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到各类专业研究论坛,从国家领导人到专家学者、企业经理,“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词近两年来不断地被郑重而频繁地提到。有人说,21世纪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导向时代。由此,人力资源管理在被各类跨国公司花样翻新地运用实践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国企及民企提供了他山之石的借鉴,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地位大步提升。据人才市场的调查,目前最有卖点的10种人才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榜上有名。那么,外企的人力资源经理是怎样工作的,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现状如何,他们具备了哪些专业知识,在企业的地位怎样,工作方式是否与国际接轨了呢?今天,就让我们———  相似文献   

2.
田大洲  田娜 《职业》2013,(19):31-33
职业结构是就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职业配置状况。 中国人力资源信息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信息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是劳动力市场中供求最为旺盛的两大职业门类,也是供不应求、存在较大需求缺口的两个职业。  相似文献   

3.
杨剑峰 《职业》2002,(8):21
一、供求分析是职业介绍工作的风向标 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就是对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状况和用人需求情况的分析报告,可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分析报告给南通市职业介绍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成为南通市职业介绍工作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4.
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体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影响着现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企业人才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综合运用360度反馈评价法,采取开放式问卷、访谈、预试等方法,收集大量的有效样本,从多个角度对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的结构与测量进行论述,旨在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营销人员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能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营销人员成为各企业的主要争夺对象。由于大多数营销人员的工作特点是长期独立地与客户开展工作,是企业市场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这给他们很大的活动空间,也决定了他们要比其他员工不安分,有更多机会流动。现状也表明,目前我国企业营销人员流动性强,跳槽率高。营销人员的频繁流动往往直接造成企业营销渠道稳定性的降低,甚至造成营销渠道断裂,还可能带走对企业至关重要的市场信息和资料,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稳定营销人员已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稳定营销人员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林韦 《职业》2003,(1):10-11
2002年7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2002年3~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组织了该职业资格的试点工作。之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开展国家职业资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全国统一鉴定试点工作的通知》。为了使读者更多地了解该职业资格认证、鉴定的有关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室主任徐恒熹。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距离第一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资格鉴定统考的时间越来越近,记者从劳动保障部有关部门了解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鉴定统考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且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鉴定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则标志着统考模式的确定、题库的建立及命题工作全面启动。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室主任徐恒熹介绍,因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鉴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关系到这支队伍的长远建设和素质水平,对落实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劳动和社…  相似文献   

8.
乔婷 《职业》2011,(36):27-27
没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做基础,没有相匹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山东省服装企业的运作和进一步提升。通常,优  相似文献   

9.
2003年8月,零点调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企业危机管理现状”课题研究。调查显示,人力资源危机,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才流失所导致的危机正成为困扰国企的主要危机,但国企管理人员的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防范意识普遍较弱,对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流失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更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昕 《职业》2003,(5):8-10
首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将于5月18日举行,日前,本刊记者带着读者关心的如何复习备考的有关问题,采访了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安鸿章先生。  相似文献   

11.
一、技能人才短缺现状 原劳动保障部对全国40座城市企业技能人才状况的问卷调查及113座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技工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取代人事管理,成为一个频繁闪现的新名词,名词的替换标志着观念的转变,这一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为了规范这一职业,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国家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颁布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试行)》。标准中将这一职业分成4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员、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围绕这一标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该教程已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专门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这套教程一共4本,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上、下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和《常用法律手册》。其中《基础知识》和《常用法律手册》是4个等级通用的,“上册”针对两个低等级,“下册”针对两个高等级。  相似文献   

13.
仲艳平 《职业》2003,(4):25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取代人事管理,成为一个频繁闪现的新名词,名词的替换标志着观念的转变,这一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为了规范这一职业,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试行)>.标准中将这一职业分成4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员、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围绕这一标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该教程已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专门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这套教程一共4本,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上、下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和<常用法律手册>.其中<基础知识>和<常用法律手册>是4个等级通用的,"上册"针对两个低等级,"下册"针对两个高等级.  相似文献   

14.
张华  李志 《职业时空》2005,(4):17-19
营销人员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能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营销人员成为各企业的主要争夺对象。由于大多数营销人员的工作特点是长期独立地与客户开展工作,是企业市场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这给他们很大的活动空间,也决定了他们要比其他员工不安分,有更多机会流动,现状也表明,目前我国企业营销人员流动性强,跳槽率高。  相似文献   

15.
美世咨询 《职业》2007,(19):38-39
美世咨询《2007年全球薪酬概要》调查近期发布.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财务、市场及人力资源行政人员之间存在薪酬差异.  相似文献   

16.
黄丽霞 《职业》2011,(6):18-18
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事务性人事管理、专业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四个阶段。当下,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该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注定了其教育要以市场实践需要为指导方向。笔者尝试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以图构建适合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万思  范振森 《职业》2005,(3):51-52
通过分析网上检索到的中国上市公司(A股)2003-2004年间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79份广告,我们得出中国上市公司(A股)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招聘条件,可以作为企业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 ,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考核、使用建立了统一、公正的衡量标准。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 ,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劳动者就业的必备前提条件 ,同时 ,作为职业能力的客观评价 ,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双方普遍认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不再仅仅是广大从业人员、待岗人员的迫切需要 ,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普通教育院校、职业技术教育院校毕业生追求的目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核心之一 ,是实行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为适…  相似文献   

19.
赵勇  张欣  隗小勇 《职业》2011,(16):53-53
湖北省枣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用工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和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了企业在用工上存在的问题,并因地制宜,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赵晓岚 《职业》2011,(7):38-39
今年一季度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全球最强全球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商万宝盛华对全球近64000家企业,包括大陆地区3891家企业开展了最具前瞻性的雇佣前景调查,以此来了解全球企业在2011年1月到3月间增加或减少员工的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