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的传世典籍中,战国的<竹书纪年>最先有"禹生石纽"的记载,后成都郫县人扬雄的<蜀王本纪>也有"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的文字记载,但汶山郡所辖诸县都有大禹的活动遗迹,因而出现了大禹出生地之争.今通过对几处石纽的名与实的景观、石纽地名传存、"石纽"与"石纽山"题刻、古籍中"石纽山"记载、"涂禹山"与"禹碑岭"等遗迹、北川县禹穴沟三处"禹穴"题刻、什邡市"禹穴"等内容的考证可知,北川县禹里乡的石纽山才是名副其实的石纽山,也就是大禹王出生地.  相似文献   

2.
徐中舒先生所提出夏族的后裔即古羌族之论点,包含有若干真实的历史信息."禹兴于西羌"及"禹生石纽"传说的发生最初可能与三苗战败移徙至今长江上游四川境内有关.虞、夏之际进入岷山一带的三苗族众和夏、商之际进入四川境内的夏族,逐渐与当地土著民融合,构成古羌族的重要来源.禹族西兴东渐的说法,缺乏较为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感生神话在先秦时期就面对"帝王世系"说的挑战,上博楚简《子羔》篇反映了儒家学者对德与天命的认识.汉代感生神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逐渐融入"帝王世系"说,反映了经今古文相融合的趋势.五德终始理论是这个时期感生神话制作的理论基础,在汉高祖感生神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广征文献考证:鳖灵传说中的"荆上亡尸"乃是附会鲧禹传说中的"阻穷西征";杜宇禅让原为舜禹禅让的伪托;开明治水亦有附会大禹治水的成份.鳖灵之族乃是以鸶雉为图腾的古族,发源于山东北部,原为东夷族分支,累迁至湖南南部,再徙至今贵州遵义西之水,然后入蜀,最终至成都平原定居.其首领开明发动政变推翻蜀王杜宇并取而代之,故附会夏后氏神话,伪托"禅让",借以争取人民拥护.  相似文献   

5.
作为通使之官的"行人"和诸侯襄助之官的"相",凭籍其对礼义的精通、对国内外事务的熟悉和形势的洞见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诸侯聘礼宾主用诗言志的交流过程中,或代诸侯、或襄助诸侯赋诗言志,交流沟通,最终完成"诗以言志"这种独特的传播接受机制,达到出使和感情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大禹史传的西部底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底层是指存在于不同区域中一种或数种来源相同、年代古远,并在各自文化序列中处于底层或带有底层特征的共同文化因素.从底层这个视角出发,对古史传说中大禹的出生地进行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禹兴西羌"、"禹生石纽"等史传反映了中国上古的历史实际,并可由此进一步看出古蜀与中原古文化所具有的深厚的共同文化因素,它们便是中国西部古文化的原生底层,是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标志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与<天问>"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句,俱涉"悬圃"."县"、"悬"为古今字,意为"悬挂的花园"."悬圃"在<楚辞>各版本及其他典籍中.与昆仑都有着紧密联系.典籍记载之"县圃"、"悬圃"与"玄圃",其所指实同,但这并不是传统注疏家们所言之通假,而是由昆仑兼具黑色之文化意象所决定."悬圃"初或借用两河流域古代之"空中花园",由于花园具有通天功能,后借以描摹神话昆仑大山之通天高境.通过解析"悬圃"之文化意象,<天问>句当作"其尻",而不作"其尻".  相似文献   

8.
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内有一 口塘,在塘的西北角,合肥市人民政府立了一块石碑,说明塘的名称及其成因.碑文认为此塘名称为"斛兵塘",又称"量兵塘""站塘",是曹操大军南下时为"清点人马"所挖的"土坑".然而碑文存在失实之处,"斛兵塘"是曹魏当年屯田的水利设施,"量兵塘"应为"粮兵塘"之讹,"站塘"实为"占塘"之误.斛兵塘及其名称的变化反映了魏晋时期屯田的兴衰和国有土地演变为私有土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汉代纬书及相关文献所见以孔子为代表的感生神话之因梦感生、出生预言、神女沐浴等情节,在先秦文献所载感生神话中均未曾出现,它们当是接受了佛教关于释迦诞生神话的影响。渊源于汉代纬书的孔子四十九种异表的记述,借鉴了佛教所传释迦的形象。上博简《子羔》中所记述的禹和契的胁生神话属于将感生、瑞征式胁生和"生而能言"三者密切结合的文本,这与佛教释迦感生神话的模式完全相同,而与西汉及稍前文献所见胁生神话之事实叙述和凶兆叙述大不相同,它极可能是受到纬书与印度佛教思想影响而写定的文本。这些事实证明,早在西汉中后期,佛教思想已经开始对中土产生局部的影响。纬书及相关文献对佛教思想资源的借用,其目的是服务于汉代的神学政治。  相似文献   

10.
"天命神话"指以宣扬"天命"思想为主的神话,主要包括感生神话、异相神话与异象神话。自汉代至晚清,在中国正史中,感生、异相与异象成为历代帝王神圣诞生神话必不可少的叙事情节:帝王或因其母亲感天受孕而生,或天生异貌,或出生之际天降异象。这三类"天命"神话本质上是政治神话,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建构意图。借助于帝王诞生这一神话主题,"天命"神话通过感生、异相与异象这三种方式介入王权历史叙事。在此过程中,作为元叙事的"天命"神话因其表述皇族的神圣起源而进入历史,进而成为王权意识形态建构的塑造性要素。根本上说,自商周以来关于"天"的神话信仰,作为"天人感应"核心内容的五行理念,以及关联宇宙论所强调的"天命"观,三者的相互作用催生了中国正史中的"天命"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