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当代晚报的市场化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晚报市场化的确切概念包括经营管理市场化和新闻业务市场化两部分内容, 这两部分内容又各自包含一些相关指标。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和从适应市场过渡到开拓市 场,是当代晚报市场化进程的两个构成阶段。当代晚报之所以能在经营模式和业务探索方面有所 作为,究其原因不外三点:一得天时;二获地利;三谋人和。  相似文献   

2.
长江航运文化是长江航运人在千百年的长江航运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种亚文化形式,它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成为一种有厚实的文化内涵、有强劲的文化辐射功能、有稳定的文化形态和自我创新能力的行业文化种类,具有紧密联动的行业特征、依托流域的区域特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其文化构成由文化体系的文化要素决定,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功能、兼容并蓄的整合功能、团结一心的凝聚功能、形妙神韵的展示功能和自觉自励的激励功能.长江航运文化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化结构与中国文化本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超 《殷都学刊》2004,(2):76-82
文化作为整体存在的“超有机体” ,它的内在本体就是文化结构。文化结构是对有机整体性文化的内存关系的抽象 ,它包括两方面涵义 :一是可以自己说明自己 ,二是可以形式化。文化结构决定了文化的性质与功能 ,中国文化之体决定中国文化之用 ,二者密不可分。文化结构有表层文化结构与深层文化结构。文化心理结构是最具模式化的心理反映 ,鲁迅研究中国的“国民性”就是着眼于病态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结构具有有机整体性、转换变异性、调整稳定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张艳国 《江汉论坛》2005,(9):97-101
忠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立身做人的道德品质,矢志追求的自我要求。它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忠诚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客观基础。从文化的圈层来说,它具有自我要求、人与人的规范以及社会规范三种层次。由文化的历史性决定,忠诚文化具有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我们要提倡积极向上的忠诚文化,反对封建糟粕的愚忠小诚。忠诚文化具有不凡的现代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通向现代社会,是整合现代社会关系的利器;其次在于它通向现代社会道德体系,很多内容可以被现代社会道德体系所吸收;第三还在于它通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文化对于处于文化实体中的个体而言具有表征、构建、唤起和指导之功能,心理健康的文化调适是通过文化的各项功能对心理健康进行调适的过程。传统文化不仅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调适提供丰富教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文化调适为媒介,通过唤起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指导生活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英语成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交流媒介,它不仅仅是英美等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也是其他国家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中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中,中原文化发展应与世界文化发展接轨,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在文化全球化视角下发展中原文化的对策包括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努力使中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提供和证明一套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外在秩序,即社会活动的组织体系及其规则系统;一个是内在秩序,即为外在秩序提供合理性与意义的价值系统.前者要求的是实用性、有效性、效率等功能性问题,后者要求的是正当性、权威性、神圣性等合法性问题.文化自觉是中国社会秩序变迁的内在因素.将中西文化融合起来铸就中国新文化,建设中国现代社会秩序,是无数先进中国人的长期梦想和宏图大志,是人们孜孜以求的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媒介文化生产与地域文化意义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精神共同构成的。对地域文化意义阐释的唯历史根据和唯历史话语,忽视了地域文化结构中的现代文化元素,是一种狭隘的历史化解读。媒介文化对地域文化现代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构成地域文化现代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造就了人类延续于今的精神交往面貌和信息传播智慧,也形成了与不同地域社会生活相对应的媒介文化特性。这些特性不断融入地域文化的整体内容中,对地域文化进行意义构建的文化再生产活动。它拓展了地域文化的意义空间,也赋予了地域文化意义新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9.
编辑的内涵既包括两层基本内容:创造精神文化的编辑主体活动,创造人类精神文化的编辑主体的活动,同时也涵盖着文化属性,具有丰富的文化功能。在编辑主体的文化观念系统中,编辑行为带有判断性和评价性。编辑作为主体的活动是主观意义下的行为系统,其动机是为实现创作主体的精神成果的物化形式。这种形式不是编辑活动本身,是编辑文化功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图像化是在消费文化与技术化双重语境下产生的。消费文化语境从社会心理层面提出了图像化要求。图像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无意识层面,具有丰富、复杂的含义,甚至可以表达和文字的特定意义相反的含义。消费文化用图像来传达,它直接作用于人的多为文化层面上显在的意思,而真正产生促销作用的则是隐在的意思。在技术化语境下,图像传播得以迅速发展,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一技术因素看成一种外在的凭借,图像信息传播与其所使用的媒介一起产生化学作用,信息通过媒介而得到不同的看待,媒介通过传播信息也有自身的变化。图像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铸造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信息载体,更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作为民族语言的精华,习语既以丰富的民族文化为表达内容,又以文化为造词理据和重要的社会背景。习语是人们对客观外界认知体验和加工的产物,具有隐喻性。汉英语言中都有大量的隐喻习语,它们蕴藏了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体现了重要的民族文化差异,包括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寓言神话等。  相似文献   

12.
对价值观的文化功能的讨论基于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当今时代全球化的现实;二是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价值观的功能是一种文化功能,价值观形成和发挥功能的过程在本质上是文化“化人”的过程.价值观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评价与导向、规范与约束、教化与凝聚、文化整合与驱动等方面.探讨价值观的文化功能,有利于加深对文化重要性问题的认识,增强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媒介文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洪念德 《北方论丛》2005,4(6):64-66
媒介文化是大众传播时代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泛指由当代传媒技术所引发的文化景观,具有感性化、开放性、愉悦性和消费性.且当代媒介文化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功能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长江航运文化,是长江航运人在千百年的长江航运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种亚文化形式,它既是中华文化孕育的一种特殊形制的文化成果,又是中华文化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它是文化的创造者与文化活动环境的有机统一,是文化的历史形态与现实形态的有机统一,是文化的子体与母体的有机统一。它在历史与时代、行业与社会、文化主体与实践客体的互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依水而生、以通为本、立足航运、和谐相处的文化特质而表现出紧密联动的行业性特征、依托流域的区域性特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征,从而张扬了长江航运文化的个性。长江航运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成为一种有厚实的文化内涵、有强劲的文化辐射功能、有稳定的文化形态和自我创新能力的行业文化种类。其文化构成由文化体系的文化要素决定,其文化功能由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功能、兼容并蓄的整合功能、团结一心的凝聚功能、形妙神韵的展示功能和自觉自励的激励功能等体现。研究长江航运文化,还必须明确重点,并借助其特有的科学方法,从而揭示其研究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哲学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有助于解决文化与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现代文化哲学的建设离不开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构。文化批判包括对中国的和西方的两种文化的批判。文化创构离不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是根本的文化批判力量和创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杨平  宁先圣  宋硕 《理论界》2005,(1):75-75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渗入社会生活的力度要强得多,网络文化是一种包容性极大的文化,它将人连同他周围的生活完整地延伸了。  相似文献   

17.
媒介素养与媒介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琪 《北方论丛》2007,(4):55-58
媒介文化的媚俗倾向遭致社会各界的讨伐。减少媒介文化的负面因素,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媒介人"的自觉,也可从不同视角予以审视。为降解这些负面影响,提升媒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人"与受众两方面的素养构成,但更重要者则在于媒介自身。为达到提升媒介文化品位之目的,应从精神守望、媒介自觉、正视多层次大众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努力。只有提升媒介素养,才能达到提升媒介文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先进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先进文化泛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适应和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具有创造力并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文化,其前进方向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类自身解放和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主要由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驾驭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一在博大丰富、悠久连续的中华文化中,有一部分文化具有神奇而隐秘、科学而迷信的特征,我们统称为神秘文化。神秘文化的范畴涉及三方面:一是人与神的关系;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是人与人的关系。其具体内容大致有六大类:第一是思想类,它包括万物有灵论、天人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宗教学说、宿命论、无神论、奇谈怪论等,这是神秘文化的哲学部分。第二是民俗类,它包括崇拜祭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精神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整体精神.即人们为整体利益献身的精神,它包括整体价值观.整体意识和整体思维等层面;二是仁爱精神,其基本内容是强调人与人,人与万物自然和谐相处,互敬互爱,达到整体上的相融关系状态;三是人论精神,即强调人伦价值,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四是生生精神,即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尊严、协值和意义进行充分的肯定、赞美;五是传承精神.即文化立体流传万代而不息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