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周恩来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是人民崇敬的好总理。为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曾担任周恩来总理秘书的纪东同志。纪东同志于1968年至  相似文献   

2.
河之洲     
勇于承担责任1954年7月,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7月21日下午是最后宣言通过的日子,周总理嘱咐当时的新华社记者下午不必去开会了,就在别墅里拿着最后宣言的初稿等通知,每通过一段就交给电台向北京发一段,会议对初稿有什么修改,就即改即发,等全文发完就大功告成了。记者听从了总理的安排,但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了疏漏,以致发回北京的电文比别的通讯社发的少了好几段。等发现这个问题时,《人民日报》已经印了24万份。当记者怀着极其惶恐的、等着挨批评的心情赶到总理那里时,总理只是淡淡地说:“你到机要室去看看我给中央的电报,然后赶快补救,…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让座     
梁衡 《领导文萃》2007,(9):101-105
九月里因事路过广东新会。新会是梁启超的家乡,又是元灭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的地方,过去为县,现在是江门市的一个区。我万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小地方竞有一个资料丰富的周恩来纪念馆。当地的人也很自豪,他们说,周恩来任总理时,政务缠身。能下到一个县连住七天,一生仅此一例。我心里明白,哪里是周恩来有闲。是政局错位,一个历史的小误会。  相似文献   

4.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总理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他领导艺术之高超,知识之广博,是世人皆知的.但要说周总理对占卦一类的知识也有涉猎,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一次,笔者和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15年的马列同志聊天,他在谈到周总理如何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件小事,事情虽然很小,如今听起来倒也颇有意思--  相似文献   

6.
秦晓鹰 《领导文萃》2012,(20):54-56
这是我的岳母讲的一个真实故事。岳母叫白淑贞。周恩来总理第一次问她姓甚名什时,因为她有陕北口音,以致让周总理把"淑"听成了"素"。周公诙谐地笑道:"《白蛇传》里有个白素贞、白娘子,原来就是你啊!"  相似文献   

7.
纪东 《领导文萃》2008,(7):68-72
从1968年8月直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作者纪东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所以,本书透露了不少周总理日常生活的细节,再现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8.
李家忠 《领导文萃》2013,(21):51-55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7年了.但他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和音容笑貌仍牢牢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铭记在我的心中。我在外交部和驻越使馆工作期间,曾几次见到过周总理,有几件往事令我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9.
白瑞雪  甄颖 《决策探索》2004,(11):83-83
听说过罗青长的人都知道,他是周总理生前见的最后一位高级领导于部。从客厅墙上总理与罗青长的合影,到回忆总理时老人眼中隐现的泪花,我想,世纪伟人周恩来.在罗青长的生命中定然有着不寻常的分量。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画册中有一幅总理与艺术家的合影照。坐在前排正中的是老导演、老演员,周总理却和普通演员肩并肩站在边角上。总理和蔼可亲地置身于群众之中,其伟大人格从这一“细微处”闪映出来。 作为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总理,不要说在文艺界,就是在中央领导集体之中,也应居中而立。可周总理却谦逊、和蔼地立  相似文献   

11.
人教实验版六年级十二册课文《一夜的工作》--主要讲述了作者何其芳同志送稿子给周总理审阅,有幸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感受到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为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而幸福自豪、百感交集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正>周恩来是中共中央常委、军委副主席、政协主席,又是一国总理,所以,他的国内外事务特别紧张繁忙。因此设立了总理办公室,配备了一些秘书,协助他分担点事务工作,节省他一些时间。我到任之前,总理办公室刚刚做了较大的精简和压缩。过去总理办公室人员最多时有20多人,下设几个组。1957年,中央决定精简机构,周总理带头响应,近半数的同  相似文献   

13.
<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无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周总理曾经说过:"我们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总理周恩来:吾貌虽瘦,必肥天下。周总理的一生,是为民奋斗的一生,他像诸葛亮一样,为了全国人民的福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忠心爱戴。  相似文献   

15.
朱士珍 《领导文萃》2010,(11):63-67
周总理设家宴欢迎我 我从1946年就开始在上海四川北路海宁路口的凯福饭店做学徒。1958年4月,我被外交部选拔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国庆十周年活动的服务工作,那年我28岁。一天,周总理到钓鱼台国宾馆了解国庆十周年活动工作人员进京的情况。总理走到我面前,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周恩来作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的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交给周恩来审阅时,他别的地方都没改动,唯独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有一次开座谈会,大家发言完了,主持会议的人说"现在请周总理作指示"。他说:"不是,不是‘指示’,我个人发言就是个人意见。我今天这个发言并不是中央通过了,可能对,也可能不对。我说错了,大家可以批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总理周恩来:吾貌虽瘦,必肥天下。 周总理的一生,是为民奋斗的一生,他像诸葛亮一样,为了全国人民的福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忠心爱戴。  相似文献   

18.
《决策与信息》2006,(3):25-27
30年前的1月8日,一代伟人周恩来离我们远去。30年来人们一直未淡忘他的身影。名诗《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呼唤依然在耳。周恩来为公时的高瞻远瞩,治家时的无私正直,值得人们学习和效法。  相似文献   

19.
易萱 《领导文萃》2015,(7):58-63
"外交部长我不当,但我可以给你当好‘内交部长’,协助你做好统战工作。"上世纪50年代,习仲勋初到政务院工作,总理周恩来有意让他兼任外交部长,没想到习仲勋坚决不接受,他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就是开除我党籍我也不干。"这是《习仲勋画传》一书中最新披露的历史细节。毛泽东救命"要不是毛主席说‘刀下留人’,我早已不在人世;毛主席晚到4天,就没有刘志丹和我们了。他们已经给我们挖好了活埋  相似文献   

20.
纪东 《领导文萃》2008,(9):66-69
总理对我们发脾气在人们心目中,周总理总是温文尔雅,谦恭和善,平易近人的,但总理也有脾气,也发过火。我第一次看到总理发脾气是在到了西花厅工作半个月后。1968年10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