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不仅从实践的视角提出了许多重要构想,而且从理论的视角阐发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初步地建构起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从而把我们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生长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应该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来衡量。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有效生长点。协商民主的本质内涵与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之间具有一致性,因此,发展协商民主,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协商民主在中国场域的内在涵义及其制度保障、政党基础、文化底蕴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生资源,不断的、积极的开拓着中国协商民主的可发展空间。中国协商民主在政治制度、社会治理、基层民主和公共参与四个层面的实践形式丰富多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牛磊 《齐鲁学刊》2008,(1):93-96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推动农村政治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之一。政治民主、政治参与、政治秩序等作为农村政治发展的内容,是村民自治的内在价值追求。作为非国家形态的民主,村民自治的建立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象征和标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长点。它标志着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政治参与,旨在维护农村的社会秩序进而维护中国政治秩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30罗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为基层实行地方自治提供了重要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平台.从现代社会法治化、民主化发展进程来看.不断扩大农村社区自治体的规模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实现乡镇自治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两会”机制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这一机制的形成与实践有着深刻的政治哲学意涵和丰富的理论价值:“两会”机制实现了人的多样性与人民同质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了正当性与合法性基础;“两会”机制验证了国家-社会互动理论的有效性,为现代民主国家建设开辟了新的理论视野;“两会”机制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是我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始终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内涵和社会功能,这对于我们搞好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的政体和政治制度。列宁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立足本国国情和已有的民主实践,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起点”与“低基础”的问题,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扎实有效地推进这一历史过程,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主要教训,一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二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一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断加强民主政治的建设。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生长点和突破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摸索过程。农村基层民主的孕育和发展,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同一个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向政治体制提出的一项政治上的要求。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生长的力量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农村社会内部力量的孕育,也有国家的介入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改革以来整个农村社会调控体系在演变过程中自然地生长起来的。中国把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点放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上,既是一种必然性和现实性,也有各种可能性的条件,它独特的发展路径决定了不能以西方已有的制度构架为标准来评判它。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共和国道路,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奋斗了一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成为我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开拓者。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来是从中山先生开始的”。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上,中山先生在许多方面都是超越前人的。  相似文献   

11.
解构的概念与德里达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无疑是一项政治工程。德里达在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王国的友爱政治理想的批判中,清楚明白地揭示了党同伐异的思想观念是政治学的本体论思想观念。而对此的勘定,最重要的是分析语言,是语言而不是现实才使民主总是不能差强人意。为此,解构西方政治思想借以阐释民主的那一套语汇,才有希望通达一个新的政治学观念。但是,即便做到了这一点,民主也会因为处于解构利刃之下,仍然难以担保不成为一个语言无以名状的幽灵。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关照下,虽然他的弥赛雅救世主义乌托邦的民主社会概念对批判地思考我们社会有所帮助,但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兜着圈子,回避了“人们如何到达那里”的问题或历史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磊 《天府新论》2018,(4):42-52
近年来,贝淡宁的“贤能政治”学说引发许多关于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的争论。要摆脱对二者贴标签的做法,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对立,并有必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首先,要更深刻地理解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利弊,认清只有贤能才能克服民主政治潜在的德性危机。其次,要更全面地理解儒家贤能政治的传统,儒家贤能政治不仅强调以德性为根本的“德治”,还重视以制度保障为根本的“礼治”。在与君主制彻底剥离后,儒家贤能政治传统可以在当今中国民主政治的德性教化和制度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到今天,迫切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协商民主。协商民主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展现了一个新图景,是构建中国民主政治大厦的又一块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群体的缺失都将影响到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何种方式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各项政治权益的享有者,也是民主政治的建设者,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在政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一定会有更为光明的前景。本组笔谈是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重点联系课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课题组有关学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也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五大报告郑重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综观20年改革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开始的。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地方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强调高扬社会主义民主旗帜 ,反对西方民主 ;提出把代表制民主和直接民主结合起来的推进战略 ;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提出一系列民主建设的理论观点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思想 ,把当代中国的民主理论与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党内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着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当今特别凸显在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的互动上。促进这种良性互动是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向,也进一步指明了法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即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是中国式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民主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草根社会到基层政权,从执政党外到执政党内,以及从民主选举到民主治理的多维发展。这一趋势曾得益于中央宏观改革的决策以及中国政治制度内含的民众政治参与空间,也与基层群众政治权利意识的觉醒紧密相关,被视为“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但是,中国推进民主政治,实现选举民主的社会基础条件有待逐步成熟,全社会对民主法治的共识有待形成,基层民主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利益分化、社会矛盾加剧等因素对执政党国家治理体制形成的挑战,决策层出于对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的严重关切,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日益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再定义和新诠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执政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对“民主”“法治”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一度以“公推直选”为主要模式的基层民主探索日益式微,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导向,也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内问责”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中发生重大转向。在各种政治力量和不同利益集团的长期博弈中,中国执政党已明确拒绝了西方式“选举民主”,而致力于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建构中国特色的由执政党领导的“协商民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近代第一个建立宪政民主的非西方国家,其国会选举始于19世纪90年代,先后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即从战前官僚权威体制下的“规制民主”、战后初期占领体制下的“强制民主”到逐步走向“法制民主”,并被当今各国政治学者公认为“亚洲最成熟的民主体制”。对日本由“移植民主”向“本土民主”转化过程中,国会选举对其民主政治发展重要性的分析评价,能够为我们认识东亚地区民主化进程的前景提供有益线索。今后,“加强公民教育”、“合理管理选举”、“清除选举腐败”是日本选举政治发展中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