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作者指出,应以正确的产权观来引导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能认为一讲产权就必然导致私有化。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把由国家承担无限责任的国有企业转变为以公司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必须把本来意义上的完整的所有权,分解为出资者的最终所有权和企业法人所有权。承认企业法人财产权同维护国家的最终所有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由国家享有,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的法人实体,国有企业享有本企业财产的产权。由于理论上所有权与产权界限不清,实践中便导致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者根本难以甚至不能行使所有权,企业产权也不能到位,经营者也就越位行使所有权和产权。这种情况下,要深入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转变经营机制,就必须从法学和经济学两方面,对所有权和产权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反思。且正确区分国家经济管理职能与国家所有权的关系,避免所有权缺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组织管理,是国家社会职能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构成其主体的公司制度的基础,则是公司产权制.公司产权制度的建立,使得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两次分离,并以此为原则形成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关键,在于确立法人财产权,完善企业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4.
产权清晰问题,是关系和影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探讨研究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其判断标准,其次是要清楚其影响机制与过程。从产权及其内部权属关系分析入手,可以推理出产权清晰的标准,再结合不同产权的清晰状况,就可以对产权清晰如何影响产权的效率进行分析、论证,从而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是一个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掌握相当部分的所有权 ,并直接或间接控制经营权的企业。根据产权的不同层面 ,把家族企业产权结构分为所有权层面的外部产权结构和经营权层面的内部产权结构 ,而这两者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公司的组织制度。研究家族企业的外部、内部产权结构及其组织制度 ,将有助于从外到内进而综合了解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6.
科斯定理是现代产权经济学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理论命题,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对于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首先论述了科斯定理的由来和含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最后从产权的界定、产权的交易和产权结构的选择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斯定理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深圳市公有财产产权管理改革为背景,探讨了全民所有财产产权明晰化的内涵,认为应把全民所有权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法人财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依法处分权,这类权由企业法人行使;二是终极所有权,包括收益权和依法处分的立法权,这类权应由人大行使。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出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权明晰化、实现财产所有权与控制权和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存在着许多矛盾。公有制的本质关系决定了企业只能是经营者,而不可能是所有者。把两权分离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是一个严重的理论误导。国有企业改革应采取有限目标的原则,即其职能和范围是有限的、市场化程度是有限的、改革的速度是有限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要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9.
产权及其对国企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具有激励、约束、资源配置、降低交易费用、保障协调等功能。由于国有企业忽略人力资本产权及存在"搭便车"现象,因而缺乏效率。其改革方向不仅要使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与其产业定位相对称,更重要的是科学界定人力资本产权尤其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及所有权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所有制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广义的所有制还包括流通中的产品所有制,分配中的剩余产品占有制,消费品所有制等。与市场经济直接关联的所有制是流通中的商品所有制或商品所有权。产权是商品所有权的转化发展形式,是联结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的中介。那种简单地把产权等同于所有权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发展形式。产权和产权制度使所有制和市场经济密切联系,并使两者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资金来源渠道、用工制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已取得了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但是,目前的国有企业,无论从产权体制上,还是从产权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其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理顺内部产权关系;优化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企业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一种好的企业治理结构是实现了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根据这一理论,从企业作为一个不完全契约的角度出发,分析由此而导致的产权残缺(主要是指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分布),得出由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能很好地解决“代理成本”问题,从而是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的结论。随即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国家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调整,我国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拥有国家赋予自主经营权利、承担应尽责任、获得相应局部经济利益的产权主体。由此,在原来产权高度集中的国家所有制内部,就形成了一种过去没有的、由企业分别拥有和实施的财产权利。它存在于国家所有制之中,且不同于集体所有制之类的独立所有制形式,但不同国有企业作为一个集体在拥有份额上各有不同。国有企业内部形成的有集体差别的这种财产权利,可以称为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这种产权的存在没有改变企业全民所有的基本属性,其形成和运作过程具有附着性、有限性、排他性、可分解性、行为性和可变动性等特征。这种集体性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成效和国有企业全民属性发挥的影响利弊共存,必须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止其过度扩大。因此,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集体性产权关系中基本当事人的行为,以坚守企业全民所有制属性为底线,把握好集体性产权的合理界限。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就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模糊与被藐视。只有明晰人力资本产权,才能促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流动,从而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所有权与收益权虚置的危害后,指出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所有权与收益权明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产权角度对国有企业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效率低下是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内监督机制的低效运行;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则是公有产权内部固有弊端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因此,在不改变公有产权所有权归属的前提下,只有对公有产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重新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重建新的监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的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产权理论中的三个基本概念产权、产权残缺、产权完整.文章认为产权残缺是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因而必须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产权完整.在产权改革的过程中,还应该遵循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国企产权改革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战略选择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权裂变机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裂变形式仍属行政性裂变,由此导致国有产权虚置,难以实现外部经济内部化,也难以建立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企业经济效率低下。因此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的市场化裂变是解决国有企业“症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只有当多个权利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构成了“外部性”问题时,才能论及权利的归属问题,即产权问题。因此,必须将产权概念与“外部性”问题联系起来,才能正确理解产权范畴。由于政企不分,国企体制中存在“外部性”──由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构成的“外部性”。“外部性”的出现必将阻碍市场经济正常、有效地运行,因此,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目标和实质就是要在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之间进行科学界定,以消除“外部性”,使得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能够顺利、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9.
政企不分与所有权约束的行政属性所导致的国家在国有资产上的各种权利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是国有产权模糊的集中体现。应循着产权明晰化思路推进企业改革,确立以资产界定权利的规则,根据国有企业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改革战略: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竞争性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化改造,一部分国有中小型企业宜选择民营化战略。竞争性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可选择国有资产的四层授权经营模式,其中重要环节是组建控股公司,通过竞价投标方式购买国有股的控股权,准股票是国有资产管理局向控股公司投入资本的凭证,准股息是国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在为国企产权改革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因国企产权改革的不断实践而获得了理论新发展的基础和实践平台.这里结合我国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从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多元化以及借鉴西方产权思想等不同的方面就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发展和深化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