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是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国际消除贫困年(1996)之际,联合国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起来,为消除贫困,争取美好的未来。我国政府领导人李鹏在国际消除贫困大会上曾明确表示在2000年前我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 贫困的概念及其定义是认识贫困问题的基本点,社会学上给贫困下定义有两种基本方法: 一是从绝对剥夺方面,即缺少基本必须品;  相似文献   

2.
农村妇女脱贫新路孙若梅联合国宣布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3年前增加了3亿。每年约有13ho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等与贫困有关的原因。世界范围内贫富差别继续扩大,20%的富人占有全球83%的财富,20...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08,(21):28-29
世界城市论坛(WUF4)是由联合国人居署设立主办的,每两年召开一次,是联合国有关世界城市发展的国际最高端论坛,也是全球人居问题第一大会。该论坛关注的议题范围涉及能源、环境、土地、住房、基础设施、卫生、教育、健康、安全、贫民窟改造等各个方面,均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性的问题,因此倍受各方关注,参与成员包含了各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知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普通市民等各阶层机构和个人。世界城市论坛形成的报告和决议将递交给政府部门,作为其今后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由初级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发展过程,而我国小康的这一转型过程是在区域环境差异极大和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中进行的,这就注定了我国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中国自己的突出特色,即要与消除区域性贫困联系在一起,建设全面小康和消除区域贫困成为现阶段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具有其结构的消长性、演进的阶段性、分布的区域性.以湖南省为例,区域性贫困的致贫因子大凡有5种类型,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消除贫困县为指标之一,2050年前要以消除贫困乡为指标之一,具体举措有转变观念、环境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  相似文献   

5.
贫困与发展是一个跨世纪跨国界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极为严峻的挑战。同时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故江总书记指出:“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稳定的主要条件……帮助这些地方尽快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发展,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国防巩固的重大政治问题。”总书记的讲话从战略的高度上论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学校积极配合凉山州的“百乡扶贫”工作,派我们三人为首批工作组赴美姑县九口乡开展扶贫工作。这一年我们对九口乡的贫困原因及它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向何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对虞城县借鉴“孟加拉”扶贫模式的调查文/董劲威1996年是国际消除贫困年,消除贫困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扶贫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扶贫到户,效益到户”是今后扶贫工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全国重点贫困县河南省虞城县借鉴孟加拉“...  相似文献   

7.
贫困与反贫困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体系。实施反贫困战略 ,首先应明析贫困的涵义、程度划分和成因类型。世界范围的贫困问题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反贫困的行动十分艰难。中国反贫困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依然任重道远。广西的贫困问题在全国较为典型、严重 ,在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 ,巩固成果和继续攻坚都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现存的国际旧秩序阻碍了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将催生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秩序 ,应遵循共同发展、国家平等、互相尊重主权、多样性等原则 ;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核心作用并改革联合国和当今世界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论难民国际保护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1年日内瓦公约及1967年纽约协定,难民本质上是因为政治、种族、宗教、战争、环境等原因被迫逃离本国或经常居住国而流亡到其他国家的人。难民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严峻而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涉及人权和国家主权的重要国际问题。为了保护难民权利,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通过各种国际性或区域性文件为难民保护制定了一些基本原则,以促进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许多国家以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都十分重视经济贫困问题,提出了许多扶贫解困的主张和措施;学术界对经济贫困问题也给予了很多关注,各种论著和研究报告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对于导致经济贫困的重要因素———文化贫困,人们却很少关注并进行系统的研究。贫困是一个历史的、地域的综合概念。世界银行《2000—2001年度报告》指出,“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而且意味着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贫困意味着没有发言权和恐惧等。”贫困通常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一般来说,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话题之一,马克思认为解决无产阶级普遍贫困的根源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探索国家贫困治理之道,从实行"耕者有其田"到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虽消除了贫困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但并没有解决现存的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现阶段贫困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不发达,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消灭贫困的有效之举。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剩余的贫困群众已经很难通过市场机制摆脱贫困,而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的扶贫大格局,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则是消灭剩余贫困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国家贫困治理之道,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反贫困战略在帮助贫困群体化、解贫困风险和顺利摆脱贫困循环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喀什市作为新疆的贫困市之一,反贫困战略的抉择必将是喀什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喀什市处于经济大开发的关键时期,但是,它仍然面临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新贫困群体不断涌现等问题的挑战。随着国家对该地的大力扶持,当地政府结合地区特点,使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利用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采取项目扶贫、社会扶贫、能力扶贫等综合性扶贫等措施,使喀什市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效,为喀什市的经济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但是,喀什市当前扶贫开发进程中仍然存在忽视扶贫对象的需求和主动参与性,以及过于强调开放式扶贫等问题,从而使扶贫开发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喀什市反贫困战略必须与时俱进,培育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和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扶贫工作尽管成效显著 ,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要完成消灭贫困的任务 ,必须确立新的工作思路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此 ,应实现扶贫方式由公益性扶贫向开发性扶贫的转变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把消除贫困与区域经济、整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选择既能消除贫困又能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扶贫模式 ,并强化政府职能 ,实施移民工程 ,加大贫困地区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以确保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消灭贫困 ,走向富裕 ,实现区域乃至整体经济协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易地搬迁扶贫问题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社会经济时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为解决贫困问题, 我国根据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如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其中易地搬迁扶贫是针对资 源约束型贫困问题提出的扶贫措施。以四川省三个县、一个市为样本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 的安置、原有耕地资源处置及新的配套耕地、农民就业及收入来源、政府的后续扶持政策。从中发现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主 要存在几方面问题:政府在易地扶贫工作中占主导地位,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度低;土地存在废弃的现象;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 发展后劲不足;部分搬迁群众存在依赖思想。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贫困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前,中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了到本世纪末缓解和消除绝对贫困的奋斗目标。为此,国家每年投入近100亿元的扶贫资金。为提高投资效益,加快脱贫步伐,需要建立相应的贫困监测系统。目前,我们已建立了贫困县经济开发报表和农村社会经济分县卡片,并拥有全国6万多农户抽样资料,但这些报表都还不成体系,难以全面反映中国的贫困状况和进行国际比较。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贫困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及其法律模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问题是当今各国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20年前召开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首次把环境问题提到国际议程上.1992年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和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生态扶贫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对于解决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既有的生态扶贫进程中,局部地区仍然面临生态扶贫政策精准性和系统性存在不足、生态扶贫政策减贫成果巩固困难、生态脆弱地区贫困群体能力提升欠缺等困境,这成了“后扶贫时代”生态型贫困治理所要应对的挑战,其可能导致返贫、生态系统破坏和路径依赖等方面的生态扶贫“内卷化”风险,并将造成不利于治理能力提升和降低贫困群体获得感等危害。对此,需要准确识别这些风险,并通过适用保障型、激励型和培育型政策工具,优化“后扶贫时代”的生态型贫困治理,进而消除“内卷化”风险。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20年完全消除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治理成为后脱贫时代的重要议题。通过对P县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分析发现,将相对贫困治理与社会救助相衔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大救助"体系,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有效探索。相对贫困治理与社会救助的衔接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乡村振兴的双重机遇,也面临贫困识别、政策衔接、城乡统筹、救助监督等多重困境。基于此,社会大救助通过整合扶贫救助职能、城乡区域信息、扶贫救助政策,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即贫困监测识别机制、制度保障机制与监督约束机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共同富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地区的另类贫困--地方政府财政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在我国政府确定的扶贫对象中只有贫困人口及其家庭 ,因而事实上存在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财政贫困的问题 ,往往被忽略了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民族地区深度的基层财政贫困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方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基层财政贫困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因素 ,也有现实的因素 ;既有上级的因素 ,也有自身的因素。“官多扰民” ,基层政府财政贫困“更扰民” !基层财政贫困与群众贫困存在着互相制约的恶性循环关系 ;而消除基层财政贫困往往成为消除群众贫困的前提或基础。发展要有新思维 ,改革要有新举措 ,必须把对贫困群众的扶贫与对基层财政贫困的扶贫结合起来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 ,自身努力与上级财政扶持相结合 ,西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为从根本上消除民族地区的群众贫困与政府贫困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贫困是我国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面临的共同难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为了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启动了一系列的扶贫计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了缓解。产业扶贫是近年来推行的扶贫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把政府的扶贫模式由以往"授之以鱼"转变为了"授之以渔",有利于彻底消除农村地区的贫困现象。但是产业扶贫政策推行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结合政府在Y村推行产业扶贫政策中具体的产业结构调整历程,通过分析政府在Y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具体行为,试图指出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以希望能对其他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