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晋宋之际,随着军政局势的变化,北府兵势力不断强大,成为推动晋宋变革的重要社会力量。与此同时,以京口为中心的北府地域学者早在晋孝武时期已受到重视,自刘裕掌权,特别是刘宋建国后,北府地域学人数量明显增长,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代表性人物。可以说,晋宋之际学术史上出现了一个京口地域学术群体,并对南朝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府地域学者不仅在地域上,而且在社会阶层上与北府尚武次等士族基本一致,或与刘宋皇族与勋贵联姻,或参与东晋末北府集团起事,有的则为北府勋贵之后。因此,可以说京口地域学者群体之兴起与北府勋贵集团之得势存有关联。京口学术群体代表人物普遍崇尚儒学,学风较为保守,并有倾向隐逸的特征,这与其所处之地域、社会阶层和学术传授等特点密切相关。晋宋之际北府儒者之兴起,还与当时门阀政治式微、皇权强化的政治变革有关。  相似文献   

2.
浙东学术的地域文化渊源及其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东学术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是植根于浙东地域文化基础之上的。古越文化中那种自强不息、励志图强的人文精神是浙东学术文化经世务实精神的根基;从与湖湘文化的比较中可见浙东学术文化更具有注重经济民生的精神;从与岭南文化的比较中也能见浙东学术文化在追求思想“自得”中的特点和局限。明清以来浙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使浙东学术的“经世务实”精神渗透着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诉求。  相似文献   

3.
蜀汉统治者刘备、诸葛亮等皆出自寒门 ,在思想文化上儒、法诸家并蓄 ,表现出“驳杂”的特点。立国后 ,他们治国重法术 ,学术上尚能重儒 ,借儒者以完善典制、推广教育。蜀汉侨寓学者多习古文经学 ,给蜀地带来了新风尚 ;本土人士虽仍多因循今文经学 ,但在外来学风的影响下 ,正逐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陈永革 《浙江社会科学》2020,(11):103-109+129+158-159
浙学是浙江大地上具有"现象级"意义的地域学术景观。南宋"浙学"之说形成之后,面向浙学的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估开始出现。从总体史上看,事实描述的浙学,乃是指创发于浙江的思想学术传统,既包括浙江思想文化产生、发展、嬗变的历史传统及其所构成的学术共同体,也涵盖这一思想学术传统与不同时期的浙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方式、人心习俗等相互作用的(地域)文化共同体。浙学并不是一个狭隘的、一地一派的固化概念,而是普遍性与地域性并存、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动态概念。至于浙学的价值重估,则基于学术规范意义的反思与探索,在浙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古典浙学、义理浙学、历史浙学、文献浙学、文化浙学、生活浙学等众多形态。本文立足于浙学的总体史观,认为中国学术传统的生态结构向来具有地域特色,明确提出"浙学及其周边"这一具有变奏性的论述主题,通过对浙学文化"周边"形态及其构成内容的初步辨析,尝试提出一种有关"浙学"的历时性描述与价值论评估,再现浙学如何在地域、思想、社会、文化等众多"周边"聚集中演绎出浙江特色的思想话语、精神气质,如何在求通与变通、凝聚与包容、认同与扩展的历史脉络中,拓展成为浙江独特且富有活力及共识的历史记忆、文...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时期 ,儒学“独尊”的一元文化格局崩裂 ,文化发展趋向多元。以地域的视角来观照 ,南北文化在时尚文化层面各呈异彩 :审美时尚方面 ,南方是尚柔守雌 ,北方则崇刚守拙 ;生活消费时尚方面 ,南方是崇奢斥俭、追新逐异 ,北方却尚俭黜奢、进取务实。南北时尚文化之地域分流 ,透视出南北深层文化意蕴之歧异 ,大凡文化精神、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诸隐性层面 ,南北意趣殊异。这一切基因于南北文化之地域生存背景的大相异趣。  相似文献   

6.
唐永进 《天府新论》2004,(5):143-144,F003
20 0 4年 5月 9~ 14日 ,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陕西、内蒙古等 14个省、市、自治区 6 0余名社科联、社科院和有关高等院校、党校的专家学者欢聚山东 ,参加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的“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近 4 0篇。与会者围绕“繁荣发展地域文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 ,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取得了积极成果。现将会议交流、研讨的有关问题 ,择其要者 ,综述如下 :  一、关于地域文化的涵义及研究地域文化的意义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一方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盾 《船山学刊》2003,(1):43-45,129
本文拟就湘学与同时并存的其他地域化显学之间的关系 ,作一学术宗旨及学术实践上的考查与评议 ,从而探讨近代史上若干历史史实发生、发展与解决的内外因素。一、湘学与吴学之关系三吴居长江下游 ,纳百川、临东海、聚东南财赋、汇江浙人文 ,据统计明代洪武至万历 2 4 5年间殿试三鼎甲和会元全国共 2 4 4人 ,其中南方 2 1 5人 ,占 88%。清代状元共 1 1 4人 ,江苏即占 49人 ,浙江 2 0人 ,事计 69人 ,占 68%。三吴儒生自明初至清中后期通过科举大量涌入仕途 ,在科举与儒学合流中成为王权体系吏治运作的支柱 ;但还有大多数未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  相似文献   

8.
"雅好慷慨"是以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人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审美倾向。这一方面固然是建安时期整体的文学风格的反映,同时也是曹植自身的气质使然,但另一方面也是受其所处北方燕赵故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所影响而形成的。本文正是从燕赵文化的地理特征、北方特有的物候特点与战乱与灾疫三个方面去阐释曹植"雅好慷慨"审美倾向形成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张伟 《阴山学刊》2008,21(4):5-7
今年是包头师范学院建校50周年,《阴山学刊》创刊20周年。在这个时候,我们回首走过的道路,总结办刊经验,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张喜贵 《船山学刊》2010,(1):141-144
金陵(江左)、江陵(荆楚)、长安(关陇)画出了庾信人生之旅中的三个路标,江左文化使庾信的创作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艳丽底色,荆楚文化则为庾信的创作打上了明显的楚地文化的印迹,关陇文化更使庾信的创作具有了“胡化”的特征。三地的地域文化共同孕育了庾信创作,从而使庾信成为了穷南北之胜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文化史就是人和社会存在的方式,是把人类过去发生的事情作为研究材料,以发现文化产生、发生之一般原理的学问。而地方文化史则是某一个地区的人和社会存在的方式,对它的研究既可以从中寻求出中华文化发展的共同轨迹,也可以找出不同  相似文献   

12.
当代媒介文化视野下的地域文化传播与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所包含的以社会礼俗、方言俚语、生活形态等为特征的文化独立意识,在数字化传播面前逐渐丧失以往的本真面貌,不能不说是数字革命的所谓进化对地域文化的一种比较直接的伤害和破坏.地域文化话语的建构是对地域文化精神的一种修复与再现,是在遵从每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在消除地域文化偏见与文化歧视的前提下,为凸显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内涵而进行的现实塑造与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13.
方言,蕴含着区域人民普遍的精神心理气质,是最能体现该区域人民原始的、不假掩饰的情感宣泄和交流以及心理活动的用语方式。地域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是在特定区域内使用的语言,因此它有着很强的地方文化特色。以此拟对渭南的一些方言进行解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渭南的社会文化与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征,清晰地认识到地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积极保护具有特征的地域自然环境,加大力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主动保留、恢复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5.
刘梦琴 《江汉论坛》2008,(3):117-120
老舍和池莉都以表现市民世界闻名于文坛,两个人在创作伊始都把自己归入市民行列,坚持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自己所熟悉的文化为背景,展现市民世界,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老舍和池莉在创作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二人基于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如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对待享乐的态度、商业活动的描写等方面,展现二人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造成的作品创作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个体经济作为民营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业者也是作为重要而又特殊的人群存在的。 在南京这片厚重的地域文化土地上,这个体创业者的创业精神究竟是如何培育出来的;他们又受到多少地域 文化的影响?本文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具体透过个体创业者的职业观、创业观以 及他们对南京地域文化的认知,分析与研究地域文化对个体创业精神的现实影响。旨在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 前提下,发展好个体经济,活跃与繁荣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8.
儒家守护和阐释着中国古典治理之道,宪政则是中国治理模式转型之大方向。然而,儒家与宪政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此一问题,对于确认儒家之现代价值,探究中国的优良治理之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百年来,学界对此有所讨论,且似乎已有定论。然而,当国人之文化主体性有所自觉、中国学界对西方有更深入理解之时代,对此一问题,实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化分析的方法,探讨私家藏书与北朝学术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公共图书因战乱等原因遭受巨大损失的情况下,私家藏书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而藏书之地也成为学者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互动的场所;对私家所藏典籍的研读也直接导致有关学术著作的产生。而且,私家藏书对公共图书的恢复和整理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闫秋红 《学术论坛》2005,2(4):168-171
关于<生死场>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讲,<生死场>再现了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两种极端性的文化品格和主题意向.这些本来并不具备什么政治觉悟的东北农民,他们所具有的原始野性的生命意识和复仇主义精神却恰恰在无意中适应了抗战的需要,因而抗战主题仍然是<生死场>多义主题中不可被忽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