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志怪小说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中有不少篇目以其生动的趣味性深受儿童读者的喜爱,可视为儿童文学作品。《聊斋志异》对传统的志怪小说中儿童文学题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更丰富全面,现实主义精神更强烈,幻想色彩更大胆有趣,而精神境界也更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辽宁儿童文学走入新世纪,在回顾和肯定已经取得的辉煌成绩的同时,也在反观和校订自身存在的缺失。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辽宁儿童文学创作在某些体裁、题材范围内显得寂寞。图画书和动物小说以其特有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质,在儿童文学的视域里受到高度重视,却是辽宁儿童文学创作的遗憾和停顿,培养和扩大图画书和动物小说创作人才队伍,期待向世界典范的图画书和动物小说杰作无限靠拢的作品问世,成为新世纪辽宁儿童文学再创佳绩的生发点与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哈里·波特》与新时期儿童文学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英国女作家J.K .罗琳创作的儿童文学小说《哈里·波特》风靡全球 ,这部小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新时期儿童文学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 :具有时代感和亲和力 ;想像力丰富 ,具有幻想性 ;独特鲜活的儿童文学艺术形象 ;张扬游戏精神 ,重视娱乐性 ;创作手法不拘一格 ,语言夸张幽默 ,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笔者认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品 ,儿童文学作家只有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才能“激活儿童文学的创作生产力” ,创作出脱俗的、新颖的、为广大儿童所喜爱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现代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光荣的开拓者和创建者之一。五四前后,他编写和创作的童话,为我国现代童话的发展起了开拓作用。他热心为中国小读者翻译和介绍了大量优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为促进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劳动。二、三十年代,茅盾还发表了许多儿童文学文论。这些文论集中体现了茅盾的儿童文学思想,为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健介的王国     
迈克尔·莫尔普戈,1943年生,当代英国著名作家,尤以在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成就蜚声英国文坛,2000年获得的关国儿童丈学桂冠。莫尔普戈曲儿童文学创作起步比较晚,但自1975年开始发表小说以来,至今已有近百部作品问世,且被翻译成20多种支字。《健介的王国))是其创作的一部寓意深刻的儿童历险小说:享有“当代版《鲁宾逊漂流记》”的盛誉。  相似文献   

6.
建国之初上海的儿童文学创作既有对于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也有对儿童学习劳动生活描写的;既有揭露黑暗社会摧残儿童的,也有叙写革命战争时期儿童斗争生活的,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建国初期上海儿童文学的创作拓展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题材、主题、形式,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蚀》与《子夜》是茅盾最重要的两部小说,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演进轨迹。在对二者的评价上,理论界存在着较大分歧。因此,从具体文本出发,就小说创作意图与作品实际内容不相符合的现象,结合茅盾的文学思想发展过程,才能对茅盾创作做出合乎实际的评价。大陆文学主流意识与海外研究者群体对于茅盾的评价,特别是海外研究者中那种"《子夜》主题先行、图解政治"的观点,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功利主义色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具有无法重复与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安徽的儿童文学创作,在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期产生过许多有影响的好作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儿童文学创作数量比以前有明显增加,质量也有显著的提高,其中有五部作品在全国获奖,还涌现了一批儿童文学创作新人。为了总结我省儿童文学创作的成绩,促使我省儿童文学创作的更大繁荣,本文想对我省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不足以及一些理论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一) 谈到我省儿童文学创作的成绩,当首推小说。刘先平同志这几年写作相当勤奋,继荣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的儿童长篇小说《云海探奇》之后,这几年他又出版了儿童长篇小说《呦呦鹿鸣》与《千鸟谷追踪》。这三部小说,写的是科学考察的故事,作者为儿童文学创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题材领域,他以一支生花的妙笔,带领读者来到风景如画的紫云山区与九花山区,看到了短尾猴、梅花鹿与各种奇禽异兽。小读者读了他的小说,大开眼界,增加了科学知识。更可贵的是,他在小说中塑造了王阳陵、方玲、赵青河等具有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的科学工作者的形象,可作为小读者学习的楷模。小说中刻划的小黑河、小叮(口当)、龙龙,早早等山区的少年儿童形象,也各有个性,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作者有较好的语言功力,叙事明白晓畅,写景姿态万千,再加上作品中还穿插了一些优美传说使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等文学怍品,作品浩瀚准以全面论述。今愿就其中部分作品,探讨其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时代性特征问题。时代的画卷在茅盾的小说创作中,除了少数儿篇历史题材外,大量的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他的笔下,不是泛泛地反映一般现实生活的作品,他从作品的主题、生  相似文献   

10.
著名儿童文学史家蒋风教授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研究、教学五十余年,先后出版了《中国儿童文学讲话》、《儿童文学概论》等论著,主编《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等,累计出版著作三十余种。最近,他又出版了《儿童文学史论》(希望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这是作者从事中外儿童文学史  相似文献   

11.
茅盾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山丰功。他倡导儿童文学的不朽业绩,业已受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者们的重视,而且,这种重视会越来越充分。茅盾以自己对中国儿童文学独特的开创性贡献,使他的名字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中无愧地与鲁迅、郭沫若、叶圣陶、郑振铎这些大师排列在一起。他的独特贡献,不在于他为后来的少年儿童留下了多少迷人的名篇佳作,而在于他1917——1981年间半个多世纪里一以贯之地关心、注重儿童文学,为之倾注心血,並借助于外国儿童文学的艺术经验,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艺术作了许多区别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的后40年里,后现代主义理论对美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文学分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许多儿童文学作品无论从题材还是叙事都受到了后现代文学理论的极大影响,极具颠覆性和解放性。然而公众对于儿童文学的实用性或者教育性的强调却极端地边缘化了其实验性和审美价值。由乔恩·钱斯卡写作、来恩·史密斯配图的《臭奶酪人以及其他几篇蠢化故事》和《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充分体现了美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后现代性趋势。这两部作品的创作建立于传统童话故事的基础之上,但是它们打破了传统的童话叙事模式,变换了叙事视角和声音,承认了儿童的解构主义读者身份,采用了滑稽模仿、碎片叙事、互文性等典型的后现代文本表现方式,从而创造了一种开放式的、可以让读者读入意义的后现代文学文本,并且可以反映美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文学巨匠,茅盾的文学才能表现出很大的广度和多面性,他几乎通晓文学活动的一切领域——其中包括翻译领域。而茅盾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和培育也同样体现在翻译活动中,他所留下的儿童文学译著足以与鲁迅相提并论。鲁迅早年用文言翻译了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茅盾早年亦用文言译科幻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两月中之建筑谭》、《理工学生在校记》。俄国和弱小民族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鲁迅译有《爱罗先珂童话集》和童话剧《桃色的云》、荷兰望·蔼覃的童话《小约翰》、匈牙利至尔·妙伦的童话《小彼得》,茅盾译有捷克斯洛伐克童话《二个月》、契诃夫的《万卡》、瑞典拉格勒孚的儿童小说《罗本舅舅》、波兰犹太作家裴莱兹的儿童小说《禁食节》、智利巴里奥斯的儿童剧《爸爸和妈妈》、西班牙贝纳文特的幻想儿童剧《太子的旅行》、匈牙利莫尔奈的儿童小说《马额的羽饰》、荷兰台地·巴克尔的儿童小说《改变》。至于苏联的儿童文学名著,鲁迅译了班台莱耶夫的《表》,茅盾译了卡达耶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一生热爱儿童,在五四之初与其他人一起提出了“儿童本位论”。他不但以实际行动翻译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还在个体创作中为儿童带来许多儿童视角和儿童题材的作品,留下宝贵的财富。探索鲁迅的儿童文学观和译介的儿童文学作品时,重点发掘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早期小诗和散文诗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日本少年小说纵论朱自强在日本儿童文学用语中,“少年小说”有时是指作为大众儿童文学的小说作品,有时则是指艺术儿童文学中以少年为读者对象创作的小说作品。我们这里论述的“少年小说”的范畴只限于后者。一、大正:日本少年小说的滥觞时期日本儿童文学史基本...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少年“成长小说”、动物小说、幻想小说、新潮童话异军突起,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素质的发展。但同时,由于一些儿童文学作家艺术表现手法的单一化、成人化,导致了对儿童素质的负面影响,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革命恋爱题材小说中的疾病书写,打破了革命+恋爱的两极模式,形成革命-恋爱-疾病的三角结构,从而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分析由茅盾的《蚀》与蒋光慈的《冲出云围的月亮》以及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构成的现代革命恋爱题材小说的三部曲中的疾病书写,不仅可以看到革命与爱情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看到它们之间“为何”与“如何”产生关系,由此梳理出革命话语中疾病意义生成与价值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小说《秘密花园》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弗朗西丝·伯内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歌颂了自然的伟大,人性关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作品自发表以来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女性主义、成长主题、神秘主义等角度对小说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哥特式风格在小说中的体现及作用,包括哥特式风格在小说人物塑造、背景环境描写以及故事情节推进中的具体体现,进而分析哥特式风格对于小说主题强化、情节推进、审美教育及小说自身深度、现代性提升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作家中,茅盾以擅长描写社会各阶层著称,农民只是他繁多描写对象中的一个阶层,就作品数量而言,农民题材的小说在他全部创作中仅占极小部分。然而,这些作品提出的社会问题却非同寻常,不仅在他个人创作道路上,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创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对同一题材,不同作家所描写的侧重而不尽相同。人们几乎公认,同样表现农民命运,鲁迅侧重于揭示他们的精神创伤,茅盾则偏重于描写他们的经济破产。这一看法概括了这两位现代小说大家处理农民题材的重要特点。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茅盾没有注意对农民精神世界的揭示,恰恰相反,在他为数有限的几篇农民题材小说中,对农民的思想精神而貌作持续不断的探索,成为表现农民命运的重要方面。而这方而的成就似乎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儿童文学创作评略邰宇沈从文于二、三十年代写下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儿童小说、儿童散文,也有儿童诗歌。他的这些作品清幽、淡雅、惹人喜爱。他以真挚的感情对儿童心理作了细腻的、准确的描绘,读之令人耳目一新。沈从文的儿童小说主要见于《沈从文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