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炳良 《天津社会科学》2011,(4):114-119,131
中国传统史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前后经历先秦伦理史学、汉唐叙事史学、宋明义理史学、清代考证史学几种主要形态。史学形态的嬗变导致历史知识社会功能的转型。大致说来,先秦伦理史学和宋明义理史学突出史义,其历史知识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伦理道德为旨归的教化类型;汉唐叙事史学和清代考证史学突出史事,其历史知识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以直书善恶为旨归的取鉴类型。两种类型的史学各有利弊得失,对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史学诞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其存在形式是以全民性为特征的原生形态的史学。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统治阶级的控制和利用下,中国史学由原生形态的史学向以庙堂化为特征的过渡形态的史学逐步转变。过渡形态的史学对广大普通民众的忽视,与史学的性质和目的相背离,这种背离最终引发了史学向自身本性的回归,中国史学开始了由过渡形态的史学向以大众化为特征的终极形态的史学转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沈学君  刘明海 《兰州学刊》2007,1(5):171-172
当文化被理解为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历史上每一种由社会发展模式所决定了的生活方式都折射出其中的文化蕴涵.以此为视角,传统发展观主要表现为物性的增长,而真正的发展是属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邓小娟 《甘肃社会科学》2007,(2):226-227,191
本文谈及的秦安民间"传神"祭礼活动不是现存的、以大众自娱和娱人为主要功能的民间艺术形式,而是以民间信仰内容为其内在核心,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传神"命名的祭祀典礼作为程式化的民间舞蹈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神"活动中羊皮鼓作为舞器、乐器、祭器的三重象征贯穿于整个祭礼活动始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秦安"传神"活动与羊皮鼓祭礼舞蹈具有等同的意义.本文试图将羊皮鼓、舞蹈置身于这种活态文化的现象中进行研究,我们之所以关注这一充满文化意义的人类创造与实践活动,主要的目的在于解释和理解现代社会中民众的心智逻辑,进而对隐藏在这种文化形态背后的精神实质以及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功能和影响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石弘 《江西社会科学》2007,3(7):248-25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实提出过五形态理论,但这一社会形态理论仅只适用于欧洲社会演进的模式,而不能把这一模式推广到整个人类社会,不能说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三者之间是前后依次递进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因为,此时的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已发生变化,已把它区分为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即在狭义和广义两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原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被看作是人类社会早期普遍经历的历史阶段。除了提出适合于欧洲社会演进模式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外,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还提出了真正适合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三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6.
王伟凯 《兰州学刊》2008,(10):11-12,20
潜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实现事物运动不可缺少的要素。虽然在理论上说其是现在的前形态,即现在肯定是由潜在发展而来的,但潜在却不肯定能够发展成为现在,因为潜在与现在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正相关的,要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潜在有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历史形态、现在形态和未来形态,三者彼此联接,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潜在的整体形式,而也正是潜在的这些形态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哲学特征,认识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对事物发展进程进行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国际性科学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并已成为了人类知识总和中的主要成分和现代文明的主体文化,在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文化作为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具有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变革的巨大功能,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又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知识体系,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结构,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史学交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质,也是史学生命力之所在。中外史学交流史源远流长,不过迄至近代,特别是到了19世纪末中外史学直接碰撞以来,才以其恢弘之势,写在人类史学交流的史册上。中外史学交流研究内容宏富,它将为史学史研究开辟新天地,即从它与汉学、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关联就可略见一斑。中外史学交流多途贯通,其主要有译书、教学、著述和讲学等。中外史学交流对于正在迈步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意义重大,也将给未来的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9.
信仰的主观客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天策 《东岳论丛》2003,24(2):68-72
信仰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和社会文化活动。就其主观形态而言 ,它是人类意识对自身生存条件的全面审视 ,它也是人类对终极性人生目的确认和追求 ,表现为高度的理性思维、浓厚的感情色彩、明确的人生目的以及坚定顽强的意志行为。就其客观形态而言 ,它是人类一切信仰活动的成果和遗存。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结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本观念及其文化结构体系发展到现时代,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理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文化整体结构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全面把握由不同文化形态、不同意识形式要素所共同构成的这个体系的整体结构特性,这是建设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术之根本和历史之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只能由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决定;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同时担承的特殊文化形式和一般文化传统的角色,又内在地要求自己时刻关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发展,不断增强自己对现代人类文化精神的包容性.社会文化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要以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为中介,这构成了文化功能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结构中,既包括有明显意识形态属性的因素,也包括那些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范畴的因素,这二者的融会和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整体结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重视文化结构体系中社会心理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为中介反映社会生活,以发挥其认识社会生活和道德教育的功能,这是其文化功能整体结构的又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