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是最早建立失业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自19世纪末期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政府不断出台新的失业保障政策,20世纪90年代的两德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失业保障制度的调整.在德国失业保障体系的发展过程中,1969年的《就业促进法》和2002-2005年间的哈茨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德国失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德国的失业率自2002年后逐步降低,但不能确定是由现行的失业保障政策的修订造成的,由于政策实施往往存在时滞,德国现行失业保障制度的效果还需时间来检验.  相似文献   

2.
所谓“在职失业”,是指劳动者就业后因主客观原因而又被迫丧失其劳动岗位的一种社会现象,有些论著也将此称为“隐性失业”,以区别于社会上达到劳动年龄的社会成员未获得就业机会的那种社会现象,因此,这一概念系特指企业内部分劳动者虽在职却无劳动岗位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劳动手册》是个人求职和自主创业的“通行证”,用于记录劳动者就业、流动、失业、培训等情况,也是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求职登记和应聘就职的证件。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后,在办理用工手续时,毕业生的《劳动手册》是必要凭证。如果准备毕业后自主创业的话,那么《劳动手册》也是享受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重要凭证。一、《劳动手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赖德胜、田永坡在《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知识失业”现象。所谓“知识失业”,是指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的失业。从国内外关于“知识失业”的文献来看,大多数是围绕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展开的,重点是对大学生失业成因的分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知识失业”的出现说明受教育者的供给超过了需求,其就业难度增加在所难免。但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出现的“知识失业”,并不完全意味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制度安排的特有产物,具有结构性和转型性的特点。以大学毕业生为例,中国目前的“知识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失业,这个在我们传统认识里属于资本主义“专利”的“恶魔”,今天赤裸裸地闯入了社会主义生活。 当前,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固定工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开始出现了富余人员的厂内待业或离厂进入劳务市场。《企业法》实施以后一些经营不善而在市场竞争中破产企业职工也会随之失业。城镇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而成为待业青年,失业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6.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为典范,开启了对“典型社会”的个案研究。商品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问题都以浓缩的形式凝结在商品之中,马克思正是从商品的二重性这一独特视角来剖析“典型社会”,提出了人“在社会之外”才是人的论断,从而赋予了“社会”以独特的历史规定性,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历史性存在境遇。  相似文献   

7.
魏玛时期的失业问题伴随当时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个阶段是战后的初期阶段,魏玛德国的失业问题开始凸显,在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失业规模在1923年底迅速扩大。第二个阶段是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失业问题开始得到缓解。但20年代中期的"合理化运动"又导致德国出现了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这两种长期性失业类型使德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第三阶段是大萧条时期,经济大危机重创了魏玛德国的社会经济,再加上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和劳动人口结构的改变,严重失业问题直到共和国的崩溃也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商品市场:问题、前景与建议聂常虹《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指出:“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是“九五”期间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回顾了我国商品市场的发展过程及取得...  相似文献   

9.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杨清震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  相似文献   

10.
将德国诗人海涅的《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和中国现代诗人闻一多的《洗衣歌》作跨时代、跨国家和跨民族的对读,不仅可比较得出这两首诗歌“诅咒”与“控诉”这一主题的异同,还可印证中外诗学在“蚌病成珠”和“言志永志”方面的共通点。海涅的著名诗章《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以下简称《西》)作于1844年6月。1843年底,海涅在巴黎与马克思结交为友,受其影响,深化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体验。翌年,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为反对封建和资本双重势力的压迫,爆发了起义。诗人心中郁结的愤懑被激怒了,执笔替纺织工人发出“诅咒”。诗中描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界定和分析“实现劳动供求均衡的劳动工时”这一概念,指出在工资水平完全由市场调节的情况下,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加强对劳动工时的调控,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失业以及由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期实现稳态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一些名人和富人凭借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财力而违背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超生的现象。“超生贵族”现象的存在是引起我国低生育水平反弹的因素之一,也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冲击和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平。产生这一现象的因素颇多。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超生贵族”的危害性认识,各部门齐抓共管,不断完善我国各地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方法,合理引导,积极遏制“超生贵族”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一个社会不可能恒久地保持其民族文化的同质性,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在经历着一定程度的国际化,反映在教育上,导致教育国际化和青少年体验范围的全球性。例如,东西德国统一后,外国移民和难民的增加,使得德国在引导学生适应多文化社会、理解异文化社会方面经历了统合教育→回归教育→补偿教育→异文化间教育这几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家尼凯的“异文化间教育论”为德国的异文化间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德国教育行政部门则进一步全方位地执行了异文化间教育政策,使异文化间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可以认为,德国的异文化间教育对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的中国开展异文化间教育来说,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概念具有三重逐渐递进的逻辑层次:一是抽象层面上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历史形式所共有的"一般劳动",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指挥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三是代表着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劳动"。在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逐步推进了关于现实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资本本身的内在矛盾运动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合理性与历史暂时性。以历史辩证法清晰地梳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概念的逻辑演进,是把握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居于经济学与哲学的二维空间内进行理论批判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诞生地。其中,马克思以现实的对象性的人及其实现自身对象化本质的劳动为立脚点,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精神劳动”论题的合理形式,并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现实状况出发,发现了异化劳动的现实存在方式。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虚伪性以及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抽象性与非批判性,指出两者均妄图将现实异化绝对合理化。而马克思则以现实的、历史的、批判的眼光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现象理解为人类自我实现过程中必然生成却又只具有暂时性的特殊的物质生产形式。并且不同于黑格尔力图在主体思维范围内解决这种异化的幻想,马克思提出现实的共产主义革命以实现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传统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弊端,根源于产权制度不科学,即产权实际归属不到位而导致产权效用(功能或作用)弱化甚至扭曲。不科学的传统公有产权制度得以维持数十年之久,原因就在于我们以往对马、恩关于公有制论述的理解上,片面强调“社会所有”,忽视“劳动人民实际占有”。重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但有效的多样化形式必须解决一个共性问题─—“劳动人民实际占有”,即通过“劳动人民实际占有’去实现“社会所有。  相似文献   

17.
女性文摘     
王向梅在2006年第2期《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撰文《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农村妇女的经济活动考察》一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妇女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果,并已逐渐得到了国内外主流历史学界的认同、认可。妇女史,尤其是妇女——社会性别史,不仅为历史研究增添了社会性别的新的视角,而且使妇女史研究本身跳出了狭隘的“妇女领域”,将妇女研究置于更大、更广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对于中世纪的晚期的英格兰农民,国内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民劳动和社会状况。但是多数研究是以一个家庭户或是以男性的经历来进行分析,对于英格兰农村劳动妇女的劳动和经济状况却论及的少之又少。因此,将社会性别的视角引入中世纪英格兰农村社会妇女的研究,考察和分析占英格兰农村人口半数以上的劳动妇女的主要经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赖德胜、田永坡在《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知识失业”现象。所谓“知识失业”,是指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的失业。从国内外关于“知识失业”的文献来看,大多数是围绕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展开的,重点是对大学生失业成因的分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知识失业”的出现说明受教育者的供给超过了需求,其就业难度增加在所难免。但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出现的“知识失业”,并不完全意味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这种现象在很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失业群集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重组,导致了失业群集现象的出现。失业群集体现为空间群集、时间群集、行业群集和个体群集等不同形式。我国失业群集是市场结构的变迁、经济制度的转型以及就业政策的抑制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失业群集治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实施包括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内的“综合就业政策体系”,其核心是建立战略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等三大政策支柱。在这个领域,我国一直并已经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各大支柱之间的集成化也在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社会平等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始终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此文拟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异化劳动”以及“异化劳动的扬弃”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的社会平等思想。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平等思想的深入探讨,来对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