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芝  春雨 《山西老年》2012,(4):29-30
马识途,我国当代革命家,著名作家,书法家。2011年11月25日,电影《让子弹飞》的原著作家、98岁的马识途在北京参加第八届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之际,做客中央电视台,谈起当前文坛现状,思维清晰,他那种"年轻"的状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陈新 《北京纪事》2011,(4):58-61
“粉丝”姜文拜访偶像马识途2008年7月初的一天,正在练着书法的马识途突然听到家里电话响了起来。电话是四川省作协办公室一位秘书打来的,秘书在电话中告诉他说,如果他同意,姜文将于第二天前来拜访他。  相似文献   

3.
马识途在题为《新松恨不高千尺》———为《青年作家书丛·巴金文学院新秀专辑》所写的序言中 ,看到文学百花园里 ,新苗茁壮 ,姹紫嫣红 ,欣喜之余 ,以自己的两首《游草堂》七律诗作结 ,其中第二首是 :  三月锦城乐事多 ,草堂竹影舞婆娑。翩翩彩蝶花前舞 ,恰恰黄鹂叶底歌。春树嫩芽催老叶 ,清溪后浪逐前波。新陈代谢寻常理 ,喜看千帆竟出河。以上引自金科著《微风斜雨》 ,成都出版社 1 994年 1 0月出版 ,该书为青年作家书丛第 4辑。马识途 ,中国著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巴金文学院院长 ,以游杜甫草堂的两首七律诗…  相似文献   

4.
篇名作者期数文学钎论文艺批评要宽厚一点正确的文艺批评有利于创作的繁荣浅谈文艺评论的标准真实不就是一切在四川省毛泽东文艺思想讨论会闭幕会上的讲话试论文艺家解决感情问题的重要意义 —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乎叙体会应当响亮地提“写英雄”的口号 —兼谈“写英雄”与“写新人”的关系关于诗歌的哲理探索石士玉泽亚、魁赵增楷马识途葛启进阳进亚朱洪国现、当代文学艾芜谈他的创作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写作报告文学《杭洪八勇士》的体会一颗金子似的心 —谈《日出》中苹喜的形象浅谈鲁迅与契诃夫的小说试论冯雪…  相似文献   

5.
国语 《新天地》2011,(2):28-29
2010年岁末的电影市场,纷繁热闹为历年之最。仅以贺岁片而论,便有《赵氏孤儿》、《大笑江湖》、《非诚勿扰2》和《让子弹飞》等四部,谁是票房市场老大?观众似乎更看好由姜文执导、投资2亿元的《让子弹飞》。这部雄性巨制的电影,阳刚之源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马识途老人,因为《让子弹飞》的剧本改编自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6.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生前从事文学活动50年,著译600余万字。其代表作三部连续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写的是辛亥革命的时代巨变,是史诗式的作品。1991年6月20日劼人先生生日这天,由成都市政府主办,市文联、市文化局等单位承办,隆重举行了李劼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暨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四川省、成都市党政领导,文艺界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李致、马识途、张仲炎、谭洛非、杨牧、杨明照、唐正序、苏恒、以及外国友人和亲属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五年前后,一向高喊对古代文化遗产要“砸烂一切”、“彻底决裂”的“四人帮”,突然对古典诗词发生了“兴趣”,江青多次吟咏唐宋诗词,张春桥在暗室里写下《有感》;“四人帮”的御用工具“梁效”几乎同时在七五年二月抛出了三篇评论古典诗词的文章,即《论刘禹锡的政治诗》(载《红旗》1975年第二期,以下简称《论刘诗》),《论李商隐的无题诗》(载《历史研究》1975年第二期,以下简称《论李诗》),  相似文献   

8.
孟谦 《社区》2001,(2):39-40
李光羲 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剧演员 1956年因主演新中国第一部古典歌剧《茶花女》而成名,并在柴可夫斯基的《叶甫根尼·奥涅金》、阿塞拜疆的《货郎与小姐》、民族歌剧《刘胡兰》、《阿依古丽》、《第一百个新娘》、《夺印》等歌剧中任主角。1964年参加《东方红》大歌舞,演唱“松花江上”。几十年来,在音乐舞台上保留着上百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外曲目,如“相逢在匈牙利”、“红日照在草原上”、“牧马之歌”、  相似文献   

9.
王晓渔 《今日南国》2010,(13):59-61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1988年,电视剧《西游记》;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1996年,电视剧《水浒传》。四大名著第一次“触电”,经过10年的漫长时间。第二次“触电”,却在一年前后。2010年刚刚过半,新版《西游记》、《三国》、《红楼梦》已经先后登场,新版《水浒》也拍摄完毕,只待良辰吉日,走向观众。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在西方统治了1500年,公元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地动说”,首次把宇宙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此说传入中国之前,我国明末清初的天文学家揭暄《璇玑遗述》即《写天新语》、《昊书》、《性书》等天文著作,提出了天地万物“气化说”,“星以日为主”,“日以天为主”;“天外皆天”,“天内皆天”,“广厚无际,天球无数”说。其宇宙学超出了太阳系,近似现代科学的宇宙无限论。  相似文献   

11.
蒋非非 《社区》2008,(11):8-11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流传甚久,相传出于北宋宰相赵普,《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引用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解释“半部《论语》”,称“典出于此”。《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赵普”条称:“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章著作中,显然各位引用者并未注意到,早在1970年,文史大家洪业先生就已撰写长文详加考证,指出“半部《论语》”只是传说,  相似文献   

12.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最初发表在《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上,后来由鲁迅收入“比较锋利”的《二心集》中.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原来依附于北洋军阀的“新月派”看到封建法西斯王朝的建立,蒋介石一时得势嚣张,便立即改换门庭,于一九二八年三月创办了《新月》这一反动刊物,积极充当新军阀蒋介石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急先锋.“新月派”的干将梁实秋,在一九二八年六月号的《新月》上抛出了《文学与革命》一文,竭力鼓吹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和“艺术至上论”公开断言:“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而“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并露骨地诬蔑工农群众和颂扬人民公敌蒋  相似文献   

13.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年第一期刊载的《离骚解诂》一文,作者系长期研究,学有独到。但也有一些说法值得商榷,需要探讨。如: 恐皇舆之败绩 作者认为王逸释“舆”为“车”不确。而说:“舆假为旅”。“皇旅即王师之意。败绩,乃就皇师而言,若舆为车则不得言败绩”。 今按:古书用“败绩”,其义有三。一、《左昭十一年传》“大崩曰败绩”。指军队打了大败仗。《左庄十年传》“齐师败绩”《左僖二十八年传》“楚师败绩”;《左成二年传》“齐师败绩”;《国语·周语》“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吴语》“齐师败绩,吴人有功”,“楚师败绩,王去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郑伯”之“伯’非伯爵》(《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文说,春秋时代无“五等爵位”之别,公、侯、伯、子、男皆诸侯国君之通称;一国之君称呼不定,如《春秋》里对杞君就称“侯”、称“伯”、称“子”。笔者文中又谈到,何休、范宁不了解此点,在《春秋公羊经传解诂》《春秋 梁经传集解》中对《春秋》杞君书法的变化“妄加解说”。其实“妄加解说”的还有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和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如:庄公二十七年:“把柏来朝。”〔集解:称“伯”者,盖为时王所黜。正义:桓二年“把侯来朝”,十二年“公会杞候…  相似文献   

15.
论“叶韵”和“读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韵”和“读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以前没有专文讨论过。但是,有些专家在探究“读破”的起源时,已经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杨伯峻先生在《破音考略》(《国文月刊》七十四期,1948年)一文中曾怀疑“乐”字的“五教反”这一读破可能起于陆德明《经典释文》给《诗经·周南·关睢》“钟鼓乐之”句中的“乐”字所注的叶韵。洪心衡先生在《关于“读破”问题》(《中国语文》1965年第一期)一文中把杨先生的怀疑变成了肯定。他说《释文》“在‘钟鼓乐之’一例,既注‘音洛,又音岳’,又提出‘或  相似文献   

16.
一、前记 一九七九年我曾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写过两篇“报告”。首篇名《关于“金文新考”的报告》(简称“报告甲”),第二篇名《夏禹婚宴青铜礼器于殷墟出土的报告》(简称“报告乙”),都已先后发表。“报告甲”于《学习与研究》发表后,曾由《新华月报》文摘版(1981年5月号)作过专题简介,“报告乙”在《湘潭大学学报》发表后,受到某大学历史  相似文献   

17.
问一:墨人先生,我们从1993年开始,就“墨人的文化观与文学观”、“墨人的‘大陆诗之旅’与诗歌观”。“评论创作莫分家”、“墨人‘知命观’与新作《红尘心语》”、“墨人的红楼梦研究及其红学观”、“谈墨人代表作《白雪青山》与《红尘》”、“墨人‘大陆文学之旅’的十年省思”、“《全唐诗》审读后的思辨”。“《娑婆世界》与墨人的宗教理念”等问题,隔海问答,在《九江师专学报》不断刊出后,有良好的社会反响。由于相隔遥远,近来我们一  相似文献   

18.
拙稿《淡谈写作教学改革的设想》(下简称“设想”)一九八四年二月在《高教战线》发表后不到两个月,就在某次“写作会议”上被某些同志拍板定了“错”,并且舆论要一律。于是在一九八四年七月出刊的《写作》第四期上就开始出现不点名批“错”的文章,但那舆论并非一律;《吉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从一九八四年第二期起开展了关于写作教学改革问题的讨论,那舆论简直就“两律”了。《高教战线》一九八四年第八期发表的潘  相似文献   

19.
1954年9月老舍为《骆驼祥子》写的《后记》中说:“这是我的十九年前的旧作。”人们据以断定《骆驼祥子》的写作时间为1935年。然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2月的《出版说明》却肯定“作品写于1936年。” 根据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载《收获》1979年第1期)的介绍,《骆驼祥子》的写作时间为1936年夏至1937年初夏。老舍说:“由二十五年春天到夏天,我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到了夏天,我辞去了山大的教职,开始把祥子写在纸上”;二十六年“刚刚入夏,我将它写完,共二十四段,  相似文献   

20.
《春秋》在汉代有三种传授本,世谓之“三传”。其中相传为公羊寿所撰之“传”称为“公羊传”。《公羊传》在西汉时首先立于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五经为《诗》、《书》、《易》、《礼》和《春秋》,其中,《春秋》唯《公羊传》而已。《公羊春秋》不仅作为五经之一立于学官,而且地位特别显赫,武帝“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