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现阶段,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精神支柱作用,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统领。其中,先进生产力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只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相统一,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我们的民族如何形成新的强大凝聚力,以强健的魂魄雄立于强国之林?如何发挥民族精神在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关涉到民族发展的宏大问题,回答它们必须要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有更新更全面的理解,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与认同的灵魂和精神纽带,是民族肌体的骨髓。坚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将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予以高度重视。面对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这种新态势,我们要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强大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应对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历史考察,站在时代的前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重新审视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大学享有培育民族精神的优越条件,承担着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责。大学培育民族精神具体地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做到“四个结合,四个统一”;注重利用第二课堂,使民族精神教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中国与新加坡同属东亚文化圈,历来都重视家庭教育,但两者效果却大相径庭。新加坡家庭教育重视家庭价值观的培育,继承创新儒家文化,注重家庭中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拥有全方位的教育联动机制。结合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家庭价值观、儒家文化传承缺失,重智轻德、家庭教育学校化,家庭教育依附于学校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等问题,得出我国的家庭教育应高度重视家庭价值观教育,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创建家长学校,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立体教育网络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提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建设先进文化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强化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创业奉献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关于“精神教育”的理念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真正抓出实效.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抓好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高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探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冲的实践,不断推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指导理论的创新,保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正确方向;加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相协调的社会基本制度体系,注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冲的制度与机制建设,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精神文明建没等移风易俗的途径改造日常生活,构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汾调的和谐生活.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肥沃的生活土壤;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脉搏,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起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改造国人精神世界,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保障和强大动力支撑,是克服小康社会建设道路上各种矛盾和困难的力量源泉,是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思想保证。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党第一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任务在党的件中正式提出,可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经过历代先贤的阐发,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孕育了中华民族注重现实和刚健奋进、群体本位和公利为上、整体和谐和爱好和平、知行合一和求是务实的精神传统。在当代,通过继承和弘扬、批判和筛选、发掘和升华、重构和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作为传统文化主脉的“和”文化传统,重塑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江泽民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文利 《南都学坛》2003,23(3):95-99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激发民族成员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培育民族群体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领导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 ,江泽民同志清晰地看到民族精神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乃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巨大精神推动作用 ,对民族精神问题高度重视并予以反复强调。他不但科学地定位了现时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创造性地提出民族精神也是综合国力的论断 ,而且总结、提炼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号召坚持和弘扬中国革命精神 ,提倡和鼓励发扬社会主义建设和创业精神 ,进而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规律出发,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系统地论述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路径,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要立足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家风建设,发挥好家庭的固本培元作用;注重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发挥好学校的培根铸魂作用;注重社会环境建设,发挥好社会的价值导向作用。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齐抓共管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合力育人格局,推动实现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使中华民族保持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必须在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上,始终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爱国与敬业、教育与践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均有不同的体现;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在民族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熏陶、实践、整合规范等功能,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当前,要通过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并与公民道德教育、文明修身教育、“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民族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论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公民教育的内在要求。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导向、凝聚、塑造、激励等多种功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公民教育以培养公民的民族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首要任务,以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贯穿始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融合中外文化之精华。实现民族优秀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的融合,才能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路不能仅局限于民族文化自身,而应从民族文化以外寻找配合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公民教育。在我国实现中西两大文明教育的融合,必将大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政治活力和文化生产力,这就是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始终表现出巨大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在高校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势在必行.在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必须坚持同爱国主义、我国历史和时代特点相结合,通过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传授民族精神,通过重大事件和节日庆典这个载体强化民族精神,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传播民族精神,通过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题,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和丰富的,自强奋斗与和谐兼容是民族精神中最可宝贵的品质,并以白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例予以阐述。作者认为,纵观当今世界风云,提出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界定了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系统地论述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