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当代世界各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素质的竞争。因为无论是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无不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人的素质。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同男人共同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她们同男人一样对社会发展直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从人口再生产和教育后代的意义上说,妇女往往较男人负有更重要的责任。但是,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把妇女压在社会最底层,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十分低下。因此,妇女的群体素质一直比较低。解放后,我国妇女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有很大提高,大批妇女走上工作岗位,当前全国已有5600万女职工,另外,还有大批从事集体、个体经营及农业劳动的妇女。妇女在政治上享有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并享有与男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妇女的群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如,当前我国女科技人员已有800多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5%左右,高级科技人员中女性占5—6%;在体育界,从女性在世界比赛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可以看出我国妇女体育发展的进程确实是比较快的。  相似文献   

2.
略论高校人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当前,社会日趋人文化,科学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的价值导向,世界各国都在加强人文教育,因此,在当前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加强人文教育尤为迫切。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人文知识,还要求各方面通力协作,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3.
戈公振认为现代人都应该有报学知识。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人们读报,有利于健全舆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增进世界交往,开拓视野,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达。在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经济时代,要传承传统文化、参与世界竞争,具有一定程度的媒介素养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4.
优先发展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教育可以使劳动力从可能转化为现实,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可以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可提高劳动生产力。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了教育先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立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因此,对我国继续教育和谐发展战略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1高等学校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质量还不尽人意,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更令人担忧,更可怕的是下面这种恶性循环状态。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从重视教育开始,特别要解决好教师素质低和社会地位低的问题。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园丁,教师素质的高低对人才素质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和深刻的影响。1.1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承认教师对人类文明负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要继承和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科学文化,没有教师是不可能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提高专业素质是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面向新世纪的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应具有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要以基础教育的超前性、发展性和社会性为基础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在知识结构上要具有多层次的复合结构,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有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及人文素养,有教育学科的专门知识,还要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教兴皖”意指安徽经济大发展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提高,而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所以,研究生教育在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研究生教育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阐述,以及对我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论述了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教育之关系,并就如何发展我省研究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是科学技术高度渗透到社会生产过程,使经济关系复杂化和高级化的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将日趋依赖于知识。中国必然要走向知识经济,为了更快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做好准备。这个准备主要集中在劳动者素质极大提高上。这样,以素质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素质就比以往一切时代的意义更加突出。一、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其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新型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扩张和运用是经…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基础弱,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我国高校只有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和造就无数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才能创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也才能增强国家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发展。为此,要提高创业教育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加快推进创业教育课程化建设,改变创业教育工作不到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素质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和教育创新思想。江泽民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实现“两基”目标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把解决处境不利地区和人群的教育问题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出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教育体制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根本。以上这些思想都是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知识社会带来知识地位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人与知识关系的改变。教育是知识社会中人与知识关系的重要促进力量,表现为择取最有价值的知识"与人相遇",促进知识与人的双向转化。但当代教育也引发人与知识关系的异化,如亲密变为疏离、协同变为附从、共生变为操控。在知识社会里,人与知识的互爱是人与知识关系向善的基础,爱的教育是促进人与知识互爱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13.
作为转型期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不但会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有效保障,而且还会影响经济发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流动儿童素质低下必然会影响未来劳动力的行为;二是流动儿童素质低下将会延缓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速度;三是流动儿童素质低下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在素质教育中,素质是教育的目的,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教育是培养素质的平台,简单来说就是“育人”,两者相辅相成,朴素融合。素质教育的施教者是人,受教育者也是人,这就决定了进行素质教育一定要以人为本。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日趋国际化、信息化,这就更加要求素质教育要将目标定在未来,以更快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大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则是培养高级人才的一种活动。教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核心环节,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否则就会导致教育质量滑坡。这一点,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要求大学培养出更多基础宽厚、知识广博、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前提是必须始终重视教学工作,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一所高校学风、…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代表着整个人类经济、教育的新走向,它将改变社会活动的秩序和模式.我国必须要重新思考和调整现行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容,包括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观念、内涵、关系和政策环境等.实现教育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注重运用知识(智力)的力量来不断提高教育改革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要以课程体系、教学评估体系、教育法规、教材建设、备课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为突破口,提高教师备课与教学的能力素质,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可持续化、资产投入的无形化、与世界教育接轨的一体化和决策的知识化为目标,优化素质教育实施的基础条件,奠定我国素质教育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7.
自布劳-邓肯模型建立以后,教育一直被当做获取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要变量.文章采用2011年CSS的相关调查数据,着重讨论了教育对人们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作用力大小.通过考察教育对人们经济地位、职业地位和城乡地位的影响,发现受教育水平与个人收入无太大的相关性,决定个人经济地位的首要因素还是勤奋与个人的努力状况;与职业地位密切相关的中高级别技术工作却与教育密切相关,只有接受了较高层次的教育,从事技术性工作的概率才会高一些;从城乡角度来看,国家较为公平的高考制度使更多的农村学生有机会通过个人努力考上大学从而流向城市.在目前我国社会阶层还未固化的前提下,教育仍然是个人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提高人的本质能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人的类存在物的本质要求,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还是人们创造历史的道德基础;只有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创造,才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培育高尚的劳动情怀。劳动情怀是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对劳动的深厚情感和宽广胸怀,是体现人们对劳动的态度和对劳动关系的正确认知,以及对待他人和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价值情怀和取向态度。幸福力是劳动情怀的根本标志,也是人们追求幸福和鉴赏幸福的能力;一个人对外在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知程度越深,他的幸福能力就越强,对幸福的要求和标准就会越高;相反,他的幸福能力就越低。反思现实的劳动教育以及人们对劳动的认知态度,劳动教育在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价值,培育人们高尚的劳动情怀、厚植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起着决定的作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现代教育要增强未来观念,按照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未来进行科学预测,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制订相应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教师的从教素质.教育的三个面向即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教育学生去适应一个变化着的未来世界,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应付未来的教育.因此,强化未来意识,正确地预测未来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为教师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必要而又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然而,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学校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