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渠道和非语言渠道,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及作用,以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对深层的跨文化意识普遍薄弱。指出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文化,这里从价值念、思维方式、文化定势和非语言行为等深层的文化层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非语言形式的交际先于语言形式的交际。但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语言形式的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形式的交际。本文着重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势语在日汉语中的差异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实际交际中占有很大比重,许多语言不能表达或者不便表达的隐含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交际传递的,能否理解好非语言交际传递出的意义,对于思想的正确完整传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翻译是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将非语言文化交际准确地表述出来成为了翻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结合日本文化中非语言文化交际的特点,对日语翻译中的非语言文化交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特点,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供广大的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加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就必须了解不同文化特征的区别。文章对非语言交际的发展过程:不同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手段进行了探讨,以提高人们对非语言使用的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交际中,人们往往不自觉地使用非语言手段,但在不同文化中非语言交际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着重分析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提醒人们交际中应注意不同文化群体,以免产生误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重要性,特点及其分类几方面对非语言交际进行分析概述,并对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作了进一步探索。突出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以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政治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使得人们跨文化交际的范围不断扩大,交际手段也极大地丰富起来.本文通过梳理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文化、语言、非语言等概念及彼此间的联系,以明确跨文化交际在当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关系密切 ,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有权力距离 (高、低 )、个体化 /群体化、性别 (男、女 )、不确定性回避 (高、低 )、语境 (强、弱 )和直接性 (强、弱 )。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表现在不同文化对同一行为理解不同 ,同一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用不同行为表达。非语言交际规则规定何时、何地、如何使用非语言行为进行交际 ,不同文化对某种意义表达的程度不同 ,有些行为在某一文化里不表达意义 ,而在另一文化中就有一定意义。各种非语言行为都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交际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分析表明,美籍华人女作家谭恩美的佳作《喜福会》中四对母女之间的交际障碍问题,是由于华裔美国人家庭中母女之间的交际受到语言和文化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沟通包括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对网络环境下的非言语沟通的分类、功能、特点及其与面对面非言语沟通的异同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环境下的非言语沟通,促进网络沟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跨文化交际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跨文化交际学的概况、研究角度、国外研究动态及主要成果,指出了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定型的局限性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际距离行为的文化差异——近体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体学是研究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所处交际位置的距离的学科.交际双方所处位置的距离不仅告诉我们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本文简单介绍了近体学,并分析人际距离行为的文化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融合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的新闻传播学在20多年前就已出现,新闻传播学这一新的学科在中国经过了长期的孕育与发展。新闻学可以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重构体系,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新闻传播学纳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通识课程,有利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大纲的实施,文化导人将更被重视.本文在文化导入的机会与角度方面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认为只有捕捉导人机会,才能提高交际效果;在非语言形式上与语言形式上的差异两大范畴的导入是不可缺少的.惟此,才能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许多国际学生选择寄宿(Homestay)在当地居民家生活。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是推动文化学习的关键,这是留学生选择寄宿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与当地居民在文化上密切的社会交往会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对异域生活产生良好的适应作用。作者从留学生的角度探讨了国际学生在寄宿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思乡、语言障碍、生活文化差异等主要问题,肯定了在应对这些问题时积极交流所起的作用。成功的交流需要交流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代际交往方式发生了现代性的转变。从交往内容上看,现代社会长辈的知识经验传喻与年轻人的“文化反哺”并存;从交往形式上看,现代社会代际交往是一种双向交流;从交往主体地位上看,现代社会代际交往正在向平等的方向发展。代际差异的存在可能导致代际文化冲突:文化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和冲突、文化传递方式上的冲突,以及在文化模式上即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冲突。要促进代际和谐交往,必须在理解和平等交流基础上重构代际间的文化交往模式。  相似文献   

19.
组织传播学的界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传播是西方传播学家族中四大显学之一。受我国传播学理论引进与研究语境的影响,组织传播学科在我国几近空白。本文通过追溯组织传播研究的历史,对与组织传播关系密切的管理沟通、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界定,阐述了组织传播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