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应峰 《社区》2009,(14):11-11
读书人大多惜书。鲁迅早在少年时代就养成了护书的习惯。每次看书.总要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地整理、修补,使之面目一新。  相似文献   

2.
与书为伴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与书为伴,生活中便充满了阳光;与书为伴,智慧就插上了飞翔之翅!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是冯家兄弟继承父业,在市区朔门街重新挂起温州古旧书店的招牌,这些书里书外的陈年旧事、快乐并辛酸着的贩书或淘书记忆,也许就沉睡不醒了。  相似文献   

4.
孙源 《新少年》2011,(Z1):60
你说我为啥就那么爱看书?几乎一分一秒都不愿离开它,书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记忆最深处的童年时代,就是看书。因为有了书,我就觉得童年充满了乐趣。  相似文献   

5.
书眼     
人们把核心的东西、精髓的东西称为“眼”。书眼,自然是一部书的核心和精髓,或者叫神、叫魂。读书如果抓住了书眼,就会如匠人破薪,顺理而进,迎刃而解;读书如果聪明一点,找到书眼,不仅事半功倍,而且极有趣。读书在于见识,发现书眼是见识中之见识。任何书都有书眼,但有眼无珠的书也不少,不值得深究。书眼@马彬  相似文献   

6.
关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生平事迹的记载 ,基本上集中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三部书中 ,但三书所述多有差异 ,甚至同一部书中也自相矛盾。本文就黄巢生平的 2 2件大事进行了考证 ,指出了各书记载之谬误所在 ,并澄清了事实的真相。  相似文献   

7.
镜铭反书就是镜铭文字的反写。曾有学者依据镜铭反书来判断东汉铜镜为伪镜,不足为信。事实上,反书字在西汉镜铭中就已出现,在新莽与东汉时期达到高峰。就形体特征而言,主要有缪篆反书、篆隶反书、隶省反书和花体反书四类。镜铭反书的形成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受到镜铭文字追求装饰美的影响,同时又与东汉私人铸镜繁荣,民间镜工文化水平不高,用字随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7,(5)
马是一个男人红花是一个女人书是一个媒人马准备离开了红花着急了书在旁边任风翻着怎么样让马回过头来装红花的杯子在思考着书说这就与它无关了最好是书掉到了地下最好是杯子能再大一点能同时装得下马和红花马、书与红花@米罗~~  相似文献   

9.
傅山的"四宁四毋"书论非止言书,我们如果忽视了它的政治性,就会使认识流于片面,导致实践中的混乱.因此,对此书给予全面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江苏是古代刻书的起源地之一,史料记载早在南朝时期就有刻书活动,而确切可考的时代则为唐五代。唐代刻书主要在扬州和苏州,内容则以佛像、历书为主,偶有文集之刻。五代时,江苏境内的刻书活动主要集中在建康,可以考知的有三部典籍。江苏在刻书的早期时代,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宋代以后刻书事业的繁荣做好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几部杰出的古典小说,似乎都遇上了虎头蛇尾,不得善终的厄运。《三国演义》写到后来,故事和人物都没有生气了。《红楼梦》原作者没有写完,后一部分是别人的续作。但这两部书总算还大体完整,《水浒》的情况要严重得多。这部书前半不愧为杰作,后半却相当糟糕。为什么一部书前后会有如此之大的悬殊呢?问题就在于它是“一部书”,又不是“一部书”,开始作这部书的作者根本就没有想到后来会有这样的结局。因为它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作者完成的著作,而是在长达几百年间无数作者共同创造的作品;存在它里面的各个部分无论是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都不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书香芬芳     
黄长贵 《老友》2020,(2):18-18
书,对于我来说,就是生命之花,她抚慰了我的心灵,成就了我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想,我是为读书、教书而活的。38年前,我参加中考,报考了高安师范学校,并成功被录取。当时,高安师范就在高安图书馆旁边。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往图书馆跑。记得有一次,我一时忘了时间,看完书,已经很晚了,工作人员都下了班。  相似文献   

13.
和一位书虫朋友一起逛书店,我挑了半天只挑了2本,他倒好,不到半个小时,便怀抱着6本书到柜台结账了。看他买的书,最上面那本叫《普罗旺斯的一年》,还有什么《博尔赫斯诗歌集》等。我奇怪地问:你不是买过博尔赫斯的全集吗,怎么还买他的书?他笑着说:不一样啦,这本诗歌集内容更全面,封面也很漂亮,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喜欢就买呗。我觉得人和书的相遇,也是缘分。买那些陌生的书,我向来只凭感觉。这本《普罗旺斯的一年》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作者是个没听说过的外国人,但看书名就打动我了,我想内容肯定也不错……我张大了嘴巴,原来你是这么挑书的。  相似文献   

14.
读书对我来说是头等大事,从记事起我就与书有缘。母亲曾经说我,小时候就痴迷读书。躺着读书、坐着读书、站着读书,一书在手,万物皆可无。岁月久远,我不知道母亲所言可属实,但我现在是爱读书的,家中也唯有书多。《小窗幽记》中道:"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第一眼看到这段话就心生欢喜。  相似文献   

15.
处世之道     
一本浅薄的书,往往只要翻几页就可以察知它的浅薄。一本深刻的书,却多半要在仔细读完了以后才能领会它的深刻。一个平庸的人,往往只要谈几句话就可以断定他的平庸。一个伟大的人,却多半要在长期观察了以后才能确信他的伟大。  相似文献   

16.
《逸周书》是一部很重要的先秦古籍,其成书年代至今仍众说不一。我们就相关史料及是书内容,再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从词汇发展史的角度,对书中几个常用词的使用情况作了历时的考察,初步推断《逸周书》的成书年代宜在战国初期。  相似文献   

17.
微童话五篇     
高永志 《新少年》2014,(11):21-21
吉吉猴背着最新出版的故事书去旅行了,这是一本会魔法的书哎。遇到大河,吉吉猴把书打开,坐上去,呜呜,一下子就飞过河去了。夜里,他将书翻开扣在地上,钻进去,哈,书变成遮风挡雨、温暖舒适的帐篷啦。饿了,吉吉猴打开书,撕下一页,在火上烤烤,蘸苹果酱吃,嘿,好香的芝麻饼呀——那张纸变成了面饼,那些字变成芝麻了。咦,撕掉一页,故事书怎么又会长出新的一页来?可真好玩儿。  相似文献   

18.
周大新 《社区》2010,(11):6-7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山东肥城的一个野战炮兵团里当兵。没过多久.我被连里提拔当了连部的文书。当了文书就可以进连部的那个大仓库,在仓库里,我意外地发现了儿本盖有“内部书。供参考”红印章的书.其中有一本是苏联的小说《你到底要什么》,爱看小说的我当即眼睛放光如获至宝,拿起书就翻了起来。翻开才知道,书里还夹着一个纸条,上边写着,本书是供干部们了解修正主义在苏联作恶的情况而印的.要求干部们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要看出问题来。我见字条急忙把书又放下了,文书只是个班长.不是干部.看这书有点越级犯纪律。  相似文献   

19.
李邕是中唐著名的书法大家,在行书艺术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赵孟頫由宋入元,成为诸书体全才的艺术大家,中国书法艺术史中唯美主义的代表,在行书艺术方面成就最为辉煌。在继承前贤进行创新的书法艺术道路上,他们都天资聪颖、勤奋刻苦,才学过人,走出了自己的书艺之路。就赵孟頫而言,在行书艺术上与李邕又有承接关系。本文就两位名书家的书学道路,书艺风格进行比较,以分析其异同。  相似文献   

20.
书缘     
胡忠伟 《老友》2021,(4):23-23
书海茫茫,聚散是缘。有的书,读过了,糟如皮糠,被风吹去,不留痕迹,而有的书,如美人勾魂,哪怕只看一眼,却再也难以忘却了。我喜欢读书。上学时,没钱买书,到处借书、找书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姐姐哥哥他们正上初中,每周末总会从学校带一些书刊回来,在他们写作业的当儿,我就去翻阅这些书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