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1921年到2011年的90年里,中国政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变迁中,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中国政治历史的舞台,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活动也在这样的转变中经历了变化和调整。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活动"为何必要、如何可能、怎样运行"的分析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活动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逻辑分析的重要方面。这样的研究,意在探索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历史教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形成了较系统的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体系,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实践活动。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广泛参与性三大特点,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树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奉行的一种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开展了广泛而全面的树典型活动。树典型活动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调整和发展。考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树典型活动,发现树典型活动的规律、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塑造抗日救国形象的宣传策略和方法,不仅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逻辑,还可以为当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提供经验启示。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以新闻活动为中心塑造自身的抗日救国形象。面向民众时,中国共产党以公共出版物为载体广泛宣传抗日主张和军队形象;面向国民党和民主党派等政治群体时,以舆论营造为路径积极交流并支持与保护抗日民主人士;面向海外人士时,以新闻活动为纽带促成驻华记者实地探访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如实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与实绩。中国共产党采取灵活策略与多种方法在国统区及海外树立了其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必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执政理念隐含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之中,并通过各种执政活动回答"为谁执政"、"怎样执政"和"长期执政"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为谁执政)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手段(怎样执政)的运行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东北十四年抗战中 ,中国共产党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抗战初起 ,中国共产党支持、参与民众自发的义勇军抗战 ,并组织义勇军队伍。在大规模的义勇军抗战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东北抗日联军 ,在日伪残酷的殖民统治下 ,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 ,坚持抗战。 1 940年后 ,为保存实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越境到前苏联远东地区整训 ,同时抗联小部队一直在东北抗日战场上活动 ,为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而且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和报刊活动家.他们丰富多彩的报刊活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的相关论述,成为中国共产党"办报建党"的实践渊源和理论根基.中国八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俄共(布)和共产国际代表来华植入"办报建党"理念影响下,积极组织和开展"办报建党"实践活动,大力创办报刊和通讯社等新闻舆论阵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工人运动,推动革命工作向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们的"办报建党"实践不仅催生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而且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基础,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的初步确立,还明确并夯实了中国共产党"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   

8.
王詹  吴仁明 《理论界》2024,(1):59-65
大革命时期的焦作煤矿反帝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在中国工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通过经济动员、思想动员和政治组织动员及时有效地将各方面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加以整合,成功发动了焦作反帝大罢工。中国共产党罢工动员的实践过程,实质上就是建构“共意”的过程。本文在深入阐释罢工的背景、活动特点、历史启迪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共产党在罢工动员中建构“共意”的内在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9.
郭琼玉  王爱云 《南方论刊》2021,(1):58-60,63
谭天度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被誉为"世纪松".他在教书和革命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地升华,不论是在革命活动中还是在理论传播方面,他都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思想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和推广,为共产党的发展和革...  相似文献   

10.
编后     
南京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理论讨论会是我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项.是市委重点抓的一项活动.讨论会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办、市委党校、市社科联、市党史学会、市党建学会、市纪检工作研究会、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于1991年6月18日联合召开,百余名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18位同志在大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11.
今天召开的理论讨论会,是我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项,而且是市委重点抓的一项活动.今年初,巾委研究全市纪念建党七十周年活动时,就提出了组织党建理论研讨的要求,并确定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现代中国的历史性选择”为主题.市委宣传部、党史办、党校和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发了关于征集论文的通知.市委16号文件再次强调了抓好这项活动.各级组织对此十分重视,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干部,以马列主义、毛  相似文献   

12.
“五四”前后,李汉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特别是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他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贯彻到中国共产党的全部活动当中以及发展过程的始终,因此,本文认为,“三个代表”具有本体论的指向性。即“三个代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具有本体论指向性的“三个代表”,它还包括三重本体论内涵:即“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终极存在、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终极解释、是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这种本体论的定位,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统一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各项工作确立了最高和最普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要义: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及时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安徽活动的最重要区域之一,皖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皖西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地方要从掌握、整合资源和优化、提升资源魅力入手,深度挖掘利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提出了不少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名称,这些名称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我否定,并逐渐稳定在“宣传思想工作”上.这些概念的演变与发展,既体现了中国时代变化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理解与运用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目标、形势和主张对宣传思想工作性质、任务、内容和方式等作出的自觉调整和转交.在这种历史演变中,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得以清晰地体现出来,它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一项具有强烈政治性的宣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4,(8):138-144
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路线探索的时期,也是群众路线孕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并开展了群众路线的伟大实践。中央苏区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是维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生命线,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群众基础和根本保障,对当今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僻处西南的四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建立党团组织,只有一些共产主义先驱战士的分散活动。但是,无论夔门如何紧锁,终究挡不住时代的滚滚巨流。1922年,泸州、成都、重庆、内江等地根据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人民利益价值观的确立 ,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价值实践活动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科学价值标准和方法论原则。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是在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并得到发展的。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确定了在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中中国共产党人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选择的主旋律 ,并以其时代性、整合性、实践性、动态性为鲜明特点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价值思想和价值理论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价值取向的一脉相承和锐意创新。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9日至10日,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与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承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作为重庆市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了中共重庆市委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专门会见了部分代表,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