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分不开的.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正义事业,赢得了阿拉伯国家人民的好感,和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获得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至1965年,阿拉伯国家占与中国建交的联合国会员国的六分之一,其影响力不容小觑.阿拉伯国家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的立场和态度,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对华的“合法性”认知,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2002年3月,中国将举办第三次联合国国家竞争考试,招录联合国国际职员。目前,我国举行的初选考试已经结束,入选的精英能否顺利通过联合国的考试,已经成为很多人翘首以盼的热点。 设在中国的“联合国译员培训部”,现易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是国内唯一专门培养高级翻译人才的学院,曾为联合国输送多批优秀国际职员。目前,国内唯一的“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也是由该院推出。该  相似文献   

3.
美国长期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周恩来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采取灵活方式,在四条战线上进行了长期斗争.经过长达22年的努力,在四条战线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终于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周恩来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英国在香港实行的是典型的殖民统治,但是不能说香港就是殖民地。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不久,当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即于1972年3月8日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5.
妇女问题一向是联合国社会和发展领域的关注重点.联合国成立后不久,就设立了提高妇女地位委员会(简称妇地会),它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设立的一个职司委员会.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对妇地会的会议,有关妇女的大会和活动非常重视 ,并予以积极支持和参与.1975年是联合国发起的“国际妇女年”.同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在华夏大地飘扬的第一天起,毛主席就向大洋彼岸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惟一合法政府。毋庸置疑,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理所当然地应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过了一个半月,即1949年11月15日,周总理又向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发去了同样内容的电报,并要求立即取消“‘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继续代表中国人民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又过了两个月,周总理又通知当时的联大代表、菲律宾外长罗慕洛,中国政府关于中国驻联合国各机构的重要使命已经考虑和决定。当时中国代表团组成阵容相当强大:中共中…  相似文献   

7.
贾兰坡先生住在北京西郊二里沟,他贸经工作过的中国科果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所後面的家属楼里。笔者前往拜访的那天,走到那座普普通通的红色砖楼下才发觉忘记了贾老的具体门牌。当时是上午九点半,环顾周围,静悄悄的,只有三位学者模样的人边走边专注地小声讨论著什么。只好硬著头皮打断他们了。“对不起,请问贾兰坡先生是住在这座楼吗?”“你问贾先生?啊,对对。他就住那个单元二层中间对著楼梯那个门。”回答我的那个人花白头左,戴一副黑框眼镜,看样子也有五六十岁了。不知为什么,看到他给我指路的那热情的神态,我突然想…  相似文献   

8.
宗平 《老友》2011,(10):4-5
今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0周年。40年来,中国外交一直坚定地维护着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令世界瞩目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来华“招工”的消息,在岁末年初的中国白领中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动静。当国际公务员,享有3万美元的年薪,对许多人来说,无疑是个人发展并服务人类的绝好机会。尽管此次“招工”年龄条件苛刻,须在30岁以下,又只能用英文和法文两种文字中之一应试,在2001年11月25日的“资格”考试中,有3955名之多的考生从全国各个地方奔赴北京和上海的考场,而他们则是从6000多个报名者中“筛选”出来的。据负责这次招考工作的国家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的有关人士说,考试合格者将进入中国国际职员后备人员库,并有资格参加今…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中国在联合国取得的这个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和广大亚非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这已为世界所公认。此事件的发生正好是在长期坚决反对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最主要国家的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已开始走出低谷而向正常化发展的时期,这是偶然的巧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26日上午,4000名希望到联合国工作的考生在北京和上海参加了国家职员后备人员考试。过关考生将进入中国国际职员后备人员库,迈出成为联合国或其他国际机构公务员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关系于 2 0世纪 70年代初实现历史性的缓和 ,联合国、民族解放运动、多极化、时代主题变换这些世界性的因素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971年联合国通过 2 75 8号决议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迫使美国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做出选择时 ,只能选择中国大陆。这一事件对于推动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达成《上海公报》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与美国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受民族解放运动、多极化趋势以及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晓梅 《社区》2002,(14):17-17
在一篇作文里立下的志向 的确像外界传言的那样,章启月的父母都是我国老一代的资深外交官。她父亲曾是我国在联合国工作的第一批国际职员之一,后任比利时兼卢森堡大使,还曾任欧共体职员,直至官任驻日本大使。章启月的父母对4个女儿的要求是从事什么职业都行,只要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本文写作前一周,联合国秘书长在一次关于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的演说中说到,由西方国家控制的联合国组织对于富裕国家过分关心,西方一直在采取各种外交和经济努力来防止“富国的战争”。相反,他指出,那些贫穷的联合国成员国,如苏丹、索马里和阿富汗,它们的人民因国内冲突、战争和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情况却一直得不到重视。他还要求联合国在进行旨在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维持和平”行动中不要帮倒忙。这是第三世界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表达第三世界的政治家、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的不满,他们谴责正在发展的欧美中心主义,抱怨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当前,联合国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和绿色发展。在此基础上,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相关机构以及联合国的15个专门机构正在立足自身专业领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共建成果。其中,中国—加纳/赞比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是联合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性项目之一。总体来看,联合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国际支持、务实参与和第三方协调的重要作用,堪称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的典范。面向未来,为了确保联合国共建与"一带一路"发展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中国需要着意处理二者之间在渐进推进、发展目标和主体层次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非常起点 重庆市万州区工业设计研究院许明建先生倾注十年心血,造就中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当代科学家国际领先成就的邮集——“中国科星MTV”。前不久以其40米展线规模与世人见面。 许明建在这部邮集的前言中写道:“用集邮这个形式追觅和记录报刊发表的中国科技人员取得的世界首创、首次、第一、领先水平成果,为中国科星“树碑立传”,宣扬和崇拜中国科技人员,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立异的集邮尝试。 藏品分为:科星签名(去)封、  相似文献   

17.
中美建交虽然已度过了18个春秋,但在美国居然还有人企图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并妄想把台湾重新塞进联合国。这些人之所以要这样做,据称是要“使两个中国保持平衡”,是因为他们不愿“忘记”“老朋友”。殊不知,他们这样倒行逆施,恰恰“忘记”了他们的老祖宗,成了与老祖宗南辕北辙的不肖子孙。 温故而知新。人们如果重温一  相似文献   

18.
自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后,便开始了参与国际传播组织的漫长的过程.由于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参与国际传播组织活动长期相对落后.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参与国际传播组织活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开始了参与国际传播组织新时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对日政策从"抑制"改为"扶植",为此加紧推动排除新中国的对日"宽大媾和"。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日遏制中国政策破产。美国选择了与中国"和解"之路,而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日关系正常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其主要内容有:争取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管制美日在羊财产;果断处决美国间谍;妥善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等。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主权问题是原则问题;不能见利而忽视主权;在国际斗争中,灵活性的基础是主权的原则性;为了维护主权,重大问题一定要针锋相对;决不以主权换取暂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