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防御水患与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活动中,先民们逐渐形成丰富的治水经验。文章结合我国五千年的治水史,从治水经验、治水技术、治水文化三个方面初步总结分析我国治水经验和教训,旨在对中华治水文化的传承有所借鉴,对建设和谐水利社会、美丽中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河南水患严重,在数量上几乎占全国水患的一半,在危害程度上也大大高于其他省份.在地域分布上西汉水患主要集中在豫西、豫东,东汉主要集中在豫西,其中豫西水患主要由长时间降水引起,豫东水患主要由黄河决口、改道造成.在时间上水患大多发生在雨水集中的夏、秋两季.西汉时期,河南水患大灾多,东汉王景治河以后有所改善.水患分布集中的原因,除了气候、地理、农业开发、黄河淤积等因素外,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河南水患危害严重,不仅冲毁房屋和农田,造成浮尸遍野,疾疫流行,还造成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汉代采取的堵塞、疏通、分洪、蓄洪等治水思想与实践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两汉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灾措施对安抚受灾民众、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崇旺 《东方论坛》2023,(6):37-49+157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的治水信仰产生于频繁的治黄、治运、治淮实践活动,有缅怀型、敬畏型、厌胜型三种类型。缅怀型治水信仰的崇祀对象是现实存在的生前治水有功之人,是传统社会崇贤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敬畏型治水信仰最显著的特征是祭祀对象的神格化。与缅怀型、敬畏型两种治水信仰不同的是,厌胜型治水信仰并没有特定的祭祀对象,而是通过设置镇水器物以镇水患。明清时期淮河流域治水信仰的多样化、类型化和系统化发展,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现象,它反映的是淮河流域各地官府和民间社会持续进行治水活动的一个变动过程,是人文减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受中国传统厌胜思想的影响,古人在治水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镇水习俗。用于镇水的物什多种多样,其中以镇水神兽最为普遍,尤其是镇水铁牛。依靠所谓的神物当然不会达到伏波安澜的治水目标,但古人治理水患的理想和与水患作斗争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尊敬和弘扬。研究中国传统镇水习俗,对于倡导树立水患意识,开发水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早期城市产生和发展一般离不开河流水系,成都平原早期城市正是由岷江孕育而生。然而,由于川西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岷江水患十分突出,水患治理及其成效是成都平原城市存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古蜀人民在处理水患与城市的关系时经历了从避水、防水到治水的转变。随着古蜀国对岷江水患治理的推进,成都的都城地位逐渐稳固,成都平原早期城市得以兴起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治水之路的思考--重提南水北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灾的频率之大,危害之烈已构成中国的心腹之患.为了落实江泽民同志要把水的问题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的指示,对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思考.论述了古往今来"治国即治水,治水即治国”的道理.在总结我国治水成就的同时,也指出我国严重的水旱灾害加剧的态势.指出水灾的形成既有复杂的气象因素,也有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人为因素.剖析了历年来我国治水之路所存在的问题一是重河流治理,轻生态治理;二是重防汛抗洪,轻水资源综合利用.认为解决长江水患和黄河断流的根本措施,在于尽快决策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治水的根本目的应当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1998年汛期,我国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大灾以后,增强水患意识、增大防洪投入,这一点是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而今后如何治水、如何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8.
熊希龄致力于治水达三十余年,对东北、江苏、湖南、顺直等地水患治理都有深入的研究,从事治水规划时间之长,提出治水方案之多,为近代罕见。他总结中国古代治水经验,借鉴西方先进技术和方法,形成了完整的治水理论和思想,并具有可行性。他躬亲实践,领导顺直五河水患治理达十余年,其治标工程、治本工程颇有劳绩。但由于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国运不昌,熊希龄的治水宏愿与才华未能充分施展。  相似文献   

9.
从"鲧、禹治水"看儒家思想中礼乐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是在礼乐精神上建立起来的一套伦理学.许多儒家思想的直接来源就是古代的集体生活.上古时期治理水患乃国家大事,鲧、禹父子治水所用之法更是启发了后来儒家礼乐并举,不可偏废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都江堰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庞大水利工程体系,是沿用至今的一项伟大"生态工程",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都江堰的修建是李冰和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果,在修建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治水方法,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正确处理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该工程变水害为水利,解决了水患问题并灌溉了整个成都平原的农田,李冰留下的科学治水方法是都江堰保存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915年广东乙卯水灾灾况及灾后赈济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5年 7月 ,广东大部分地区遭受了空前严重的水灾 ,导致珠江水系出现“三江并发”的局面。这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史称“乙卯水灾”。它给广东社会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水灾引起了社会各方广泛的关注 ,激起了灾后大规模的赈济活动。这些活动呈现出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水灾、旱灾和虫灾并称为威胁古代农业的三大自然灾害。先秦时期,水灾频仍,其基本特点是: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中期和春秋时期为水灾相对高发时期,多发生在农历的5、6、7月;水灾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平原低洼地带;先秦时期黄河泛滥与迁徙危害性较大;春秋以降兼并战争加剧了水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水灾害是广东重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发生频率高,发生时间与空间集中等特点;并会带来较大的破坏性与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把古代与现代的水灾害预防与治理措施结合起来,实现水灾害的综合防治,对广东的防灾减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明清苏北水灾在中国水灾史上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对明清苏北水灾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有益于深化对淮河流域水灾的清醒认识,增强全民居安思危,抗洪防灾的忧患意识,寻找彻底治理苏北水灾的对策。为此,《明清苏北水灾研究》一书的著作者做了艰辛的努力,提出了一系列启人心智的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5.
洪水神话在中国许多民族中广为流传,它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故事类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需要更多地了解国际上对这个故事搜集和研究的情况,使我们的研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考察洪水神话在国外的发现经过,以及地中海、印度、东南亚、美洲印地安人等不同洪水神话故事圈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可以发现,这些神话与中国的同类故事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对我们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析洪水神话的世界性及其认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洪水”为题材的神话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已有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类比分析,提出多种见解。本文分析各家之论,并着重阐释以下看法:其一,洪水神话的世界性涉及文化传播问题;其二,洪水神话以“避难”题材为主,但也反映主动抗争精神,如鲧禹治水;其三,洪水神话的“天神惩戒”主题渗透着宗教观念;其四,洪水神话与“大河文明渊源”有着怎样的联系,仍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洪水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然而洪水保险制度在我国却迟迟未能建立。纵观国际上洪水风险管理体系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洪水保险制度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启示。通过对美国洪水保险计划(NFIP)的法制发展、运营现状、模式特色,以及出现的问题等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政府主导的洪水保险模式是我国洪水风险管理的可行模式之一;在洪灾风险管理体系中,洪水保险立法应作为重要的制度基础;在洪水保险计划的实施中,可靠的技术分析以及充分利用商业保险渠道是运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水旱灾害是一种因气候异常而导致的灾害现象。清代甘肃陇东地区气候较为异常,水旱灾害频发,灾情之严重堪称历代之最,曾造成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究其原因,既与当时气候变化、地理条件本身不利的影响有关,又应归咎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甚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此,在引用大量史料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清代陇东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状况,并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及生态因素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清代陇东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以期对陇东地区水旱灾害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作为河南省吸纳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郑州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程度直接影响到河南省乃至全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及质量。依据对郑州市流动人口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采用SPSS、Excel图形数据分析方法,对郑州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31年江淮大水发生后,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水委”)与国家防疫机构合组灾区卫生防疫组。从医疗防疫资源的动员与整合、防疫布控格局的构建、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的结合运用等方面,探索新的救灾防疫体制、机制建设,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