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百年文学叙事中的武则天形象随着社会风潮和写作者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综观百年文学史 ,武则天叙事大都由男性来完成 ,承载着或意气风发或温良恭俭或失意落寞的知识分子的现实欲望、未来想象与忧虑。只有到了女性主义思潮和女性写作在中国大面积涌动的 2 0世纪 90年代才出现了女性声音的武则天形象 ,女性写作者的加入使武则天叙事在人性化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由刘晓庆主演的电视剧《武则天》已于1995年7月播出,为张艺谋策划的电影《武则天》,也有可能摄制成功。在此以前,已有五部叙写武则天的中长篇小说问世。说九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出现了“武则天热”,并不为过。但出现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在中国文学领域里,还在唐代即已创造出武则天的形象。其后,有关武则天的作品不断问世。中国文学中的“武则天现象”早就出现。从中国文学的“武则天现象”中可以见出中国人文化心理的膻变。牛肃《纪闻》中的《苏无名》,最早描写了武则天。牛肃约生于武后圣历(698-700)前后,卒于代宗朝,曾官岳州刺…  相似文献   

3.
武则天恐怖统治时期,把监察机关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御央台之权远远高于三省.宰相已没有任何权力来和武则天对抗.这是武则天恐怖政治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通鉴》卷204则天后天授元年条记载,酷吏侯思止因告恒州刺史裴贞与舒王元名谋反,被升为游击将军,但侯思止却要求御史之职,武则天问侯思止,“卿不识字,岂堪御史”,侯对曰“獬豸何尝识字,但能触邪耳.”武则天听后极为高兴,随即授侯思止朝散大夫,侍御史之职。由侯思止求为御史,可以看出,在酷吏心中,御  相似文献   

4.
武则天与洛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朝建都长安,称洛阳为东都。从唐高祖至唐高宗,都是以长安为其政治中心。但武则天亲自执政以后,洛阳取代了长安的地位,成为武周的政治中心。原因何在,本文拟作探讨。 (一)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死,七日,中宗即位。光宅元年(684)二月六日,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睿宗。从此,武则天就成了实际上的皇帝。九月,武则天又改东都为神都。从唐高宗死到武则天退位的二十多年间,武则天除了长安元年(7O1)十月到三年十月的二年住在长安以外,其余时间一直住在洛阳,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退位,中宗重新上台。二月,就又改神都为东都。显而易见,武则天的政治生命是与洛阳共始终的。  相似文献   

5.
武则天执政对初唐诗歌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徽六年(655),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即开始参与朝政。昏庸懦弱的唐高宗,逐渐受制于刚强机敏的武则天。"帝白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辆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①。弘道元年(683)唐高宗卒后,武则天由太后临前而登基称帝,革后命,建周前,改官制,易正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统治中国长达50年之久。在争取立后的斗争中,武则天得到了许徽宗、李义府、崔义玄等由科举人仕的没落土族和庞族土人的支持。据统计,高祖、太宗两朝,共取进士231人,诸科24人…  相似文献   

6.
论武则天的功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一位很复杂的历史人物。她的辉煌功绩与严重过失,同样引人瞩目,迄今令学者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我们评价武则天的功过,应该根据确凿的史料加以论述,并且要功过分明,既不能以功绩替代过失,亦不可用过失抹煞功绩。今读刘炬、刘鸿雁的论文《武则天是成功者吗?》(以下简称刘文)①,感到有些偏颇之处,故撰此文,请二位学者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一、武则天的功绩我们评价武则天的是非功过,主要应依据她参与执政,特别是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以后的功绩,看她当权时期政治是否清明、生产是否发展、国…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扭曲到修复的反复过程。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传统文化形象完成了第一次由扭曲到修复的演变;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次"文化热",传统文化形象完成了第二次由扭曲到修复的循环;从21世纪初的文化论争到中共十七大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再到中共十八大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形象完成了第三次由扭曲到修复的跨越。其复杂演变过程给我们今后的文化建设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诗赋或策文的选择——重探武则天的科举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丹丹 《江淮论坛》2009,(2):130-136,129
本文探讨科举考试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发展,对学术界以往认为武则天倚重进士科、以诗赋取士的观点提出质疑。与进士科相比,制举更受到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时代的策题制作,往往是对当朝时事策略的反思,并鼓励士人对现行政治进行批评。这一时期的试策真正做到了以策文进行时政咨询,大批优秀的政治人才也因此被选拔出来。武则天的态度带动了整个社会重视策文,形成了士人多次、连续应制举的风气。武周时期,进士科的录取人数相对于高宗朝的水平呈现一种下降的态势。“诗赋取士”与武则天的统治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是太宗以来尚文风气的自然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杀裴炎是唐高宗死后其独掌唐朝政柄杀掉的第一位宰相。裴炎被杀的直接原因来自于对徐敬业叛乱“不汲汲议诛讨”的态度和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要求武则天返政等言行。裴炎的言行与当时要求迅速平叛、安定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政治大局相悖,与宰相的职责相去甚远,武则天无论以什么样的名义杀掉裴炎都不为过,更不应该划入滥杀之列。  相似文献   

10.
保存在敦煌文献中的《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简称《大云经疏》)是武则天上台过程中颁行到各州的宣传文本,反映了当时政治理论和政治运作的实态。与传统官方史书相比,其语言更加民众化,而且宣导的政治倾向也多有不同。传统观点认为武则天忌猫、狸猫是李唐的象征(对应象征武氏的鹦鹉),但是在《大云经疏》中,武则天将自己比作为百姓守护四方的狸猫。我们通常认为武则天上台是改朝换代,但是在《大云经疏》中,武则天反复强调自己才是李唐事业的继承人。她在现实政治操作中没有采用禅让的方式建立新王朝,在《大云经疏》中延用李唐的德运,强调自己代表的是土德。武则天统治期间,围绕德运问题多有争议,而《大云经疏》保存了武则天及其支持者进行理论探索的最初尝试。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5,(7):134-141
以王方庆为代表的侨姓高门旧族琅邪王氏,在政治上积极向武周政权靠拢,凭借其才学品行宦绩,深被武则天知遇,在治理地方、安定南疆、维护海外贸易和齐定朝仪典制、整肃风气、护佑太子、忠言直谏等方面大有作为,对武周朝政治发挥了积极影响,琅邪王氏亦得以在这一时期复兴门户。而其他三家侨姓高门除陈郡谢氏早衰外,武则天对于出身齐梁皇族的兰陵萧氏,既无重用之意,亦无拉拢之心;江左袁氏也不似琅邪王氏积极向武则天示好。故而在武则天执掌的政权中,较难寻觅到江左袁氏人物踪影,兰陵萧氏更是不见,但这并未影响到他们在李唐政权中的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 王船山认为在武则天统治下,“嬖倖之宣淫,酷吏之恣杀,古今未有也。” (《读通鉴论)卷二十一《中宗》,以下凡未注明出处者,均见此卷)但船山承认武则天之朝有正人存在,有邪正之争存在,而且结局是正人胜利。船山对武则天虽持否定态度,但在若干地方,也有所肯定。王船山将武则天与唐之懿、僖、宋之徽、钦相比,认为武则天之恶,远远超过他们,但是,  相似文献   

13.
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基础上建立的封建礼仪制度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实现封建宗法统治的有力工具。秦汉以来,各代封建统治者无不注重修订仪利,发挥其中尊君抑臣精神,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传统礼制所极力宣扬的男尊女卑、君君臣臣思想,无疑是武则天执政的极大障碍。但她却能够巧妙地克服障碍并进而利用礼仪制度来为她的统治服务。其政治手段之高明令人赞叹。武则天是怎样利用礼仪活动来为她的统治服务的呢?以下,我们对武则天时代(从光宅元年武则天临朝称制到神龙元年中宗复辟)的礼仪制度上的一些重大举…  相似文献   

14.
传统发展观的前提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发展观并不是否定人的发展,其出发点是对于经济增长优先性的考虑,但它所引导的社会发展最终走向了人的发展的反面。从传统发展观的前提方面考察,这是由对人类本性的单一化、人类生存需要的单一化、人类活动领域的单一化以及人类发展尺度的单一化的理解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封建女皇,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公元655年,唐高宗立她为皇后以后,开始参与朝政。660年,高宗因“风弦头重”不能审理国家大事,“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683年,高宗病死,武则天正式掌握了唐朝的政权。先后而立的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实际上皆为傀儡。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自为皇帝,直到705年退位,掌握国家政权长达四、五十年之久。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自古迄今,评价不一。但我认为武则天还是一个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她当政期间,推行的许多政策、措施都是唐太宗政策、措施的继续和发展。她不仅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发展了,并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边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封建文化也达到相当  相似文献   

16.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从事政治活动长达五十多年。在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她冲破层层阻力,为革新政治,打击豪强,中小地主参政,发展社会经济,以及提高妇女的地位,采取了不少进步措施,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可是自从唐代以来,武则天被尊儒保守势力和道学家们视为天地难容的淫逆。他们造谣誹謗、人身攻击,极尽誣蔑谩骂之能事。唐代儒生駱宾王在他所写的煽动性文章《讨武瞾檄》中,痛骂武則天“泊乎晚节,秽乱春宫”,开了辱骂武则天的先例。其实,他们所痛恨的,正是武则天的反儒精神。武则天(公元六二四年——七○五年),山西文水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十  相似文献   

17.
武则天革"唐"为"周"略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690年,武则天革唐为周.所以定国号为周,是欲以三代之周为其继承对象.围绕这一点,武则天在"革命"之前,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确认父族武氏、母族杨氏都"出自姬姓";追赠父武士彟爵周国公,后又为周忠孝太皇;依三统历重新编排夏殷周三代,而以周为天统;行周礼,用周正.而由于武则天最终无法突破血祭与儒教的传统制约,又使得武周一世而斩,李唐随之复国.  相似文献   

18.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武则天“知人善任”,这一观点被许多史家引用,并予赞同。但是纵观则天一朝,事实并非如此,武则天用人,完全以是否有利于巩固自己的权利为标准,没有不变的忠臣,也无不可用之人,因机而异,今天是政治上的伙伴,明天就有可能成为政治上的敌人,所以武则天一朝,尽管象魏元忠、苏良嗣、狄仁杰、姚崇等人得到一定程度的重明,但也不乏奸佞、平庸之辈,如被人称为“两脚野狐”的杨再思,“苏模稜苏味道。即是屯边颇有成效的娄师德,入相之后,  相似文献   

19.
吴兴沈氏作为南方土著,在晋宋易代之际以军功兴起。但自萧齐以后,沈氏门风开始经历着由武入文的变化。这一变化虽对沈氏家族在中央的政治地位有所影响,但也使其家族形象在历史上凸显出新的层面:一则作为地方势力的崭露,一则为对南朝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考武则天的两件史实,前辈学者(特别是罗元贞先生)早有精论。兹再予以补证,以期引起世人注意。一、关于武则天扼婴之事在武则天一生中最令人愤恨、并为后世所齐声唾骂者,莫过于《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的如她扼杀亲生女儿、以诬陷王皇后一事。关于这件事,罗元贞先生早在1951年就指出纯属捏造。但论证较略,未引起世人注意。笔者完全同意罗先生的观点,并补证如下: 《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载有武则天扼婴一事,并断言该事为高宗“始有废后意”之根由。《资治通鉴》在永徽五年“是岁”二字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