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22年1月12日至3月8日的香港海员罢工,已经过去四十年了。这次罢工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对英国帝国主义进行斗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工人第一次罢工高潮的开端,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关于这次罢工,过去已有人作过不少研究。但是,有几个问题还待进一步解决:罢工期同斗争形势的发展问题;海员工人斗争策略的特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如何帮助并指导这次罢工问题;广州国民党政权对海员罢工的态度问题等。本文拟根据目前找到的一部分原始资料就上列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沙面罢工发生于1924年7月15日到8月19日。参加的有沙面全体华工约3,000人。这次罢工给帝国主义以相当的打击,轰动了广州和香港,共影响还及于华中和华北。它是中国工人运动从二七大罢工后的低潮重新走向高潮的转折点,而在斗争方式和特点上成为一年后省港大罢工的先驱。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一次重要的罢工斗争。  相似文献   

3.
<正> 震惊世界的省港大罢工是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邓中夏的名字分不开的。从大罢工的发动、罢工工人的组织、罢工策略的制订、罢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以至大罢工的经验总结,所有这些都凝聚着这位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的心血。今年是省港大罢工的六十周年,本文拟探讨邓中夏对省港大罢工的贡献。前赴香港发动罢工省港大罢工是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而发动的政治性大罢工。以香港工人为主,也包括广州沙面租界的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4.
省港罢工与广东商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省港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坚持时间最长、具有重要影响的罢工,同时也是一次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罢工与广东商人有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成功地实行了工商联合的政策,争取、团结广大商人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使这次罢工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 省港罢工时期的广东商会 广东是我国历史上较早辟为商埠的地方之一,商业一直比较发达。近代以来,由于地处广东对外交通的香港为英国所占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五年英商福公司焦作煤矿罢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二五年,在五卅运动中爆发的英商福公司焦作煤矿大罢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斗争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声势之猛,是我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少有的。在这次罢工结束几天后,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三日在《中国青年》上重新发表了经过修改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重要著作,给予焦作煤矿罢工和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罢工运动以极高的评价,指出:“工业无产阶级虽不多,却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我们看四年以来的罢工运动,如海员罢工,铁路罢工,开滦及焦作煤矿罢工,沙面罢工,及‘五卅’后上海香港两处之大罢工所表现的力量,就可知工业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所处地位的重要。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失了工具,剩下两只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买办资产阶级的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  相似文献   

6.
60年前的广州起义是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由广东省委领导的工农兵武装夺取城市政权的英勇尝试,是一次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在这次起义中,叶剑英同志担任了工农红军副总指挥,是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他为广州起义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是广州起义的主力,第四军新编警卫团是广州起义的重要武装力量,而这两支革命武装都是与叶剑英同志的率领和培育分不开的。首先看看军官教导团。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在这革命危难的关键时刻,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  相似文献   

7.
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成功范例之一。这次罢工发生在192 2年 8月至 10月 ,是 192 2年 1月至 192 3年 2月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 ,取得重大胜利的罢工斗争之一 ,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个世纪初 ,山海关是我国北方产业工人比较集中的地区。 1890年至 1894年间 ,李鸿章与英帝国主义合建了唐 (山 )———胥 (各庄 )和胥 (各庄 )———山 (海关 )铁路。随着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 ,至 192 2年这一地区铁路工人已达 2 80 0余人 ,大部分集中在一家名为中英合办实为英国独…  相似文献   

8.
五招募“罢工破坏者”当罢工发生后,上海帝国主义者破坏罢工的另一手段是招募新工人以代替罢工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上不可避免地经常存在着大批失业者。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旧上海,其情形更不例外。因此,上海帝国主义者经常采取招募失业者的办法来破坏罢工。1922年1月香港海员总罢工时,帝国主义者就有过这样的企图,但其结果遭到了工人有力的回击。上海劳动组合书记部李启汉同志积极领导了这个斗争。因此,上海租界当局把李启汉同志视为眼中之钉。工部局“警务处日报”在1月下旬接连着报导这一消息:1月25日:太古洋行在本地为正在进行罢工之  相似文献   

9.
湖北大学历史系编写的《简明中外历史辞典》、中央电大教材《中国通史讲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上海辞书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和《辞海》等书,都把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称作二七大罢工,把辛亥广州起义称作黄花岗起义或黄花岗之役.我认为这样的称谓,不符合历史事实,会引起历史事件名称上的混乱,应该更正.第一,不符合我国大多数史学家对"罢工"、"起义"、"惨案"等历史事件约定俗成的称谓.我国历史上的罢工或起义过程中发生的血案、惨案之类的事件,不只是京  相似文献   

10.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源工人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斗争,经历了严酷的考验,取得了罢工斗争的胜利。在“二七”人罢工失败的恐怖日子里,安源工人俱乐部成了当时全国“硕果仅存的工会”,它像夜空中的一盏明灯,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八日,广东历史学会和广东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举行纪念广州起义五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广州地区的史学工作者四十多人出席了讨论会,并提交论文十五篇。讨论会主要讨论了广州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并对广州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陈郁同志在起义中所起的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21年的七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不久以后,党就成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于中国工人阶级革命要求的高涨和党的正确领导,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的罢工高潮。上海工人也不例外地卷入了这次罢工高潮,按理,上海是全国工商业中心,工人阶级队伍最大,劳动组合书记部又设在上海,在这次汹涌澎湃的全国罢工高潮中,罢工斗争应跑在前面,但其来势却稍逊于其他城市。追其主要原因,正如邓中夏同志曾指出的:“上海为帝国主义的大本营,帝国主义在本国已积有百数十年压迫罢工的经验,对付中国新生的幼稚的罢工运动自然是优有余裕。”为了具体说明帝国主义者对付这一时期上海工人运动的一些罪恶活动,我初步收集和整理了以下的一些资料,供研究帝国主义侵华问题同志们的参考。由于收集的资料不多,整理方面又限于水平,谬误、挂漏和片面之处,必不在少数,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党的“一大”明确规定了当时的中心工作是发展工人运动,并决定在上海设立公开领导全国工运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此,工人运动便在党的领导下大踏步前进。 第一次罢工发生于何时何地?  相似文献   

14.
省港地区是我国第一代产业工人诞生之地,也是工人罢工斗争和工会组织活动开展得最早的地区之一。研究本地区早期工人阶级的状况,对全面了解我国工人运动发展史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析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左”倾工潮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以后,中国革命的形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革命的重心也从珠江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1926年底,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次年1月,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在汉口办公。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尤使武汉成为了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而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又对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武汉“左”倾工潮的形成及其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教正。武汉“左”倾工潮的产生及其表现在北伐军占领武汉三镇之前,武汉的工人运动就十分活跃,工人的罢工在全国尤为瞩目,…  相似文献   

16.
诺伊曼在广州起义中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广州起义前,作为共产国际的主要负责人,诺伊曼对起义的态度是坚决的,他既没有不赞成起义,更没有与粤军张发奎、黄琪翔谈判妥协,对起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起义前,诺伊曼提出一套极“左”的指导方针,后因起义时间提前,这套错误计划破产了。起义时,诺伊曼又主张坚守广州,提出“进攻进攻再进攻”,给起义带来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香港工运之经验□汤乐毅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香港工人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工人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它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内地的解放战争。香港工人运动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复杂和特殊的。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周恩来在党的六大前后果断处理的几件带全局性的事件,透视周恩来为巩固党的组织,防止党的分裂所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一、纠正李立三处理广州起义善后。作中的错误,避免了一大批同志受伤害广州起义于1927年12月11日发起,13日失败。党中央派李立三以中央代表身份去香港处理其善后工作。李立三到香港后,不顾起义军联合工人赤卫队数万人,与敌人浴血奋战三昼夜,组建了工农民主政权广州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的事实,把广州起义说得一无是处。严重地挫伤了广东省委的革命热情,以致引起了他们对中央的信赖危机…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7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但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政治性的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受工联主义的影响仍然很深刻,因而在罢工的狭小圈子里无出路地打转;这种状况是山于英国的工业霸权和殖民霸权,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政治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造成的。英国工人运动要发展成为真正的工人运动,必须从彻底废除雇佣劳动制度的斗争中找出路,必须冲破工联的牢笼,打碎两党制的锁链,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省港罢工六十周年。1925年6月19日,二十余万香港工人和广州沙面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争取民族解放而举行罢工斗争。这次罢工以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组织之缜密,影响之深远而闻名于国内外。毛泽东同志总结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经验时曾说:工人阶级“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