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地冲突尖锐,其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维护,主要依赖于国外短期资助的非可持续方式。中西部地区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维护的实现机制,即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决策、利益分配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实现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与川西地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论证川西地区开展生态旅游可行性的基础上,阐明生态旅游对川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川西地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红三角地区具有旅游合作的良好基础,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分析了红三角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绿色产品的供需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这不等于说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就必然会付诸于行动并行之有效,这主要是因为绿色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但是,理论上关于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起步太晚,与日益高涨的实践氛围很不协调.为此,本文力图从财政金融政策角度,就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结合江西与全国农民增收的有关情况,分析农民增收及制约增收的原因,增收主要有来自种养业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劳务性收入、其他收入五个方面;制约增收有农业结构调整不到位、不深入,整个社会对农民收入带动及拉动不够等因素,提出从社会保障、职业教育、农村金融等方面创新工作,进一步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西部地区开发利用人力资源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在人才竞争上不占优势,中国入世后,对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优化人才结构,营造宽松留人的优越环境,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引进高素质人才,更好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为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相对贫困落后 ,但可以依托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发生态旅游 ,促进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 ,应遵循永续利用、保护性开发和特色挖掘等原则 ,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人力优势 ,并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绿色社区文化建设是绿色社区建设的本质和核心内容。通过对绿色社区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绿色社区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影响绿色社区建设的主要部分是软件———绿色社区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探讨了大学生参与绿色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并对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针对大学生参与绿色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一般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坚实基础,三峡区域的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从三峡民族地区的现有资源条件出发,分析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既能继续保护三峡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又能给当地居民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1.
区域生态旅游规划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区域规划方法。区域生态旅游规划以环境指标、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为目标,以注重保护、发挥特色、满足市场、环境教育为原则,以市场定位、资源评析、产品设计、市场规划、影响评价、环境规划、设施规划为内容,以系统稳定性、竞争公平性、增长连续性为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区域生态旅游规划在当今呈现出合成化、系统化、动态化、法制化、持续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为适应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文章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概括 ,并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西部独特的资源优势也为西部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2l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集游览观光、保护环境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连云港市有着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优越条件,具有资源、区位、市场、社会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为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在分析了连云港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连云港市5大生态旅游产品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民族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经济发展区,拥有丰裕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方略的根本抓手,是践行绿色低碳规划引领、助力“双碳”政策理念与目标达成的必然选择,是有效阻断致贫返贫风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动力。基于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提出了应建立健全政策支持机制、构建多元利益共享机制、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搭建跨界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多元协同监管机制、创新科技赋能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甘肃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本文着重分析了甘肃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认识与定位、统筹与开发、管理与保护、投资与建设、创新与品牌、教育与宣传等方面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尤其是对甘肃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方面提出了如何将文化进行"内化"和"外化"。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旅游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为适应人们"回归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并将是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对生态旅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有关生态旅游的争议、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生态旅游产业是在先天发育不足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利益驱使,偏离了生态旅游的轨道,出现了一些"非生态"异化现象.本文分析生态旅游四大行为主体即旅游者、旅游开发经营者、政府及当地社区居民引发的"非生态"异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旅游实践中的生态管治体系的概念及内涵,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管治体系应由教育体系、发展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及保障体系四大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