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熟语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语一词,在我国语言学界出现后,其含义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归纳起来,目前大致有如下三种意见: 一、认为熟语是指“碰钉子”一类的语言形式,又叫“习用语”或“惯用语”。①二、认为熟语是指“谚语、格言、歇后语”,不包括成语、熟语、和成语是两个并列的范畴。②三、认为熟语是一个“种”的概念,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是“属”的概念,熟语和成语等是“种”与“属”的关系。③现就这三种意见作一简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数词性熟语及其义例“一些现成的词组,为一般人所经常使用的,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和词汇的组成部分,这些总称熟语”,它“包括惯用语、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这里所要讨论的是数词性熟语,即这些熟语是由一连串数词或数词性词组或数词性术语组成的,它是汉语中一些特殊的、现成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本文列举了下列四类数词性熟语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谚语和它相近的俗语、格言、成语、歌谣、歇后语、惯用语、宣传语、行话、宗教语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作者认为,谚语和它的这些近邻是难以一刀两断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同属“熟语”这一大家族的兄弟。但是,这些近邻之间的“中间现象”,都极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语"应是:由词构成,结构相对固定,形式比较短小,意义具有整体性或警示性的现成话。所以"语汇"应该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部分名人名言(格言)。词,自由短语,表示人名、地名、单位名称、科学术语的固定短语和修辞中的辞格不应是"语"。另外还要注意把成词语素构成的具有比喻义的词排除在"语"之外。  相似文献   

5.
论熟语的民族气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熟语总论民族语言的“熟语”,是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民族的语用心理和语用需求密切相关的一种富于美学素质、定型定义、习用性强的现成的短语或短句.语言中所有的熟语类聚为熟语系统.任何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的熟语系统,这个系统有自己的特定语汇成分,在汉语中,如“成语”、“惯用语”、“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都是熟语成分.熟语在民族语言符号的天幕中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银河系统,是和它有特定的语构素质和语用价值分不开的.熟语是语言的后天形态.如果说词  相似文献   

6.
《左传》中的熟语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和格言等四种。同现代汉语中的熟语一样,《左传》的熟语也有其特性和特殊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熟语是文化的精髓,是浓缩的文化表现,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从中西熟语的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在历史渊源、宗教文化、地域文化、神话典故、人文思想、等方面看出中西文化思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中西文化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久,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两种文化.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其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从中西熟语的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在人文思想、哲学观点、情感表露、比喻的使用等方面看出中西文化思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汉语和英语中都拥有大量的熟语(通常指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熟语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积淀,富有民族文化色彩.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专家已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跨文化交际角度对汉英含有"狗"字的熟语(以下称狗字熟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是,这些研究一般都仅限于定性研究,且多停留在对熟语的描写阶段,大部分研究语料范围较小,尚未做较为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熟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语言活动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因此,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化观念。军事熟语是涉及军事文化内容的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总称,它是我国几千年军事战争经验的总结。军事熟语的来源可分为源自古代文化典籍和源自民间口语两类。  相似文献   

11.
熟语是人们极熟悉且长期习用的固定短语 ,有很高的民族文化的含金量。商业广告中恰当地使用熟语 ,容易在人们接触广告的瞬间吸引其稍纵即逝的注意力 ,给人留下深刻影响 ,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和经济效果。熟语频频出现于广告 ,成为广告用语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英语习语的特征与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英语阅读理解和翻译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从字面上理解的短语或句子.这些难以理解的短语或句子就是所谓的文化词语(culture-loaded words or expressions),亦可称作习语(idioms).英语和汉语都是世界上最丰富和发达的语言之一,都具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是语言的结晶,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使用的形式简洁且意思精辟的定形性的、文化承载量最为丰富的词组或短语,包括俗语、成语、格言、谚语、俚语、歇后语,等等.而这种文化词语的翻译和理解也正是我们进行各种跨文化阅读理解和翻译活动的难点所在.文章旨在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揭示习语的文化特色以及英汉习语之间的差异,并试图用归化和异化法对习语翻译进行阐释,提出英汉习语翻译和理解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抑制作为一种认知压抑,是语言理解中的认知过程和机制。文章综述了抑制机制在修辞语理解中的作用,从隐喻、习语、谚语三个方面来诠释修辞语本体的字面意义在理解过程中会受到抑制作用的阻止,其喻体的比喻意义才是听者或读者所应接收到的目标信息。  相似文献   

14.
许多词既有字面意义,又有隐喻意义.英语中许多词和词语与汉语中对应的词和词语在隐喻用法上完全一致.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看法和说法不尽相同,英汉两种语言不仅有字面意义相同,隐喻意义不同的词和词语的存在,更有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特有的隐喻存在.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在习语翻译中,不仅要注重习语的表层表达形式,还要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本文提出了四点习语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很多术语不能简单地依字面含义去理解,进行英语汉语对译时,作者应该弄清楚该术语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中确切的汉语含义以及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而不能机械地搬用汉英字典中的英文释义。同时,为了促进知识产权的研究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知识产权研究者还应注意加强与外语工作者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英语习语的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然后从习语的构成 ,习语的语义以及其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讨论 ,重点放在其特点上。文中的习语是指广义上的习语 ,包括固定短语、俚语、谚语、典故、习惯搭配 ,等等  相似文献   

18.
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等,是定型的词组或句子构成的语言块,汉语中的成语概念与英语中的idiom并不完全对应,本文从四方面对比英汉语言的习语。  相似文献   

19.
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文化的结晶,概括人类文化经验的精髓。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习语。文章通过对习语与语言文化、英汉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翻译实例三个方面的阐述,说明英汉习语翻译中表现出的生存环境、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以及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等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