距。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适当提高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适当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缩小行业差距,适当提高简单劳动者的收入;缩小东中西部差距,适当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收入。实现这些目标,初次分配方面,应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再分配方面则应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无论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框架还是改革的方向,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民富"。但是,中国仍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  相似文献   

13.
夏丽华 《决策探索》2003,(12):55-55
一、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扩大的表现和原因 现阶段,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二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三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四是不同所有制单位的职工收入差距扩大;五是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扩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历史条件制约.一般来讲,社会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料越少,人们为分配这些生活资料形成的矛盾就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在讨论收入分配问题时,总是喜欢用基尼系数去证明,说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市场经济改革已把中国变成世界上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度之一。而问题是,即使相信这个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基尼系数所能度量的也只能是"收入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将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不良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对分配的性质进行了科学的阐明,并且对收入分配的对象和原则也进行了深刻系统的论述。本文依据马克思收入分配的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相关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而长期的高出口、高政府投资使我国内需不足,加上分配结构不合理,形成国富民穷的现象。居民没钱花,不敢花,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分析我国内需不足的原因,阐述收入分配不均症结和现实表现,主要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以及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经济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探索解决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是一个客观现实问题,至今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和数据收集,分别从薪酬程序的制定、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公平理论和社会公平理论的角度,考察国有M公司内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从研究结果来看,公司内部薪酬制定程序不公平,企业的收入分配集中于公司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收入既与企业业绩无关,也与其投入不相称,并且这种分配差距已经到达了社会收入分配的警戒线。本案例研究为判断目前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和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提供了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邓聿文 《领导文萃》2009,(24):129-132
"国富民穷"是近年来用来描述政府和国民之间收入分配的一种状况。也就是说,在全社会创造的财富增量中,由于分配关系,财富过于向政府集中。而一个"国富民穷"的社会,不仅有违分配正义,也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悖。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是最现实、最直接、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是涉及到全国每个工薪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最重大、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学习十七大文件,关注的热点之一是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改善民生有众多内容,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针对近几年来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大家希望有所扭转,并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这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扶贫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