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宋嘉至至平年间 ,周敦颐任赣州通判。他在任职期间 ,通过开办书院等方式 ,悉心向邑人传播理学 ;又写下了寓佛、道思想意蕴的千古名作《爱莲说》。因其理学的传播 ,使赣州邑人为学之风大盛。邑人对周敦颐的崇敬 ,超过了周子以前历史上的任何一任官员 ,以至至今仍流传不衰  相似文献   

2.
    
《源流》2007,(8)
历史上,很多文人都写过赞颂莲的文章,最有名的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近代的文学家朱自清也写过有名的《荷塘月色》,把荷塘月夜的宁静、荷花开放的  相似文献   

3.
周敦颐开创了濂学一派,随着他地位的提高,自宋至清,历代人围绕周敦颐写作了不少诗歌.在《爱莲说》的影响下,这些诗歌中对于莲花意象从月、草、牡丹等角度,对莲花之香味、姿态、颜色进行了反复吟咏,体现出鲜明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人向来以物咏志,周敦颐的《爱莲说》说流传百年,为大众所喜爱,也真正地奠定了莲花在中国文学中清廉高洁的艺术形象。其中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对莲的咏叹,更反映出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美学观念。本文将以躯体标识器补充下的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探究《爱莲说》的认知结构,发掘使其能够广泛流传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爱莲说》作为濂溪之学的重要内容,在高丽末期传入朝鲜半岛后,古代韩国文人创作了大量有关的短诗和长篇的注、解、批、赋等,分别从歌咏莲的植物特性之美、发掘莲品质之美、善解莲之君子花语方面表达了对《爱莲说》的受容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诠释,体现出与中国、日本不同的咏莲特点。在寄寓莲花的君子人格理想中,尤其强调重视内在道德和距离感,对于濂溪学来说,这是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说”胡甲林中学语文教材中,共选录了七篇“说”。它们是:《师说》、《马说》(韩愈),《捕蛇者说》(柳宗元),《爱莲说》(周敦颐),《黄生借书说》(袁枚》,《问说》(刘开),《少年中国说》(梁启超)。都是名家名篇,文质俱佳。内容涉及治国...  相似文献   

7.
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以莲“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赞誉“君子”之美德,成为传世之作,鲁迅的《莲蓬人》,以莲莲“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的风姿写照出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成为脍灸人口的绝唱:  相似文献   

8.
新选入初中语文课的《爱莲说》是一篇赞颂莲花,寓情真切的短文。 此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宗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是宋朝理学的祖师,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和《周元公集》(《爱莲说》即选于此集),宋朝有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他的弟子。他的学说为宋以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他家几代住在营道濂溪;后来他住在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他也名之为濂溪,学者称他濂溪先生。 作者仅用119个字,就把莲花的清逸秀美展现在读者面前,历历如绘,情溢行间。“说”,是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我们可用语体文把它加以翻译和品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文学中的莲荷意象孟修祥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中,有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意象莲荷。从《诗经·郑风》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花。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以山上的扶苏和水中的荷花来映衬情人幽会的温馨环境开始,到周敦颐《爱莲说》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是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据《周元公集》载,周敦颐存待二十八首,赋一篇,文四篇。诗作虽不多,但诗如其人,全面地反映了这位理学开山大师的政治理想、人格追求和审美情趣,有相当鲜明的艺术特色,并与宋初诗风相呼应。不仅如此,又以其诗作风格影响宋代理学诗派,成为理学诗派的开风气者。近年来,对于周敦颐的哲学、教育学思想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对其散文名篇《爱莲说》也有不少文章涉及,然而对其诗歌却无专文论述。为此,笔者愿作粗线探讨。纵观周浪漫几十首诗作,内容大都是抒发性情,吟咏风月,可以说首…  相似文献   

11.
出佛入儒、出道入儒、由"治国"转向"治心"为周敦颐学术思想的三个基本特色.他出佛入儒的思想轨迹,在<爱莲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出道入儒的思想轨迹,在<太极图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突破了经学家讲儒学的政治哲学话语,讲出了儒家的人生哲学,以"孔颜之乐"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周敦颐及其《易》学在北宋时地位并不高,但后来在宋学系统中却被尊为“道学宗主”。这不能完全归结为朱熹等人的推崇,而是由于周敦颐从根本上抓住了如何在名教中安身立命这一宋学的问题意识,将《四书》所倡儒家伦理建立在《周易》的宇宙哲学基础上,成功地使《周易》的太极阴阳、天地合德、吉凶之几、知性智慧转向《四书》的“圣人之本”、“孔颜乐处”、“善恶之几”、德性修养,重新建构了以内在德性为本的天人合一之道。  相似文献   

13.
江西是宋明理学的发源地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大余授学二程 ,并创立理学学说 ;江西也是理学集大成之地 ,婺源人朱熹在江西做官 ,并在白鹿洞书院等地传授理学 ,丰富并完善他的理学理论 ;明代 ,王阳明在江西把理学推向新阶段 ,他的主要著作是在赣州刊刻出来的 ,主要观点“致良知”是在赣州完善的。有宋以来 ,江西诞生了一大批理学家  相似文献   

14.
《大鹏赋》是李白超越有限的精神图腾,他在大鹏的现象中寄寓了自己的自由理想。这篇赋受庄子《逍遥游》的影响明显。但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一为哲学论文,一为文学作品;大鹏不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为李白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全唐文》收录有两篇《牡丹赋》,其中舒元舆《牡丹赋》作年无考。本文结合相关史料,主要运用排除法和推论法,推断这篇赋创作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暮春,即震惊朝野的"甘露之变"发生前半年。该赋集中体现了舒元舆参与文宗及李训、郑注密谋诛杀宦官行动因而得到升擢的特别心态。  相似文献   

16.
宋初,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与《通书》,通过对《周易》阴阳哲学原理的阐发,并结合儒家人文主义价值理想,推《周易》为“性命之源”,进而提出一个与佛老相抗衡的宇宙生成论。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周敦颐教人从太极到立人极至最后成圣,力图沟通天道之理与人心性命,为宋明理学的心性修养论哲学建立了一个形而上的理论起点,不仅把儒学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回应了佛老二教的诘难。周敦颐的思想文章中也称为其易学观。  相似文献   

17.
周敦颐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承上启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以收集整理周子作品、传、表、族谱、世系、祠堂、书院及后儒论断、吟咏之作为主要内容的濂溪志,是研究周子的宝贵材料。目前国内现存的濂溪志版本共有八种,即:明代胥从化版《濂溪志》十卷、明代李桢版《濂溪志》九卷、明代周沈珂、周之翰版《周元公世系遗芳集》五卷、明代李嵊慈版《濂溪志》十三卷、清代吴大镕版《周公濂溪周夫子志》十六卷、清代周诰版《濂溪志》七卷、清代周诰版《濂溪遗芳集》二卷和清代彭玉麟版《希贤录》二卷。  相似文献   

18.
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理学家。在他生活的年代,甚至在他死后相当长时间内,他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是,南宋初年之后,他忽然变成了一个大儒,一个圣人,随着他生前命名的濂溪书院或类似书院的大批修建,周敦颐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书院文庙中受供的圣人,一尊与孔子同列的文化偶像。书院的历史与偶像的历史竟然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9.
《玉台新咏》的成书受着时代文风、政治及编撰人身份的制约。由于武帝———昭明时代文风及政治的作用,东宫不可能为《玉台新咏》提供理想的成书的背景。西府成为“宫体诗”创作、流传和编撰的另一个中心。西府后宫徐妃是编撰《玉台新咏》的第一人,徐陵作序言,由于徐妃品行极其败坏,限制了《玉台新咏》的流传和影响,而不被正史所载。  相似文献   

20.
管仲的伦理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基本上是维护传统的道德观念,核心是“礼”,但管仲所维护的“礼”已与传统的“周礼”相去甚远;“仁”是春秋时期的新道德观念,虽然不能肯定管仲一定提出过“仁”的概念,但其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却为“仁”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管仲对伦理学最大的贡献是他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德基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