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沅  工萱 《金陵瞭望》2010,(3):20-21
南京市总工会于2002年成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在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杠杆”作用。几年来,担保中心实施担保贷款1406人.贷款额4643.2万元.还贷率达99%。促进了近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平均万元贷款增加就业2.3人.大大超过政府万元贷款安置1人就业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而来的“体制性失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要求企业由原来的行政附属物和社会职能单位转变为独立经营的经济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表现在劳动用工制度上就是由追求高就业率向较高效率的就业体制的转变。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 ,其结果必然会使企业大量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 ,这种由体制转轨带来的下岗失业状况将长期存在。在再就业工程中 ,隐性失业与隐性就业这两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以避免在统计相关数据、确定指导方向、采取相应对策时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难的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人事制度的不合理、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社会择业观念的滞后等。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应把促进就业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给予极大关注,要实现就业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要以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建立劳动力市场,政府扶持发展就业培训服务。改变落后的择业观念,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赵晓敏 《社区》2003,(7):40-40
今年,辽宁锦州市天安街道将工作目标盯在了“4050”下岗群体上,力争从家庭就业入手,在短时间内实现90%的就业目标。 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利用家庭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开设服务网点。目前已有7家开设了洗浴、美发等经营  相似文献   

5.
李茜  冯兆君 《社区》2005,(20):17-17
今年内,深圳市的社区就业服务将有专人负责。作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市将在700个社区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协助搞好公共就业服务,同时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还将配备职业指导师和劳动力市场分析师。劳动保障协理员主要负责在基层协助搞好公共就业服务,负责失业登记、职业培训,退休登记,对失业人员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及时掌握和了解每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协助相关职能部门搞好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等。目前国家关于劳动保障协理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已经出台,并选定深圳等省、  相似文献   

6.
段学庭 《社区》2005,(8):3-3
最近,江苏省南京市启动了为下岗失业职工和失地农民送岗位进社区的“春风行动”,仅十几天之中就举办了专场招聘会10多场,有3000多人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或者就业意向书。  相似文献   

7.
“限制性”就业制度安排的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下岗和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进入是否加剧了城市就业压力,影响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比重,政府为保护城市劳动力就业而制定的“限制性”就业制度绩效如何,是应该深入探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暴露出现行大学生就业制度、就业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要求存在一些不适应.要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要客观地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矛盾和问题,要从体制上建立和完善全员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要从职能上实现新的转变,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辽宁老工业基地“新失业群体”的社会生存状况与自身的先赋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确实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其在就业中遭受一定的社会排斥。“新失业群体”的父辈由于本身的失业下岗而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由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特殊的体制转轨境地,使之遭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挤压。  相似文献   

10.
社区自治推动福利型社区经济萌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街居经济从一开始就具有福利型社区经济的性质,街居经济的每一次大发展也都与安置就业有关。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体型的街居经济由于其规模、资金、技术和人员的限制,在容纳社区就业的能力方面是有限的,发展实体型社区经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失业与下岗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就业关乎社会民生,而“4050”人员的再就业更是事关弱势人群的民生。下关区阅江楼街道热河路社区的党员干部以“支部+企业”的方式,为社区800余名下岗失业人畅通了就业绿色通道,创设了辖区有下岗却无失业的和谐环境,对社区党支部在新的环境下发挥先进性作用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原有体制下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制度及措施逐步丧失作用,新的体制下维持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机制正在逐步确立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旧体制下的各种社会经济矛盾逐步由隐性转为显性化,如在从低效率下的统包统配就业转向高效率的市场就业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失业压力;以统包统配就业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障等,在新的形势下产生严重弊端。总之,在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必须重新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宁省14个城市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变化、物质生活状况变化、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等,并认为造成失业下岗人员生活状况变化的原因是人力资本不足和再就业培训面窄,最后提出了不断完善城市失业保障体制、建立完善的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系统等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方塔管理区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一人,稳定一家;帮扶一户,稳定一方"为指导,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寻找"饭碗",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李德明 《社区》2009,(13):30-30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方塔管理区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一人,稳定一家;帮扶一户,稳定一方”为指导,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寻找“饭碗”,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新华 《社区》2002,(20):11-12
中国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就业援助行动,以便让全国1300多万下岗职工尽快找到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最近一次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要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基本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爱民 《南都学坛》2000,20(4):91-91
目前出现的企业职工大量下岗现象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研究 :一是统包统配体制导致的劳动力的能进不能出的问题 ;二是低工资、多就业政策 ,导致的企业劳动力超量结合的问题 ;三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公有资本战略重组 ,导致的结构性下岗的问题 ;四是企业和劳动力身处市场环境 ,而仍停留在旧的劳动关系及其人事地位之间的矛盾 ,导致的变革性、阵痛性下岗的问题 ;五是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科学研究滞后 ,缺乏预见性、指导性、协调性 ,从而不能为党和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有力依据、遵循 ,所导致的被动性下岗的问题。第一 ,造成目前大量下岗 ,以至于…  相似文献   

18.
3月8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为促进社区居民创业就业,在辖区百盛广场举行了主题为"搭建供需平台,春风送暖进社区"专场招聘会。街道辖区的40多家企业参与招聘活动,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有412人。这次招聘会的服务对象包括: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女劳动力、未就业的高校毕业女生、下岗女职工、城镇失业女性;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重点是规模以上企  相似文献   

19.
从一定意义上看,中国职工下岗问题是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远远超过社会生产的需求,而就业岗位却相对不足,结果造成不少需要分流的企业富余人员暂时找不到就业机会,而成为下岗职工。再者,下岗现象也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制度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在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安置就业任务,结果造成冗员充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以往积存的富余人员分离出去。职工下岗也是过去重复建设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相关历史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就业态势与反失业公共政策效应.主要结论是:由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失业下岗职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三大焦点人群共同构成的就业压力中,青年人初次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经取代城镇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而成为主要的就业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就业问题所具有的总量过剩、结构失衡和体制摩擦三大成因中,总量失衡带来的失业属于原发性失业,非短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所能解决,结构失衡较之总量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但是前者具有较高的政策可调控性;反失业公共政策在取得相当的成效,存在着共性政策多、针对性政策少,单项政策多、组合政策少等问题,亟待将就业促进政策由"面"细化到"线"和"点",逐个击破,提高反失业公共政策的有效性.还具体探讨了中国反失业公共政策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