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现代社会,传统的主体性思潮正逐步丧失社会现实性,由其派生的主体性管理范式在应对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作为管理范式的一次飞跃,主体间性管理更加关注平等、对话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侧重从精英治理型人际关系到圆桌会议式人际关系转变、从程序性管理向文化型管理转型以及从线性经营管理战略向非线性经营管理战略转化。  相似文献   

2.
3.
杨淑静 《理论界》2007,(4):167-168
主客体关系是哲学史上纠缠不清的一个古老的问题。从笛卡尔哲学到康德哲学是主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哲学范式,但意识哲学范式本身存在着困境,探寻走出这个困境的哲学路径很多,在众多的哲学家中,哈贝马斯找到了另一条路径:交往范式。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范式转换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林 《兰州学刊》2004,(2):66-67
经济学的发展与其范式的转换是紧密相连的 ,对经济学范式转换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对于促进经济学范式的转换 ,推动经济学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世纪初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突出进展是研究视域的拓宽,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是缺乏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哲学范式转换的意义的认识。在西方哲学发展中思辨理论哲学范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下半叶西方许多哲学流派开始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范式回归,其中,卢卡奇所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一方面具有深刻的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根源,另一方面体现了西方哲学理性和文化精神演进的重要趋势,通过把关于人的自由和创造性的文化价值的形而上的思考和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的文化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学术研究”范式指高校教师在其自身专业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进行辩证系统化的研究,其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与情境脉络因素,其形塑范式则由面向式机制与矩阵式指标构成。“教学的学术研究”在当下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把握学生在范式中的角色定位,其面对的挑战则是如何运用此范式并透过教师学习社群凝练出校际、系际的新型合作关系。高等教育改革应将“教学的学术研究”汇融于高等教育教学品质中,澄明其在高校教师发展中的入路,厘定其在大学中的脉相机理。  相似文献   

7.
发展传播研究因其研究旨趣及"行动导向"性质,较之其他传播研究,有着更为强烈的"实践性"。本文以范式演化为研究视阈,尝试勾勒发展传播研究在过去五十多年里的前进轨迹,梳理该研究现代化范式、依附范式、参与式范式的主要观点、价值及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学界对"发展"、"传播"概念化及其关系逐步推进的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的范式及其整合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恩的“范式”革命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社会学界对范式的考察有三种不同结果:无范式说、社会学单一范式说和社会学多范式说,其中以美国社会学家G.瑞泽尔的多范式说最具有代表性。在今天,当社会学赖以立足的现实基础发生了改变,社会学的范式也必然发生变迁,而范式的变迁必然伴随着范式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管理关系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由于缺乏对高校思政课中主体要素的研究,高校思政课管理弊端日显.主体间性范式为高校思政课管理提供了哲学范式和方法论指导.从主体间性范式认识论及本体论角度,剖析高校思政课管理中人之沟通机制的建立与人与世界关系的建立.在该范式理念下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管理中的困境,提出了高校思政课管理的实现路径.着重从挖掘主体间性深刻内涵,建立健全主体间沟通机制,树立主体间交流方法模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高校思政课管理的人本化、多元化、生活化回归.  相似文献   

10.
汪信砚 《江海学刊》2012,(2):37-44,238
探索"中国的出路"、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大问题是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目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联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径,坚持普遍与特殊相结合是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而由这三者构成的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在今天,要破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面临的迷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继续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潮,我们就应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复归于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  相似文献   

11.
王荔 《兰州学刊》2013,(1):5-12
费希特法权哲学的独创性在于以主体间性演绎自由原则.这不仅赋予其法权学说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也改变了法学理论以往对于个人权利、共同意志及国家权力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从而促进了法律价值观从个人自由向社会正义的转向.此外,费希特法权学说所具有的理论限度也揭示出,我们对于法律价值之社会正义转向所产生的负面后果以及“法治国家”本身具有的限度都应当保持适度清醒.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制度因素和交易成本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对制度(特别是非正式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国际贸易与非正式制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李会富 《理论界》2012,(1):74-76
建国以来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推进范式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传统马克思主义支配下的中国哲学研究、范畴研究法与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的探索、新世纪的学科范式转换等三个阶段。反思中国哲学学科范式的创新历程,对当前的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社会政策学科创建于 1 9世纪后期。至 2 0世纪后期 ,由于它的研究范式无法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增进人类福利的问题 ,学科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回应挑战的努力中 ,学科观察和研究社会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从单纯的政府决策向着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决策转变 ;从再分配与消费取向向着生产和社会投资进入再分配领域转变。一个原本属于非生产性的学科正在走向生产性 ,显示了这个学科正在经历研究范式的演化。本文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考察 ,在此基础上 ,就中国社会政策学科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物权主体制度的完善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现阶段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所有权主体上,很少从物权主体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在农村集体土地私权研究中.将物权主体作为一个问题域,并尝试运用主体范式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翻译研究从结构主义的“原文至上”到解构主义、哲学解释学的张扬译者理解和阐释的权力和自由空间,都因为过于极端化地强调单一主体而无法为翻译实践提供确当的方法。作者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出发,对翻译的主体重新作了划分,并对翻译主体间性的规范性进行阐述,认为各翻译主体间的合理交往为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自己的实践需要出发,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能动选择与运用。国内很多学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持不同的意见。孙正聿认为经历了教科书、教科书改革和后教科书三种范式[1]。任平认为经历了教科书改革、文本学—文献学研究、中西方思想对话、问题反思等研究范式;郭湛认为最根本的范式转换在于前主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公共性[2]。  相似文献   

19.
从存在论视域看哈贝马斯哲学范式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状况印证了意识哲学范式遭遇了困境,寻求摆脱困境的路径是当代西方哲学家研究的根本方向.哈贝马斯认为,无论是黑格尔、马克思的包容性理性模式还是海德格尔、德里达、福柯的排斥性理性模式,对于主体性的批判都是主体的自反性批判,因而无法摆脱意识哲学的困境.哈贝马斯提出从意识哲学范式到交往范式的转向.在他看来,交往范式是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语言为本质的行为范式.在这一范式下,语言参与者的立场使主体与自身的关系成为互为对象的主体间关系,从而打破了内在性意识的垄断.从存在论视域看,交往范式虽然从语言角度切入关系原则,以交往理性超越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却由于主体间性的非真实性与交往理性的先验性而无法真正摆脱哲学与现实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降,新制度主义在批判行为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政治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新制度主义理论发展中形成的三大流派从不同视角对社会治理之道进行了思考,展示出其核心价值的不同面向。人类由传统的政治主导型的农业社会进入管理型的工业社会,伴随着的是公共政策模式由危机设计模式向理性设计和渐进设计模式的转变。而后工业社会中的人类问题,必须通过社会的多中心力量,在各自利益的导引下,在新的决策设计模式中寻求解决。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社会政策的设计模式将转向社会设计模式,这是人类寻求合作治理的必经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