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2001年上海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值达到250多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强势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到2010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将力争实现“四个率先”:率先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群;率先形成基因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中药技术的产业化优势;率先形成以国际国内一流高科技企业和人才集聚为特征的高科技产业基  相似文献   

2.
复地(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复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是上海本地科技企业中的首家集团公司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是复星集团三大产业集团(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之一。自1993年涉足于房地  相似文献   

3.
2015年3月13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首都职业教育协同研究中心主办"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发展"研讨会,邀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首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公司、航天国旅、用友新道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和市属高校的24名专家学者研讨。与会人员从  相似文献   

4.
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江苏省出台了6大类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但目前江苏新兴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层次偏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存在着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从评价基准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角度,本文分别运用自主技术基准、市场需求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对江苏省既定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估,得出结论:江苏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部分产品和技术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由此我们认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发展时期应明确不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南盘江流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和旅游开发新生带。然而,流域的各县基本是贫困县,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如何打嬴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带着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认为:要抢抓机遇,扶贫开路,掀起携手打造南盘江流域产业扶贫开发新浪潮;要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合理布局,造就扶贫开发新基地;要以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为支点,加强扶贫开发的基础设施新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激发贫困农民活力,构建产业扶贫新模式;要以"点—线—圈"融合,打造南盘江流域旅游扶贫新一级;要以大开放促进大联合,构建联姻合作扶贫大开发新机制;要以金融扶持为支撑,增强扶贫攻坚新活力;要以绿色发展为根本,造就产业扶贫大开发新生态的"八项"产业扶贫举措,才能实现扶贫开发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物医药步入高速发展轨道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药学及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医药专家侯云德预测,生物药物领域可能成为中国入世后医药产业的引资热点。他认为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推动生物医药技术飞速发展,国际投资者对生物医药产业信心倍增,他们不会忽视入世后巨大的中国市场。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确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生物医药”在2002年度上海市专业人才开发目录中也榜上有名。有关专家预测,未来若干年内,生物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12%,开始步入高速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院士产业化"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战略途径。通过"院士产业化"将新兴科技成果作为新兴产品培育之"源",再以新兴产品作为新兴产业开发的"种",进而形成新兴"种产业",新兴种产业集聚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群,由此推动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院士产业化运作机制构建路径是横向途径与纵向环节的耦合机制,构建对策是成立院士产业化管理委员会和构建院士产业化运作的研发转化单元、项目遴选机制、科学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20多年来,随着对委托研究服务需求的增加,以提供药品研发专业技术服务外包的CRO机构,充分利用各大药企加强新药研发投入的机会,目前CRO公司的数量已发展到近千家。CRO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并得到市场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对江泽民发展中医药的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江泽民发展中医药的思想包括如下内容: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搞好中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运用,实现中药生产的现代化、产业化;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西医结合,创造祖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以水电开发为中心的绿色能源基地正在形成,对我国解决能源危机、发展低碳经济有着积极意义,但百姓也因此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文章对四川甘孜州泸定县水电开发农村移民的实地调查中发现"新贫困"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建立西部民族地区水电开发生态修复产业化制度、生态产业资源使用制度、资源入股制度、居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制度等,以破解西部民族地区水电开发中"新贫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特点和规律,结合实证数据对北京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研究,拓展了技术转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总结出适合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模式,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更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领域。梳理美、英、日及我国技术预见的实践,运用文献分析和德尔菲法,对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进行遴选和关键技术预见,认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十五年应重点发展人类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和治疗应用技术及多肽、蛋白质药物规模化制备技术等9项关键技术。提出江苏应优化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布局,打造集群生物医药技术特色,合理选择与创新适宜江苏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模式,培育高效生物医药孵化器与创投基金,助力高成长性生物医药企业的种子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作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应用标志着互联网的发展开始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基于互联网的产业化应用和智慧化服务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时代特征。我国应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优势,与传统产业服务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满足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建设,实现战略信息服务产业的智慧化;形成以新兴信息服务业为龙头,网络运营业为支撑,网络设备制造业为补充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新药研发服务外包这一行业在中国发展已经有12年之久,目前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研发外包的首选地。一些早年留学国外从事新药研发的有志人士,近年来陆续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中国的医药事业打拼。张永亮,就是他们中的一员。2011年,他带着新药研发的技术和为中国新药研发做贡献的抱负,毅然放弃了美国知名制药公司的高薪和高职,回到国内创业,并成立了吴江朗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的初始端环节。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成语文化"产业化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语不仅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精华,也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语言文化资源。它可以开发出系列产品,它可以产业化,甚至可以形成新兴的成语文化产业。成语文化产业具有新、特、易、好的特点。发展这一产业,将会拉动相关的产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常州具备了成语文化产业化的条件,常州发展成语文化产业,一定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印度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对非技术因素十分重视,注重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分析、研究并借鉴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验有助于我国制定适合国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略,即在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完善法律体系、不断促进对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密切国际交流的基础上,优化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链条以及拓宽融资渠道与注重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医药产业是当今世界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战略价值。然而,这一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面临许多痛点和难题,如数据资源的高安全级别、专业度要求高、同质化发展等问题。本研究以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旨在推动创新和提高行业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是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最深刻的"中国经验"。同时,在以全球都市为中心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精神生产与生态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都市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都市文化研究如何在内部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及在外部实现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为应对各种新生的和突发问题贡献创新型理论思考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推动自身实现学术转型、催生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本组笔谈由黄昌勇、唐亚林、曾军、许建平、严明、仲富兰、刘士林等就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生活的非正规性及其治理、世博创意与全球城市文化若干新动向、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非遗传播与创意产业、文化城市与中国都市化进程等前沿与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上海郊区化过程中新城建设以及城镇空间布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得出上海新城建设要从人口策略、产业策略、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模式、政府作用、融资策略、土地政策等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大视野规划上海城镇的布局.提出上海郊区化城镇发展的三种重要模式:新城建设模式:联乡建镇--中心镇建设模式:迁村并点--中心村建设模式:提出要加快郊区基础设施建设,避免把郊区城镇发展成为单一居住功能的卫星城:通过确立组团式空间组织,以"轴向"模式来发展.新城开发要注意规模,建设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要高度重视新城和内城的协调:充分发挥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结合上海"十二五"城市规划,为"一城九镇"重新定位.要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开发模式以及多方参与的公共决策机制,尽快实现由"单一中心"发展模式向"多中心"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以现代产业设计理论为指针,对中国竹产业发展的状况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竹质新材料的技术概念,并运用辨证思维对产业技术进行整合,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竹质新材料产业化进程模式:用技术整合与创新诱导产生核心技术——由核心技术诱导产生技术群——由技术群支撑产生核心产业——由核心产业诱导产生产业群;同时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构筑了一个与产业化进程相匹配的结构模式,即以“商业中枢型产业公社”为核心的互助合作化结构模式:技术整合在研究开发中进行——产业进程在产业孵化器和科技产业园区进行——可持续发展体系在商业中枢型产业公社中形成——产业企业经营技巧和业绩在中小企业大学校中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