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的改革起始于地方,地方政府曾是中国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地方政府如何"找钱",成为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困境。这个普遍被业内人士称为"走上了邪路"的过程,从曾经屡禁不止的包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内的"三乱",到房地产市场兴起后开始以卖地为主的土地财政。时至今日,由土地财政引起的高房价,各种政府投资导致的高额  相似文献   

2.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2,(11):51
有人说中国企业家为啥最近老讲体制的问题?因为政府的手老在我怀里乱摸,不能不说,又不能乱说。——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认为,政府的"手"伸得有点长我们在解决利益格局影响改革的问题上首先是要从执政的党和人民政府头上开刀。  相似文献   

3.
正中美之间、中欧之间,关于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引起的贸易摩擦反反复复,最近又掀波澜。据《参考消息》报道,2014年6月初,美国商务部指控:"从中国进口的光伏太阳能元件获得了(政府)补贴,损害了美国制造商的利益。"因此决定"征收最高35.2%额外进口税"。而中国企业获得了多少补贴?美商损失几何?征收35.2%惩罚性关税的依据何在?囫囵吞枣,语焉不详。欧盟紧随其后,指责"中国光伏产品占据欧洲市场80%份额"是由于低价销售,这违反了与布鲁塞尔达成的协议,欲给予制裁。  相似文献   

4.
"大学路上就要没有大学了!"近日,有关郑州市内的大学要卖掉老校区整体搬迁的说法在郑州市民中不胫而走.据记者调查了解,近些年来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带来了校园建设的滞后.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不少高校向银行贷款搞基建,到期还不上贷款,只好卖地卖房.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问我,四川农村低价卖地,能够降低杭州的房价吗?我说,能。高房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三十年的高增长产生了很多收入,但是这些收入缺乏有效的载体。你们女同胞为什么拧个兜子?装钱呀!家里为什么搞那么多抽屉?装钱呀!你们想想看,股市不争气,银行利息低,三十年高增长产生的收入往哪里放?能够装钱的抽屉在哪里?房地产成为承载三十年巨大收入的有限的几个抽屉之一,能不装得满满的?房价能不高吗?  相似文献   

6.
张道刚 《决策》2006,(11):1-1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的行将出台,对“卖地生财”为主的“经营城市”来说,可谓釜底抽薪。可以预见的是,地方政府“卖地生财”的模式将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7.
资讯     
<正>经济房地产业绑架中国经济中国房价为何屡抑不下?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土地出让金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房地产业与地方政府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民间因而出现房地产业已经绑架地方政府、绑架中国经济、绑架社会的议论。另一方面,尽管中央政府以及各部委几次表态要遏制房价涨势,一些民众仍是半信半疑。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很坚硬,但是坚硬不表示没有破裂的危险。当房地产行业催生一系列超出中央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杨昀赟 《领导文萃》2012,(10):71-74
"草根"是一个形象比喻,泛指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不像"官二代"、"富二代",都是白手起家,凭借个人奋斗实现了成功。那么,中国究竟有多少"草根"成功了?当代"草根"成功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面临哪些障碍呢?当今中国存在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诸多人埋怨社会阶层固化,难以向上流动;另一方面,大量"草根"却抓住时代机遇,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了成功。"无望"与"希望"相互交织的强烈对比,令人深思和警醒。  相似文献   

9.
全球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表示,中国有可能成为下一次世界危机的引爆点。原因是"信贷快速增长——而增长并不是仅仅通过传统的银行融资渠道,很大部分是通过既不受政府监管又没有政府担保的未受管制的"影子银行"。现在泡沫正在破灭,而担心金融及经济危机的理由是实际存在的。"我国的商业银行借贷资产是如何操作管理的?现在借贷面临的风险又有哪些?  相似文献   

10.
地市创新率     
《领导决策信息》2008,(12):18-18
确保房市稳定政府不能唯利是图3月25日,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重庆领导干部行政能力大讲坛"主讲时表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政府不能唯利是图,卖地时楼面地价不能高过房价。国内首个"韩企清算小组"在青岛成立为防止韩企违法逃逸事件持续发生,目前,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已经设立  相似文献   

11.
宋亚平 《决策》2007,(5):59-59
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欠发达县域的社会稳定和制约了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症结"到底在哪里?这个"病灶"不搞准,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无疑是盲人摸象,经济建设也好,社会进步也好,一切都无从谈起.笔者总结了关于"病灶"的常见的五种论断.  相似文献   

12.
孙浩 《领导文萃》2014,(12):119-122
正中国究竟什么样?该怎么和中国人做生意?中国经济奇迹是怎么一回事,可持续吗?中国实力会超越美国吗?这些都是在美国常见的"中国疑问"。如今,讨论间又多了一个新话题——"中国梦"。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梦"成了美国媒体和各界人士展望和评判中国变化的一个新的切入点。这体现出美国对中国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国务层面或重大事件,也在向社会各个层面拓展,而这种趋势,亦折射出美国社会对大洋彼岸这个古老又年轻、与自己面貌迥然的国度的兴趣日渐浓厚,而且,支撑这份兴趣的需求日益旺盛。  相似文献   

13.
杨敏 《决策》2009,(12)
"坏经济"会让政府"变好"吗?2009年初,我们曾有过这样的担忧:经济好的时候,地方政府缺乏改革动力;到了经济修复重整的"后危机时代",面临"保增长"压力的地方政府,恐又无力顾及改革。  相似文献   

14.
做人说     
朱辉 《领导文萃》2012,(1):70-72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千百年来,无数家长、老师这样教育孩子。可是怎样学做人?又免不了搞"二元制"。大凡书本都是教人君子之道,强调为人要正直;而私底下,家长们又觉得社会复杂,怕孩子单纯会吃亏,难免又要传授一些圆滑应变之术。于是成年之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在君子之道、小人之术间徘徊,  相似文献   

15.
"搞'台独时间表',他敢?他是欠揍" 记者 有人认为台湾2006年"制宪"是"台独时 间表"。您怎么看? 李敖 搞"台独时间表",他敢?他是欠揍!我始 终不相信这一点。因为他搞"台独时间表"就是正式翻 脸,就是"破坏现状",美国就不干了。台湾岛内的事还 是美国说了算嘛,台湾问题根本就是中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政府文件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和实施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同时也是向社会传递政府管理意图、方法和要求的重要媒介。但要实现政府文件的这些重要功能,首先是要使公众能够清晰、准确地理解和读懂政府文件的含义,否则就谈不上公文的作用。那么,如果有一些让公众"看不懂"的公文发了下去,其结果又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高校卖地还债预警推荐度指数★★★★★★近日,鄂晋鲁苏陕等省均出台支持高校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化解债务的方案,通过土地置换化解高校债务明朗化,高校卖地还债由幕后走向前台。此举遭到了业界的普遍质疑。据9月5日《中国房地产报》的报道,业界人士普遍担心以公共利益名义低价征用的农村土地,变性后以高价卖出,  相似文献   

18.
方可成  吕正韬 《领导文萃》2014,(16):121-124
正智库,这个美国政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既为决策者提供政策理念,又直接为政府输送人才,智库被认为能够左右美国政治。几乎所有美国智库最热门的方向,都是在研究中国军事领域,了解美国智库在国家安全与军事决策中的地位,或许能带给中国很多启示。智库,这个美国政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既为决策者提供政策理念,又直接为政府输送人才,智库被认为能够左右美国政治。新宠美国智库到底为何而奋斗?答案就是——"影响决策"。成立于2003年的美国进步中心是智库群体中的新宠,它比  相似文献   

19.
正推动土地财政转型,确立以房地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形成稳定的地方税收体系的收入流量,是对分税制改革的一次重要补充和完善。目前不少地方政府患上"土地财政依赖症"。最新财政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0.3%,第一季度地方财政55.4%靠"卖地"。《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房地产对GDP的直接贡献率,2006年就高达10.74%,间接贡献率11.50%,综合贡献率超过20%。无论是GDP政绩,还是财政收入,都出自房地产。譬如杭州市一年卖地1000多亿元,而地方财政收入仅520亿元。2009年全国工商联在《我国房价何以居高不下——房地产开发的总费用支出一半流向政府》中揭示:9个城市在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比例为49.42%(上海达到64.5%),也就是说,房价的一半以上成了地方政府的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