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需要产生动机 ,再由动机推动并维持行为 ,以实现目标 ,这是激励的心理学基础 ;实验表明经激励的行为与未经激励的行为效果大不相同 ,激励是现代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核心 ;激励方法是提高管理绩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服务动机与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动机是个人基于公共制度与文化所驱使的公共服务信念、价值与态度,着重揭示公共服务行为中自利动机之外的利他动机。公共服务动机与激励的关系体现在公共服务人员对激励项目的反应以及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激励等方面。对公共服务动机的有效激励,需要强化内在激励功能,注重外在激励的内化,提高公共制度与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馆的激励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励管理是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需要.激励本质上是需要和动机的向导.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树立职业自豪感、明确行动目标、严明奖惩制度、营造和谐气氛、鼓励自由竞争等.同时,激励管理还应遵循针对性、综合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过程激励是在员工工作动机产生并准备采取行动前组织对其管理和激励的过程。本文根据知识型员工工作动机及情感需求特征,以过程激励为导向,通过对情感管理的机制构建,使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行为符合组织的期望,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推动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5.
“需要激励双因素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50年代后期,管理学家郝兹伯格研究人的工作动机时,提出了“需要激励双因素理论”。他认为人的工作动机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基本的生活需要;其二是激励因素。两个因素相比之下,激励因素是内在因素,是真正的激励动机之源。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需要激励双因素是一个护理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管理技巧之一。在规章制度健全、量化管理的前提下,“需要激励双因素理论”是信号措施得以落实的奠基石。1正确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关系护士长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要理顺自己与护士间的关系。是受领导之托、群众推荐履行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6.
激励指的是管理主体通过外部刺激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在政府人本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激励是政府人本管理的核心;激励的关键是激发人的动机;在政府人本管理过程中.激励管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动机与激励的关系,提出最有效的激励是动机激励。正确分析人的需要,准确把握人的动机,合理采用激励手段,才能获得最佳的激励效果。并从三个层次上阐述制定激励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人的行为中,总有一种动机最为强烈,成为决定其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最强烈的动机就是优势动机.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组织中成员的优势动机,并通过一些手段和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些手段或措施就是激励.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以促进个体有效地完成目标的心理过程.将激励一词用在管理上,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体面劳动一直是国际劳工组织、各国政府及各类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体面劳动与敬业度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表现在:体面劳动对内在动机和敬业度均有促进作用,内在动机在体面劳动和敬业度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心理需求起到调节作用,体面劳动对提升具有高心理需求的个体的敬业度具有重要作用。管理者应当从工作本身来激励员工,在此基础上薪酬、福利、晋升等外在激励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体面的工作,重视员工心理需求的满足等方面激励员工,从而提高其敬业度。  相似文献   

10.
试论管理过程中的激励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是指通过了解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内在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贯穿于管理过程的每一个要素中,并与管理的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1.
激励是组织行为科学中调动、启发工作人员积极性的一种方法.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加强人的意志,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是行政人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搞好行政人事管理的有效的手段与方法之一.激励是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的,所以只有针对不同人的具体需要与不同工作的具体内容、任务以及不同阶段去把握其行为动机,确定不同的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有效的激励,并通过某些刺激因素去加强被激励对象想实现某种愿望的动机,从而提高其积极性.激励的模式如图.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概拾起来主要有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等.  相似文献   

12.
论员工的有效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永恒的话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有效地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人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需要,如稳定的收入、希望别人重视自己,渴望成功等;要达到“激”而“励”的功效,管理者就必须做到针对目标的需求有的放矢。有学者认为:个人动机因素、组织动机因素、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因素决定了人的动机表现。如有的员工想成为技术专家;有的员工想在本单位调整部门工作;有的员工想发展与现有工作岗位相关的技能;有的被提升到管理岗位的员工并不想做一个管理…  相似文献   

13.
"拥挤效应"指当内部动机是行为发生的首要条件时,外部激励会削弱个体从事该行为的内部动机水平。教学行为本质上是由教师内部动机推动的创新行为,因此,质疑简单地使用外在奖励以激励教师教学行为的做法。为了更好地使用外在奖励,建议:(一)教学动机培育与激励制度设计一体化;(二)以教学自主权的拥有来培育教学动机;(三)"外部激励"应聚焦于教师质量。  相似文献   

14.
动机(motivation)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单一的学习动机激励不可能解决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问题。复合型激励是一个有机系统,融入型动机激励与工具型动机激励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既要调动学生的融入型学习动机,又要施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工具型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5.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激发人的动机,鼓励人充分发挥内在动力,朝着企业的目标所采取的行动过程,其作用是巨大的。本文通过对案例引发激励机制的思考,论述了激励产生的理由,激励的原则、激励的误区及激励的方式,从而实现激励机制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其逻辑出发点,区别于经济人假设。理性人假设以严格的工具理性计算行为成本-收益,抛弃了经济人假设中的行为动机与道德价值考量。但是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理论中过多强调经济组织与集团成员个体的自利动机而造成理性人与经济人的混淆,由此导致学界认为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解释力薄弱,不能解释经验生活中慈善与宗教组织等大型集团的运行。研究发现,澄清奥尔森理论中的自利与理性、选择性激励和道德性激励的关系,可知利己与利他、选择性激励与道德性激励在集体行动理论中的统一,这极大丰富了奥尔森集团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综合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应认识到教师是管理当局的合作者,是学校的支柱,因而激励教师要从教师地位、收入分配、能力识别、动机评判四方面正确认识,激励手段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应认识到教师是管理当局的合作者,是学校的支柱,因而激励教师要从教师地位、收入分配、能力识别、动机评判四方面正确认识,激励手段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它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对员工激励不足和激励不当的问题。改善员工激励状况以提高其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明智的和必需的选择。应用以动机为被调量的管理激励控制系统模型,根据对我国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激励状况的调查结果和现状分析,我们构建出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控制系统,以期使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员工激励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企业都很重视人本管理,倡导以人为中心,尽可能培养、开发、尊重、凝聚内部每一名员工,提高企业竞争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激励,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内激励和外激励的科学选择与灵活运用,从而全方位激发人的潜能、工作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