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联合式复音词是汉语词汇史上最早出现的复音词类型之一,<孟子>中的联合式复音词数量多,语义关系具有代表性.系统分析与揭示古汉语专书中复音词的语义关系,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孟子>中的联合式复音词内部的语义关系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一)语素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二)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荆楚岁时记》中的偏正式复音词占《荆楚岁时记》中各种结构的复音词的比例为66%。《荆楚岁时记》的偏正式复音词中, 语义构成方面,根据正语素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语素是关于人或事物的,一类是正语素是关于动作行为的;词性构成方 面,主要有名词和名词构成名词、形容词和名词构成名词、数词和名词构成名词、动词和名词构成名词等7 种词性结构方式;词 义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词义不变,二是词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头"为例,对"头"义的发展,以及"头"语素的实与虚展开讨论,可以看出,在复音词模环境中,语素意义的专门化或单一化,以及复音化环境,使语素只具有结构意义,是复合词末端语素虚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单音节词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在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中存在着大量以复音词解释《孟子》原文单音词的现象,《孟子章句》语言通俗,接近口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的词汇面貌,专题研究其中的复音词对考察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赵岐注释语中共剥离出1763个复音词(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职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其中并列式复音词897个,占赵岐注复音词的50.90%,占合成词的51.79%。对其构成特点,我们分别从语义、词性、语序上作静态描写和动态分析。从语义上看,偏语素与正语素共有相同意义、相类意义、相反意义3种并列形式;从词性上看,共有名+名→名等8种构词方式;从语序上看,共有AB/BA都存在和只有BA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以“点”词族的形成轨迹及词义演变为例,以顺向思维方式、语义分析纵横两个角度,深入语素内部,探讨语素A与B的结合理据及它们对词义C的贡献。研究发现:语素义的呈现是一个在组合关系中竞争选择的过程,其结合理据在于语素内部潜在义素的吸引和融合。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可表现为:语素整合特征揭示词义;语素强化特征凸显词义;语素显化特征暗示词义;语素凝结词义参与新词;语素隐喻特征表达词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孟子》赵岐注偏正式复音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音节词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在《孟子章句》中存在着大量以复音词解释《孟子》原文单音词的现象。经过统计,《孟子》赵岐注中共有偏正式复音词613个,在数量上仅次于并列式复合词。偏正式复音词占赵岐注复音词的34.79%,占赵岐注合成词的35.39%。偏语素与正语素有15种语义关系,有“名+名→名”等21种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7.
上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到魏晋六朝时期,复音词数量大增.由单音词变为复音词,基本的方法有三一是以原有的单音词作为一个语素,构成新的复音词;二是由原来两个经常一起出现的单音词或词组不断凝结稳定而成;三是将原来用单音词表达的意义,换成一个新的复音词.构词方式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附加式出现了新的形式;二是联合式中的反义联合明显增多;三是偏正式中出现了新的类型;四是动补式的发展;五是动宾式的增加;六是名+量式的产生.影响词汇复音化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主要有词义的引申发展、复音词表义的具体准确、汉语节奏的习惯与特点、辞赋骈文的兴起、佛典的译介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古语素,由于语素义相互影响、词义变迁、古语词留存等原因,古语素义日渐陌生化。本文从古今汉语的实例出发,分析古语素的特征、类型,探讨古语素义陌生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要了解词义,除了要了解构成这个词的语素义、词内语索义之间的关系外,还要了解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词的比喻义、借代义和语素的比喻义、借代义,二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微妙。(为行文方便起见,下面把比喻义和借代义统称为喻代义。)探讨二者之间规律性的联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计量的方式从微观层面来研究多义词,即多义复合词的词义与其构成成分——语素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语素的多义性使复合词也具有多义性。或者说复合词的多义性来源于构词语素的多义性。由语素的多义性产生的多义复合词,其词义基本上可以由语素的字面意义获得。  相似文献   

11.
朝鲜民族深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借用汉字来记录自己民族的语言,因此在朝鲜语语汇中约有60%-70%的汉字词,而这些汉字词成为朝鲜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较系统地阐明了朝鲜语汉字词的来源,分析了朝鲜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汇的异同,探讨了理解记忆和把握朝鲜语汉字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代汉语外来词一词异名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当代汉语中外来语音译词与意译词共存的现象,指出来自港台的音译词与内地的意译词相互渗透是不可避免的。港台音译词为汉语提供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人体词作量词用的现象较普遍,多数人体词是充当临时量词,也有一些单音节人体名词量词化后成为通用量词,二者可从意义和结构上进行判别。充当临时量词的人体词增加了语义表达的形象生动性。人体词的量词化是在隐喻或转喻的机制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与词义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段的频繁运用,往往造成词的临时性功能固定化,从而促成词的新义的产生;运用同一修辞方式,使得本来不同义的词成了同义词;运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使原本意义不同的词表达相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流行性具体表现为:新造词、外来词、行业词、网络词和方言词。新词语能够流行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与社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语言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客观需要。对待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流行性应持平和心态,全面客观分析新词语的流行性,科学合理规范流行性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为汉语和日语提供了大量外来语。在分别考察汉语和日语中的英源外来语的基础上,通过汉日对比分析,从发音、词义、词性以及复合方式等角度描述了汉日两语中英源外来语在对源词忠实度方面的差异,认为此差异植根于中日民族性格差异和语言借用经验差异,并且为汉语和日语今后的英语词汇借用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新词语的动态发展变化是当代汉语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课题。文章利用CNKI报纸数据库,以2009年度新词语为调查样本,分析新词语自产生以来的具体使用情况。根据词语使用频率不同走势将其分为五类,即稳定型、上升型、起伏型、下降型、偶现型。认为稳定型、上升型为稳定词语,它们具有填补空白、表义明确、经济适用、相容互补的特点;下降型、偶现型属于消退词语,表现出所指消逝、语义重复、表义不清、形式复杂、不具普遍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论复合词结构的语法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语言的词法有不同的表现 ,不能以西方语言的词法来衡量汉语的词法。语素序是复合词的构造手段。复合词结构分析的基础是语义 ,但语义关系不是判断结构关系的标准。汉语合成词的内部构成情况复杂 ,并非所有合成词的构造都有语法关系 ,但复合词的内部结构是可以分析的。词组构造并非与词组的功能完全一致 ,因此复合词的构造与复合词的功能不完全一致 ,并不能说明复合词结构没有语法属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两组与“性”有关的新词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分析两组新词之间的差异,探讨它们得以产生的社会以及语言自身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加之互联网的促动,当代汉语与外语特别是英语的接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广阶段。当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字母词是一个原型概念,根据字母词的概念原型,求证出字母词的4个形式指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字母词的15种基本形式。外文原词不具有字母词的任何形式指标,不是字母词。六百万字样本语料库共出现字母词6068词次;平均每种报纸每天出现144.48词次字母词。新闻语体中字母词的平均使用密度为0.711。科技领域的使用密度最高,其次是教育领域;再次是经济领域,军事领域和政法领域使用密度最低。字母词的使用密度和文章领域相关,和地域及报纸性质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