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受到中国传统哲学表达方式的影响,老子很少直接论及他人,但老子哲学中确实存在他人,不过他人处于一种隐匿的状态。由于他人与自我之间存在根本差异,他人对我保持着高度的神秘性。所以,人们无法将他人纳入自我当中,使他人变成另外一个我或自我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手段,自我只能为他人让出空间,让其自行展现自身。  相似文献   

2.
在康德的认识论中,综合是一个关键性的范畴,它决定了先天和后天的知识如何统一成为具体的、可以被认识的 知识。因此,理解“综合”的范畴,对于我们把握康德哲学的认识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任务就在于论述“综合”在于 人的表象能力,而不在于对象,这充分表现了康德哲学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知识”是重要的哲学概念,知识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知识问题”的含义在历史上是大不相同的,从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知识”(或“真理”)与“意见”作了区分后,在知识问题上强调的主要是规定性,所以要努力回答的问题是“知识是什么”,以回答“知识是什么”这一方式展开知识论或认识论研究,从占至今形成了不少独特的知识观。1、古代神秘主义的知识观古希腊哲学家象爱利亚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都认为,只有认识了真正的存在,而不是变动不居的事物才能得到真理——知识。所以,以感官为准绳,承认感觉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观点肯定是错误  相似文献   

4.
认识论有没有党性?这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也是今天哲学战线上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回答是肯定的。列宁曾明确地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学正象认识论一样,是一门有党性的科学。” (一) 所谓认识论的党性,就是认识论的党派性,就是认识论的派别。从认识论上来说,最主要最基本的派别,就是唯物主义派别和唯心主义派别。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从哲学一产生就存在着。这就是说,认识论的党派斗争,  相似文献   

5.
<正> 多年来,人们一提到康德哲学,就简单地断言那是唯心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诚然,如果从康德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来看,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应该满足于这种说法?康德哲学对人类认识史的发展到底有没有起过有益的作用?当然人们也肯定过,康德承认“物自体”的存在,是他的哲学的唯物主义成分;康德关于“二律背反”的学说中,包含着辩证法思想。但问题在于,康德哲学中的积极因素是不是仅仅限于这些?认识论理论是康德哲学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想就这个范围对康德思想的积极因素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近代哲学建构的自我有着巨大的理论困难.黑格尔之后的非理性主义对自我的理解超越了近代认识论的视野,但仍有传统形而上学的残余.胡塞尔现象学既坚执纯粹自我是所有真理的源泉,又潜在地包含着对以往自我观的解构.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以实存的情绪融入事情是自我拥有的基本方式.进而,梅洛-庞蒂克服了此在形式层面的生存状态,肯定了以身体主体方式在世的"沉默的我思".可见,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意味着生存论自我对认识论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正> 唯心主义哲学是和唯物主义对立的(仅在回答物质、精神何为第一性的问题上对立)。但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它也是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认识或世界观,是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对待、认识和评价唯心主义哲学——是公正地评价还是偏  相似文献   

8.
对科学目标的理解,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基本的问题。因为科学中所谓“问题”,无非是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的差距,而所谓“方法”,也无非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我们谈论科学的进步,这“进步”也只能被理解为向着目标的前进或接近。总之,科学的合理性——问题、方法、科学的进步、科学理论的评价与选择的合理性——的讨论,都离不开对科学目标的理解。有鉴于此,关于科学目标的讨论,愈来愈成为当代科  相似文献   

9.
自西化运动开始的一百余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活动基本上是为中国哲学寻找合法性根据的过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除少数一两种属于传统中国哲学的方法以外,绝大部分方法的思想基础是西方的观念体系。这种以西方哲学的立场、流派、思维或方法对传统中国哲学进行解析和批判,实质上是以西方哲学框架体系剪裁和定性中国思想从而给中国哲学观点贴西方哲学标签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中国哲学的原生状态视而不见,传统中国哲学的生存性价值和超时空意义遭到了否定,因而中国哲学获得的“合法性”是被判定了“死亡”的“合法性”。一种哲学的“合法性”不在于它是否符合了某种外来的规范或标准,而在于它自身是否在现实社会还具有创生新思想的能力。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只能从中国哲学自身在现代社会的创生能力中得到证明,这应当是确认中国哲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标准。创生能力的根本标志就是新的中国哲学诞生———一种既不同于传统中国哲学也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哲学;是对两者超越的哲学;是能够与两者对话的哲学。一方面它必然表征的是现代中国人的独特思维方式、独特的语言,另一方面它又提供了值得全人类思考的东西,是属于全世界的。具体标志则应当是出现了可以与《论语》、《老子》、《庄子》等相媲美的哲学著?  相似文献   

10.
真理,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追求的目标。他的独创性在于对真理的本质进行洞察,探讨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真理的根据和条件;他把真理表述为“此在”的揭示状态和“存在”的无蔽状态,并对”主客体关东”进行了批判。他通过“探索一种不从一切先决条件出发的哲学”,向现代人提示启发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哲学?关键要确立哲学研究的对象。方法是从几位成功的哲学家的工作中去寻找和总结。这些哲学家包括洛克、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结果说明:科学是以对象化的方法对客体的认识,而哲学是某种中介以自我为对象的自我运动。哲学考察的对象是主体(自我),考察所借助的中介是人类的各种能力,即“推理”、“看”和“作”,哲学因此由认识论、美学和伦理学构成。以此观照,中国哲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美学和伦理学领域  相似文献   

12.
困挠20世纪哲学家们的一大难题是语言论及其与认识论的关系问题。近年来,人们对这一难题的殚思与解答几乎都陷入了对象与方法的自我相关、自我缠绕的解释学怪圈之中。一方面,人们发现:要判定语言的认识意义,必须通晓能够“需要”和“容纳”这些意义的认识论方法的框架(双方都很难孤立地做到)。但是,自20世纪以来,无论是人本主义(如狄尔泰、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抑或是科学主义(分析哲学、结构主义和科学哲学等)以及作为二者的集大成者——当代解释学(伽达默尔、利科、罗蒂等)都将目光转向语言问题,力图在语言“本体”的基石上建立起恢宏的哲学大厦。这样一来,语言在众多哲学之光投射下具有着多元的和多层次的哲学意义,人们很难将语言多元意义之间的相关联结拆断而抽象地、纯粹地去谈论语言的“认识论意义”问题。显而易见,在这一语境(哲学语境)中谈论和解答符号语言的认识论意义是何以可能的问题,就不但依赖于判定语言客观存在的性质、特征和功  相似文献   

13.
科学地回答“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旧唯物主义”的问题 ,不仅对于恢复费尔巴哈哲学的本来面目具有一般哲学史研究的意义 ,而且对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推翻了一个传统的认识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因其是形而上学的而归属于旧唯物主义。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辩证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不在其“形而上学性”而在于其“直观性”。因而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深刻本质 ,不是克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而创立辩证的唯物主义 ,而是在于克服其直观性 ,创立从实践出发的实践唯物主义 ,从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以知觉为起点,梅洛一庞蒂将现象学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也使现象学具有了新的视野。而在梅洛一庞蒂后期哲学中,他十分关注语言和他人问题。他认为,借助于语言,我们才能真正切近他人、理解他人。而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自我与他人才能真正走向融通、共存与共生。可以说,在梅洛一庞蒂看来,自我与他人是在语言与身体中介下的一种“含混”、“互逆性”的“共谋”的实存。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的自我理解”就是对心理学真切的自我体察和自我反思,并依此发展和建构具体的心理学实践。在“心理学的自我理解”中,“心理”的问题即关于“心理”的形而上学极其重要,涉及到关于“心理”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它们不在心理学之外,而在心理学之中,关于心理学对象、方法、内容和意义等问题的争论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心理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虽然表现为多元的叙述形态,但在核心功能上构成各自心理学体系或研究取向具有学术生长力的前提预设和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哲学史上自我曾以灵魂、实体、主体、此在等诸多形态出现过。自我概念哲学演变的内在机制在于它是由古代哲学的自然反思即自我与自然的混沌状态发展到近代哲学的内外反思即主、客二分状态。到了现代哲学阶段研究自我概念的思路转换,一方面开始从理智的直觉转换为体悟的直觉,另一方面则开始从异化的、分裂的自我转换为统一的自我。哲学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哲学的人学性质日益凸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评价论问题在社会认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社会评价问题是进一步深化社会认识论研究、追寻社会认识科学化途径的一个必要环节。为此,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生围绕社会评价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两次研讨,现将研讨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研究社会评价论问题的意义欧阳康教授指出,对社会的评价之所以必要,一般说来在于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互动关系。一方面,人  相似文献   

18.
一、实践观与实践主体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发展促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实践主体观成为我国哲学研究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自“真理标准”讨论以来的十余年,我国哲学界对实践的认识,已经不再仅仅将实践看作是认识论范畴,仅仅看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是已经由认识论范畴走进历史观范畴,认识到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人们实践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作为人的世界与自然的世界相互作用的表现方式或存在形式,已经不再是一种关于客体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静观图解,而是已经被逐渐地描述为人的主体性作用的突出表现,其中包含着对人、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重新理解与规定。实践作为认识范畴,  相似文献   

19.
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1838—1916)是一个在科学上和哲学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马赫及其认识论正日益予以重视。尽管马赫的自然科学认识论观点曾被人们从不同角度赋予种种不同的名称,但正如董光壁所指出的:“马赫的认识论研究的最大特征在于,他把人类的认识活动看作是一种自然现象,对它进行物理学的和感官生理学的研究,也就是说,他企图把认识论作为一门经验科学来研究”①。马赫的这种认识论研究的方向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本色。本文试图从马赫所强调的认  相似文献   

20.
唯识学是佛教认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哲学认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唯识学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产生了佛教所谓的自我,以及对自我的执着。康德哲学认识论体系中的先验自我的主要作用,是由自我的统一性而推及世界的统一性。在康德看来,正因为有了完整的我,我们面前如同碎片一样的世界,才能得以稳定与完整。因此,末那识与先验自我之间,既有着不同,也存在着很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