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扩展了创新采用和扩散研究领域发展的创新抵制理论,从国家形象和社会认同感的角度进一步说明消费者抵制意图。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的五所大学的学生以open-ended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了中国消费者为什么会对高科技产品产生抵制的意图,结果发现,国家形象和社会认同感都对消费者的抵制心理产生影响,国家形象越好的,抵制的意愿越小,社会认同感越高的,抵制的意愿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程新生  郑毅 《管理学报》2014,(6):869-875
采用基于agent建模与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信任关系及其对创新的影响;探索了董事会、CEO、研发中心之间非线性交互作用"涌现"的复杂行为。研究发现,基于是否信任的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对创新有重大影响:代理理论以不信任为主、强调控制,导致经理近视的行为,从而侧重渐进性创新;管家理论以信任为主、强调合作,经理往往从战略角度出发,进而侧重突变性创新。充分考虑信任对创新的影响,有效设计控制与合作兼顾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更好促进企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和自我验证理论,构建"情感型领导—领导信任—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创新行为"链式中介模型,探讨情感型领导对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情感型领导对科技人才创新行为显著正向影响;领导信任和建设性变革责任感是情感型领导影响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关键路径,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同时,领导信任、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在情感型领导与科技人才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即情感型领导通过领导信任水平的建立影响建设性变革责任感,进而影响创新行为。为此,管理者应重视情感型领导的积极影响,主动关心科技人才的情感变化,提高科技人才的领导信任水平和组织认同感,营造支持型组织氛围,为科技人才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4.
网络视角下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扩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统创新扩散理论和方法,从网络视角出发与传染病模型相结合,探讨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扩散机理。由于软件产业虚拟集群的地域分散性,使其创新扩散活动更加复杂,按照集群成员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将成员间创新扩散关系划分为邻居间的创新扩散、同一子集群内的创新扩散和不同子集群间的创新扩散3个层次。借鉴传染病传播思想,考虑创新扩散潜伏期,将软件产业虚拟集群成员分为潜在创新采纳成员、正在进行创新吸收和转化的成员、采用创新并且可将创新扩散给其他企业的成员和自主创新成员4种类型。基于传统的传染病模型,构建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扩散模型,讨论不同参数对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揭示集群创新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邻居关系对创新扩散作用明显;易染系数、潜伏系数越大,创新扩散速度越快;集群网络结构和扩散层次性对创新扩散成员数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均有影响。最后以江苏虚拟软件园为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创新扩散实践不断开展,同时政策创新扩散失败现象也屡有发生。从中央政府支持度、地方政府支持度和政策可行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将政策创新扩散失败分为压力型失败、动力不足型失败、盲目型失败和复合型失败四种类型。为保障政策创新扩散顺利进行并发挥应有作用,中央政府需进一步下放权力,为地方政府创新留下足够空间;地方政府政策创新要贴近实际,并对政策发生作用的范围、适用对象和条件深入研究,避免采用强制方式推进;中央政府应加大对成功政策创新扩散的推进力度,同时对利益损益明显的政策创新扩散予以监督。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创新扩散理论和模型相继诞生,并被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产品创新日益成为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本文对国内外创新采用领域研究方面的理论进行分析,从创新和创新采用相关理论内涵,创新采用与创新扩散的关系等方面,对消费者创新采用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综述,为以后的创新采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归纳的研究方法对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学习的概念、绩效维度进行分析,基于制度安排和外部资源寻求的分类特征对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学习类型进行探讨;运用信任理论,从信任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对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任进行分析;借鉴组织社会资本理论,运用演绎的研究方法对社会资本嵌入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效率提升进行理论推导;运用复杂自适应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学习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和核心支撑,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机制的形成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支持;基于重要对象分析选择,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组织学习的研究成果,总结推导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妮 《领导科学》2015,(2):30-34
创新研究素来集中在私人领域,而且往往关注的是创新的结果而非过程。在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的框架下,聚焦政府创新,从创新扩散过程中的重要决策行为——创新采纳出发,阐释组织在不同情境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采纳行为,解析不同采纳行为背后的组织机制,并将采纳行为分为:竞争型采纳、学习型采纳、合法型采纳与压力型采纳。这一分析呈现了创新采纳的多样性,并认为学习型的创新采纳更有可能对组织绩效、制度变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探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规范创新的最一般的存在形式: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同时,探讨了其意义、关系和哲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吴鸳 《经营与管理》2022,(12):132-138
运用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对我国智慧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在梳理总结政策创新扩散研究现状及理论模型基础上,构建适用于智慧旅游发展的政策创新扩散模型。从时间维度,运用政策创新扩散“S型”曲线扩散模型进行分析;从空间维度,运用“试点—学习模仿—全面推广”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智慧旅游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同阶段扩散动因和扩散特点,并根据智慧旅游发展不同阶段动因和扩散特点,提出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引进模仿起步,历经微创新、错位创新、越位创新、包容创新、巨创新、塔尖创新等过程这是一个自主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跟风模仿的时代。这是一个微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巨创新的时代。创新好像活力四射,创新似乎杂乱无章。中国管理到底有没有创新?2011年,《经理人》总结最近一年来中国企业管理,包括商业模式、领导力、战略、组织、资本运作、营销、公司治理、全球化等8个领域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全员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国内外全员创新实践的回顾以及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支撑全员创新的全要素创新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大样本问卷分析,揭示了全员创新实施所缺失的创新要素:创新文化、信息系统和组织结构扁平化.针对这三种创新要素的缺失,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结合国内外大企业全员创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中小企业实施全员创新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经成为创新大国,拥有较大规模的创新数量,但还不是创新强国,创新质量水平较低。在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的今天,研究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外贸出口的互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出口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数量与外贸出口之间呈现良性互动;创新质量与外贸出口互动作用较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提升;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提升;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核心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适配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适配理论,从成本、知识整合和创新文化3个维度分析后发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的静态适配和动态适配演化关系,通过中兴TD-SCDMA技术创新的案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后发企业的高可变度核心技术创新表现出与外主内辅管理创新的适配特征,低可变度核心技术创新表现出与内主外辅管理创新的适配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存在动态的适配演化关系,管理创新的实施使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由高可变度向低可变度转化以及后续的贴近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路径表现出的规律为高可变度技术创新→技术池1→低可变度技术创新→新的高可变度技术创新→技术池2→新的低可变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表现出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而逐渐拓展和深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非单纯的技术活动,而应与组织创新相互匹配、协同发展.针对此问题提出学习导向型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测量维度,构建学习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型,通过对347家高技术制造企业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学习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联路径和影响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正向且直接的关联关系,建议高技术制造企业运用二者之间正向关联作用促进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低迷时期,中小企业更趋向于通过创新网络来提升竞争力,塑造核心能力,结合文献分析和企业调研,从能力和要素组合两个维度,提出了创新网络中企业能力提升的分析框架,指出创新网络中的中小企业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内外创新要素协同.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这种能力提升与要素协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财政分权作为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政资源配置的方式、效率与水平。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和面板联立方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但也会抑制政府创新偏好,导致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不够,引起创新效率损失;就综合作用效果而言,财政分权仍能够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分地区考察发现,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与政府创新偏好的遮掩效应均存在区域差异。从综合作用来看,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财政分权能够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但在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就作用机制而言,在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在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同时,也会抑制地方政府创新偏好,导致创新效率损失;而在西部地区,控制政府创新偏好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财政分权会降低政府对区域创新活动的过度干预,间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8.
排斥性创新:一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本土技术创新和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会关注重大的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方法.但是近来的研究表明,突破性创新的失败率很高,而且它要求公司或国家在培养重大的创新方法时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还需要高层领导的持续关注.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指南性的回顾,并且讨论了另一种方法--排斥性创新方法.我们应该关注排斥性创新,因为它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对那些新兴的本土企业.它还是一种为发展中国家开发新的、市场能接受的产品/服务的有效方法.排斥性创新之后,公司就可以运用维持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渐进的和/或突破性的),为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提供高端产品.本文还列举了5个中国的案例来证实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排斥性创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设计驱动式创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驱动式创新是一种前沿的创新理论,强调通过对现存技术元素和社会文化元素的创造性组合来形成新的产品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对我国211家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设计驱动式创新的机理与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拥有的不同设计资源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关键设计创新能力,最终影响到创新绩效。研究揭示了各设计资源要素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在创新实践中通过合理的资源获取和配置,提升自身设计创新能力,有效实施设计驱动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城市间创新联系及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欣  陈向东 《管理学报》2013,10(4):575-582
将基于牛顿原理的引力模型首次应用到城市间创新联系的研究中并对其进行修正,建立城市创新引力模型;结合网络分析法,按照八大经济圈的划分标准对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间的创新联系及创新网络空间结构进行深入探讨。结果显示,各经济圈创新网络城市间创新联系紧密程度存在差异,以经济发达城市为核心的创新网络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块模型揭示了城市子群内创新联系较子群间紧密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