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冰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5)
《良友》是一份结合新闻报道的图片杂志,其以图像为主的报道空间成为形形色色的身体出演的一处舞台.学者李欧梵曾在《上海摩登》中对《良友》杂志有过极富创见性的分析,但笔者认为,李氏的论述集中于都市现代性及消费文化的考察,即只关注到“舞台”上的“摩登”身体而遗忘或日遮蔽了另一维度的异质性身体:苦难与暴行中的身体.因此本文重点考察了《良友》中这一“另类”身体,以期获取别样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李志雄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6):90-90
192 6年 2月 ,一张画报在大上海悄悄问世了。由于一切尚在筹备之中 ,该画报最初只能采取沿街叫卖的方式进行推广。然而 ,就靠这种原始的方式 ,画报的销售竟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第一期卖了七千册。从此 ,它不胫而走 ,一纸风行。无论达官贵人 ,还是平民百姓 ,无论知识阶层 ,还是妇孺之辈 ,都对它爱不释手 ;无论通邑大都 ,还是穷乡僻野 ,无论在国内 ,还是在国外 ,都有它的踪迹 ,因此它获得了“良友遍天下”的美誉。这就是《良友》画报。它的出现在画报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从 1 92 6年创刊始至 1 945年停办止 ,历时近 2 0载 ,正式出刊 1… 相似文献
3.
满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7-121
民国时期的《良友》画报以时尚为基本编辑策略。在整体话语建构上,它兼具画报和文学刊物之长,通过把文学作品与图片并置,为文学作品搭配插图、为图片搭配文学性说明文字等方式,图文并茂地传播信息,使图像和文字之间相互指涉,相互阐发,相互补充,生成了深层的意义空间,建构了独具特色的现代都市时尚话语,立体地呈现了上海都市文化。 相似文献
4.
《良友》画报的“抗战”书写在践行“救亡图存”媒介担当的同时,将传统中国“赋比兴”的文艺观融入图像文本,实现了传统文艺观与图像符号互文化的叙事景观。《良友》的抗战报道从图文互动下的直接叙述、形象思维的图式化呈现和民族意识的内在唤起三方面体现出“赋比兴”的编写思维。“赋”在画报中以铺陈直叙的方式奠定了基本的叙述“地基”;“比”在画报中以比喻比类的设置为读者展开了关于“民族抗战”的想象空间;“兴”在画报中则通过诗意配文与富有张力的图像报道唤起读者的爱国情思。如此形成的多元叙事格局成就了《良友》画报关于“抗战”的视觉书写,在唤起民众家国意识与抗战信念的舆论宣传、动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1939年,身处大都市、定位为中产阶级市民杂志的《良友》画报,连续3期刊登了有关红色延安的摄影报道,惯以"粉色形象"现身的都市画报成了延安"圣地"形象建构的强力媒介。其中原因,既有《良友》抗战时期新的文化自觉,也有作者们的个人身份与用心,以及延安方面邀约外部记者传达声音、建构新形象的诸种努力。简单地说,延安登上《良友》,是社会力量互动与历史协商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新旧共存 雅俗易位——从《良友》画报看民国二十年代文学时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媛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1):80-84,91
民国时期大型图文杂志<良友>画报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坛舞台,大量文体杂陈、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都在此一展风姿,真实反映出当时的文学时尚.其初创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新旧文学共存,而且曾发生过从旧派文学向新文学的转变,折射出中国新旧文学决裂并逐渐融合的戏剧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李从娜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1):94-98
近代中国女性/性别的诸多议题得以讨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报刊媒体的关注,尤其画报中女性/性别议题的分量显得颇重。作为近代中国北方大型摄影画报的典型代表,《北洋画报》自然也不例外,蕴含着丰富的性别图景。而由于《北洋画报》本身呈现美与塑造美的旨趣,使得女性身体之美成为映现在读者乃至后人面前的显著亮点。这也是都市社会急剧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缩影和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8.
《良友文学丛书》作为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品牌图书,在出版方略和长篇小说的选择上,以“名家主打,兼收并蓄”为编选方针,为丛书的整体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现了赵家璧作为文化人的出版情怀与敏锐的商业眼光,和编选者包容开放的出版理念以及作者与出版家之间的真率与友谊。在传播运作模式上,《良友文学丛书》采取简洁明朗、美观齐整、精美雅致的装帧设计,以互联性强、市场效果显著的连推式广告宣传,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虽然在接受样态上,由于作品的质量不一,呈现出大家名作关注者众和部分名家之作鲜有问津的喧闹与寂静的两极化现象,但毋庸置疑的是,《良友文学丛书》在传播接受方面所呈现的良性而互动的生态场,有效地促进了《良友文学丛书》中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为我们探讨现代出版业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9.
毛郭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8-90
葛水平的小说《甩鞭》与《喊山》中将人的身体定位在熟人社会。这一社会中身体本身即能成为人们实现需求的方式和目的,无需任何的掩饰。但是身体却不能摆脱其所处位置——生理位置与文化空间的束缚。 相似文献
10.
“身体一是解读《红岩》革命意识的一个重要维度,文章从身体的命名、身体的出场仪表、身体的感知系统等身体的构成属性互证自明地凸显了敌、我2种不同的“身体阵营”。革命身体的受虐被演绎成了庄严的凯旋仪式与洗礼典礼。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身体”的痛感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情怀所替代。 相似文献
11.
伍明春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907-910
“五四”时期的古诗今译活动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话题。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新诗”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古诗今译是对“新诗”写作的有益探测和锻炼,而古诗今译所生产的文本,也是一种“新诗”,一种被更新的诗。就整体而言,古诗今译最重要的意义,是为早期新诗的合法性提供了一种姿态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段怀清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7-81
清末武侠小说《仙侠五花剑》最初作者署名为“海上剑痴”,后文献或云“海上剑痴”为《海上繁华梦》之作者海上漱石生(孙家振)者,亦有不少文献不曾指明“海上剑痴”究竟为何人,众说纷纭,迄今犹令人莫衷一是.实际上在《仙侠五花剑》序言、题词内容及与小说作者之关系中,已可大致推定小说作者究竟为何人.《退醒庐著书谭》《报海前尘录》《漱石生六十唱和集》等文献已经明确说明《仙侠五花剑》为海上漱石生所著武侠小说,而且其著作出版时间尚在其代表性小说《海上繁华梦》之前,且此时沪上时人著述武侠小说尚甚为稀罕.由此可见,“海上剑痴”即为海上漱石生. 相似文献
13.
凌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36-40
近年来,国际国内都有人主张对月球和其他天体的所有权,并出售月球和其他天体 的土地。本文从国内法、国际空间法的有关条约规定、国际法空间法学界的看法以及有关判 例讨论了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不仅国家不得将月球和其他天体据为己有,私人实体亦不得对月球和其他天体取得土地所有权和买卖其土地。按照外空条约第六条,国家必须履行其国际义务,在国内法上禁止私人占有月球和天体。 相似文献
15.
30年代的上海以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确立了在中国的中心地位 ,各种充足的文化资源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催生出一份当时最具现代特质的先锋文学刊物———《现代》 ,使得该刊从多元化、商业化、开放化的文化母体中汲取养分 ,滋润和影响了它的整个生命流程 ,形成了它独一无二的编辑风格及文化景观。它为现代文学的各种样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园地 ,以开放姿态打开了一个与世界文学连接的窗口 ,并在文化市场体制下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园地。《现代》杂志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典型”作为“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为文本”过程的表现,中国当代文学中,典型人物的非中心化“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对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解构的表现;典型事件向他者视角的演变,在于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消解;典型环境演变成为“平面化的‘他者’在场”,源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与此同时,典型作为他者的文化形态也出现了“泛精英、大众、反精英”形式,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拆解,能够发现“精英-大众-反精英”的过程也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文”的不同层次表现。 相似文献
17.
李向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3):5-13
欧美基督教在近现代上海的社会化,是西方基督教在上海的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上海现象”之一。它历史地具有上海社会、城市文化的区域特征,构成了“海派基督教”的社会性内涵。所以,欧美基督教在近现代上海的社会化问题,既指基督教的中国化意义,亦可与当今基督教学界关心的处境化问题应对。 相似文献
18.
19.
金立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36-38
符号拜物教是符号世界的一种异化现象。数字化迷信是现代符号拜物教的主导形式。数字化符号拜物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数字化犯罪、数字化病毒、数字化黑客、数字化沉溺等。数字化符号拜物教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上海以浦东开发为契机步入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上海具备建立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和现实可能性,但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离不开深厚的历史积淀。文章以1843年上海开埠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有关历史资料为依据,来探究上海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近代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