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几年来四会市在发展经济中,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积极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扩大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加快了四会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乔惠 《山东统计》2008,(4):20-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在新时期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济宁市随着国家、省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人力度.出台和落实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文化教育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白小芳 《统计与社会》2007,(5):20-22,40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是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这个地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超过第一产业;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成为就业的主体;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延安市工业从建国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形成符合实际的产业格局和多层次发展的区域工业模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初具规模,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切实做好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平安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是平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内涵的重要体现,是平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平安和谐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就平安县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作一探讨,供  相似文献   

5.
2006年,吴忠市按照“再造新优势、建设新吴忠”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科教兴市和新农村建设,全市经济保持了快、稳、好的发展态势和运行特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6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36.63亿元,比上年增长7.6%。  相似文献   

6.
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以其便捷的区位优势,完善的配套功能,优惠的税、费政策和管理科学、机制灵活、服务高效等特点,成为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约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7.
新都区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是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城北副中心,区域北与广汉市、成都市青白江区毗邻,西与成都市彭州、郫县接壤,东、南与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相连。全区面积496平方千米,辖11个镇、2个街道,236个行政村,86个社区,常住人口6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6万人。新都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新都区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把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切实…  相似文献   

8.
张崇辉  李浩 《浙江统计》2013,(12):23-25
摘要:本文在界定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内涵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建设、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构建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动态和静态测度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995-2012年浙江省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从静态和动态角度看,两者的协调性在1996年、1997年、2003年和2004等年份较差,而在其他年份则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在农村的一项中心工作。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能否得到落实,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为此,我局与县组织部一起就全县村级干部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四川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0亿元,园区企业生产总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共有10个市州的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正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现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13个,其中,丰镇市氟化工园区是全区"双百亿工程"重点工业园区。近年来,丰镇市按照自治区工业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紧紧抓住自治区打造沿黄沿线经济带和实施"双百亿工程"的有利时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基本形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的落实。加快养殖固区建设力度.通过各级基层组织的共同努力,逐步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先进、辐射带动明显的养殖示范园区.带动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建设养殖园区,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宁夏农垦积极推进“产业集团化立垦、城乡一体化兴垦、旅游特色化促垦、农业现代化富垦、新型工业化强垦”五大战略实施,狠抓“农业产业化和安居富民”两大工程,促进了垦区职工增收、企业增效,在构建和谐农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垦建设上迈出新的步伐。2006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现价,下同)7.47亿元,可比价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68亿元,  相似文献   

14.
一、园区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小、低、散"现象比较突出 1、小规模园区多.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园区有36家,占三分之一不到(32.1%),其它的都是较小规模园区,其中在0.5平方公里以下的有25家,占22.3%(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最小的规划面积仅为0.13平方公里.从已建成面积角度看,建成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园区只有18家,占16.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余下的94家园区其建成面积都还不到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面积不到100亩的微小型园区有11家,占9.8%.从入园企业数和从业人数看,入园区企业数小于50家的园区达到78个,占比重高达69.6%,从业人数小于2000人的园区占了一半以上(66个).  相似文献   

15.
郑莉英 《浙江统计》2006,(8):7-8,23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战略思想。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无疑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助推器,更是大柴旦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认真贯彻州委、州政府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的要求。对辖区内优势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逐步形成特色经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建立有效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循环经济的工业发展道路,全面推动大柴旦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繁…  相似文献   

17.
周贤伟 《浙江统计》2005,(10):42-43
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福建要构建三大城市群,即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群,带动闽东、闽北、浙南发展,是经济区的首位城市.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城市群,其定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带动漳州的经济发展,并向闽西、闽中、奥东、赣南拓展.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城市群,带动莆田市的经济发展,并向闽中、三明拓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有力保障,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有效途径,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商州区新农合制度从试点阶段逐步进入全面推行阶段,在促进农村医疗事业发展,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农合制度在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朱万 《青海统计》2006,(8):17-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带央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主要目标是要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国家重点扶贫的省份,青海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也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在建设青海新农村、新牧区的工作进程中,要扎扎实实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委会提出的“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办好实事”工作思路,认真做出理性的思考、正确的评价、务实的作风,英明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郭茜 《统计教育》2007,(8):15-16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对策。四川达州市是一个农业市,农村经济发展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通过对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