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是一轴天然趣成的风景画卷;这里是一首至纯至美的山水歌谣;这里是一部缠绵婉约的抒情长诗;这里是一个宁静幽雅的人间仙境。 这就是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真实写照。 苏州,世称“人间天堂”,以园林山水甲天下著美人间。而这座“天堂”的佳绝仙境即在太湖。因而,去过苏州,游过太湖的人,都由衷而感叹:太湖,天堂仙境。  相似文献   

2.
江阴,是一座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城。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曾有诗咏江阴日:“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椿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而今,只要提起江阴,很多人都会知道在江阴的“华夏第一村”华西村;长江上有座“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世界第四、中国第一”的特大跨径悬索大桥叫江阴长江大桥;江阴还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11个上市公司的县级市……  相似文献   

3.
钟尧  周丽莎 《社区》2013,(7):32-33
5年前,这里是老旧的棚户区;3年前,这里一片荒芜;如今,这里布满了高端写字楼、高档住宅,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央商务区。这里就是我所工作的社区——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社区。红岩村社区有常住户籍人口8596人。能买得起红岩村社区住房的人,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当初,我被分配到这个岗位的时候还闹过一段情绪——一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大诗人频出,留下了无数千古不朽的诗篇。但就在唐代,也出现了不入流的却在街头巷尾广为流传的“打油诗”。 谁是打油诗的鼻祖?唐人张打油先生是也。比如,张打油先生写的咏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就是这样一首充满野趣的诗,竟也流行了1000多年。张打油先生还有一首咏雪诗呢,虽然没有前一首有名,但风格基本是一致的:“六角飞花下九霄,街头巷尾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铁锹的使铁锹。”正因为这样风格的诗是张打油先生首创,于是,后人也就以“打油诗”命之。  相似文献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诗,脍炙人口。此诗一出,寺因诗传,声名远播。寒山寺,是不是因为有了一座寒山,才称为寒山寺呢?到过的人都知道,寒山寺的四近无山,连土丘也没有。《吴门表隐》(清·顾震涛撰)说:“寒山在枫桥东民家廒内,一石突出”。原来所谓寒山者,只是一块假山石而  相似文献   

6.
又见桐籽花     
清明前夕,八个姐妹兄弟回老家为先人扫墓。从奉节县城坐车出发,在一座煤矿的山顶上,远处几棵开大白花的绿树吸住了我的眼球。“那是什么花?”“桐籽花。”表弟答道。我一阵惊喜,便请司机把车开近再停下来。过去,奉节有三宝:桐油、皮革、猪鬃毛。解放前,这里交通闭塞,民风纯朴,物产丰富。以我家为例,距  相似文献   

7.
数字的妙用     
数字,或许有的人会认为它是枯燥的,然而,它们一旦被诗人、文人、学者、数学家及广告策划者们活用,却会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不信,笔者采撷几则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字的事例,供君欣赏。 数字诗 清代郑板桥有诗之:“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他用数字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景象。元代徐再思也叹道:“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他巧用数字把江南小镇的景色,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的“普遍性形式”問题的討論中,馮友兰先生为要证明“思想的超阶級性”,找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論据,那就是他的“君”“师”分工、“道統”与“治統”相对抗的理論。在我們看来,这个理論的实质,无非是要人們承认一定的思想不是为一定的政治、一定的阶級服务的,因而这种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就真的是超阶級的,真的代表与“一个阶級的特殊利益”相对立的“全社会的普遍利益”。这里,馮先生不过“为了表明自己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又把思想“变成在历史上代表着‘概念’的許多人物”,以为这样一来,自己关于  相似文献   

9.
一我在1982年曾对山水诗下过一个定义,说“山水诗以表现山水的自然美为宗旨”,并指出“孔孚在诗中所追求的首先就是这种山水的自然美”。今天,忽然感到不确了。倒不是说这个山水诗的定义不对,山水不应在诗中占据主位,成为主要的审美对象;也不是说孔孚  相似文献   

10.
我领略过长城,长城逶迤万里的气势震撼过我的心灵;我到过北京的故宫,那夕阳西照下的皇城角楼巍然屹立在神秘的光圈里;我到过古城开封,曾在那修葺一新的大南门瓮城上一睹中州大地之辽阔。我还到过苏州,那精致巧妙的“水陆两用门”盘门使人感叹先民巧用水道的智慧;当然,我所居住的古都南京有世界最大的城堡中华门,这一直是我与文友们夸耀的资本。我亦去过明中都凤阳,可惜由于匆忙,未能领略到明中都皇城城墙昨日的辉煌。 神州处处有城墙,或高大,或秀美。  相似文献   

11.
诗是一种美的艺术。闻一多是一个“爱美的诗人”(《红荷之魂》)。他始终坚持对诗美的执着追求,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美学原则;“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其中之一。而“三美”之中,最富有创新意义的还是“绘画美”。诗与画,是姊妹艺术。它们的关系,是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美学史上,曾有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等精辟见解;不少优秀诗人也以此为潜心向往的艺术境界。诗歌发展到了现代,它与绘画的关系更加密切了。郭  相似文献   

12.
位于宁绍平原的余姚市,30年前还是一片不“毛”之地,不可思议的是,如今这里崛起了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堪称一流的“中国裘皮城”,每年生产出占全国四分之一的裘皮服饰。  相似文献   

13.
惠天 《今日南国》2013,(4):64-64
千百年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乌苏山口南麓山前台地草原上,一座座巨大的石堆耸立着,没人能说清它们是做什么的,更没人能说清它们何时被何人建在这里。这里方圆7公里范围内,数十座形制相近、规模不等的石栏墓葬点缀在茵茵绿草间,这就是约4000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先人留下的“石头迷宫”。  相似文献   

14.
陈秋圆 《源流》2020,(2):24-25
抗击疫情,有手段、有经验、有投入,广州因此被很多网友称为一座值得托付健康的城市。在这场全民抗“疫”中,如果论舆论关注度,能够与武汉相媲美的,广州算得上一个。原因不仅是这里有钟南山,还因为经历过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后,这座城市已形成一套快速、透明、专业且不失温情的抗击疫情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大诗人频出,留下了无数千古不朽的诗篇。但就在唐代,也出现了不入流的被人不屑的“打油诗”。谁是打油诗的鼻祖?唐人张打油先生是也。比如,张打油先生写的咏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就是这样一首极为粗俗的诗,竟也流行了几千年。张打油先生还有一首咏雪诗呢,虽然没有前一首有名,但风格基本是一致的:“六出飞花下九霄,街头巷尾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铁锹的使铁锹。”正因为这样风格的诗是张打油先生首创,于是,后人也就以“打油诗”命之。想不…  相似文献   

16.
公元14世纪初,一本震惊西方的《马可·波罗游记》,把江苏的几个古城介绍到世界,从而激起了西方冒险家东航的热情。苏州,便是其中的一座。作为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名城,苏州是一本让人百读不厌的历史线装书。来到这里,你可以登临城楼,遥望当年吴越春秋的烽烟,也可以伫立枫桥,感受“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你可以去石湖觅拾宋诗的遗韵,也可以往山塘寻访明清画舫的旧影……从古宫陈迹到幽巷老宅,或深或浅的岁月留痕,都会勾起你无尽的遐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的,苏州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烟雨江南,风物清嘉,湖山如画,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7.
东坡《题吴道子画》云:“立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钱钟书先生认为这两句话概括了东坡诗的理论和实践,并对此二语作了精辞的阐述。(《宋诗选注》)这里需要进一步探论东坡诗的“新”与“妙”究竟当如何理解。“苏子瞻以新”(《后山诗话》),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连不赞成他的人也不能不承认东坡诗“新”。如元遗山《论诗绝句》:“苏门若有功臣在,肯放公诗百态新?”元遗山的意见,后人颇多异议。赵翼《瓯北诗话》云:“若反以新为嫌”,难道诗人只应该“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抱柱守株,不敢逾限一步”?“新”正是诗的需要,文学是要不断创新的。而且,“新岂易言?意未经人道,则新;书未经人用过,则新。诗家之新正以此耳”  相似文献   

18.
伊斯坦布尔,一座连接欧亚大陆的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当代土耳其最大的都市和繁忙的港口,素以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而著称。2014年秋天,这座古城迎来了一项文化盛事:48件当代中国画精品跨越干山万水来到这里,向土耳其观众展现了“水墨精神”。这便是由中国美术馆和土耳其米玛尔·锡南美术大学(Mimar Sjnan Guzelar Sanatlar Universitiesi Muduru)其同主办的“水墨精神——当代中国画作品展”。  相似文献   

19.
山西娘子关旁有一座坚固的石头小院,住在附近的老人说,它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关押“慰安妇”的地方,离它不远处原来还有两座这样的“炮台”,后来拆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全面侵略中国,除了烧杀抢,还大肆筑“炮台”、掳妇女,强制女性充当“慰安妇”。在这场大劫难中,无数妇女被肆意凌辱,遭受恒古未闻的苦难。一个大风呼啸的日子,记者来到位于黄土高原东端的山西盂县。这里,10多位大娘正等待着日本法庭的判决,她们当年受到侵华日军肆意蹂躏。为讨回公道,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这些老人克服各种困难,一次又一次赴日诉讼。  相似文献   

20.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之一《卖炭翁》,脍炙人口,历来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诗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对于“两鬓苍苍”除了有的注本解为“满头白发”不够准确外,许多注本都取“鬓发斑白”之义。但是,这里“斑白”并不仅仅是写卖炭翁作为“翁”(老人)在外貌上一般特征的灰白的鬓发,另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这就是我要补充的所在。那么,卖炭翁的鬓发为什么会斑白呢?除了气血衰老的原因之外,还由于长年伐薪烧炭,烟熏火燎,以至于“满面尘灰”,连鬓发之上也扑满了炭灰。卖炭翁所卖之炭,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