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学者进行农村调查,并参与计划农村改良,其工作的大背景是从“深入民间”逐渐汇聚起来的“乡村建设”运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社会学研究同乡村建设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社会学者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了乡村建设运动;另一方面,乡村建设的主要领袖如晏阳初,梁漱溟,尽管都并非职业社会学者,但他们对中国问题的基本看法,包含了社会学的内容。也能代表社会学界甚至整个知识界一部分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深入民间: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者进行农村调查.并参与计划农村改良,其工作的大背景是从“深入民间”逐渐汇聚起来的“乡村建设”运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社会学研究同乡村建设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社会学者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了乡村建设运动:另一方面,乡村建设的主要领袖如晏阳初.梁漱溟,尽管都并非职业社会学者,但他们对中国问题的基本看法,包含了社会学的内容,也能代表社会学界甚至整个知识界一部分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步,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今天我们回顾那段岁月,仍可寻找到宝贵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脱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其中,以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促进派"和以梁漱溟先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最为著名,并且在河北定县和山东邹平进行了实验.由于当时社会环境恶劣,中国知识分子进行社会改良的尝试并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然而,那些行走在田间的前辈们却无疑成了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5.
侯雯婷 《现代交际》2010,(9):112-113
福莱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一系列管理理论,时至今日,仍对管理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她对权力、权威、控制与协调这四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力求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开始。出现了一大批以农村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报告和专著。其中为社会学者所作或与社会学关系密切而又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李景汉的《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与《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卜凯的《中国农场经济》(1930)与《乡村社区调查》(1931),乔启明的《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之研究》(1934)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1945)等。他们运用统计方法,对某一区域的历史、地理、人口、婚姻家庭、财产收入与支出.生活程度、经济、教育、宗教、娱乐等,作概括的描述。勾勒出中国农村各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基本状况,探寻中国农村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以农会作为社会改造的中枢,把原先一盘散沙式的农民组织起来,增强了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也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绝无仅有的鲜例,乌江实验的最大特色也正是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妇女谋取社会职业,实现经济独立,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新事物。到二三十年代,职业妇女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妇女界一支中坚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妇女顶起“半边天”,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有一批中国知识界的精英人物以他们自己独特的家国情怀和心系天下的人生信条办学校、开课堂,深入基层进行社会调查。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第一次浪潮。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王文豹、杨开道、林东海、吴文藻、张鸿钧、严景耀、雷洁琼、关瑞悟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派参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时,进行了大范围的农村调查,通过《中国农村》发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政策,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但它也无法跳出当时历史条件的束缚。  相似文献   

11.
马丽 《现代交际》2011,(6):82-8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朱湘等一批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活跃在中国文坛,其影响深远,闻名遐迩,被称之为“新月派”。“新月派”群体以其深厚的传统国学功底,兼蓄西方文艺元素,因而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的创作,都因其中西合璧、古今通融的诗美特色,在中国文坛上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混混”这一曾经销声或隐匿存在的特殊群体在乡土生活中重新活跃。本文通过对湘北红镇的乡村“混混”群体的实证调查发现,与城市“混混”的边缘地位相反,乡村“混混”在乡土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和生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乡村生活举足轻重的角色,呈现出年轻化、暴力化的特征,并且与国家治理转型后强制性权力与常规性权力同步弱化的治理特征结合,直接对乡村社会的灰色化变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28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决定选择一个村镇进行农村社会改造的试点,于是他们找到了距离北京德胜门9公里的清河镇,开始了为期近10年的实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改造农村社会的所有实验区里,只有燕京大学主持的清河实验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性实践,因为参加实验的人员均是受过社会学专业训练的燕大师生,所以这一实验的解剖价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村掀起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一批非体制内的乡村精英拥有一定的经济社会资源以及较为广泛的人际网络,从而能够对村级治理事务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浅析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乡村精英格局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5.
谈静华  汤茂林 《城市》2004,(2):10-13
对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的理论研究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但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和乡村相互作用的文献却很少.大多数发展理论和实践都集中在城市问题或乡村问题上,几乎不考虑城乡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把城市和乡村分开来研究.这对理解世界上的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城乡联系的重要性才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大上海因何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上海开始拥有高82米、号称“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高层建筑增至40幢;20世纪80年代,增建高楼650幢;20世纪90年代,2000多幢高楼崛起;2003年统计显示,上海市8层以上高楼已达4916幢。  相似文献   

17.
任昆鹏 《现代妇女》2014,(6):254-255
20世纪30年代中期,梁漱溟先生在探讨中国改革的"两大难处"谈到乡村改革的时候,他表示中国的乡村改革运动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未动",综合中国农村改革的实际效果,中国的乡村改革一直是"乡下人漠不关心,只是乡村以外的人瞎嚷嚷",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部分基层乡村的现状,从增加村民权能的方向提出假设,探讨中国乡村改革,真正实现村民主导下的乡村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最早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及其同仁进行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工作,为中国走向民主和现代化做出了有别于传统的探索。在这些前辈中,有的毕业于美国的名牌大学,有的接受过儒家传统文化的洗礼,而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行走在田间”,并在民国时期声名远播,进而成为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一起度过了四年求学生涯的同窗们都背起行囊开始更长远的人生旅途。和每位同学告别时,我都一直在重复:“以后可以来珠海找我,我去做农村社会工作了。”农村社会对于我们社工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也谈不上熟悉。在初学社会工作时,我们就学习过“我国最初的社会工作是在20世纪初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都是我们课堂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谢爱华  姜黎黎 《城市》2013,(4):42-46
一、引言居住用地占据城市建设用地1/3的面积,居住空间是人们最常见、最直接接触的空间类型,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联最密切的区域。近二三十年来,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多样化需求,政府主导开始自上而下对住房建设进行改革,居住空间发展的延续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