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国荣 《社会科学》2013,(8):116-129
在不同于"技"、"器"层面的追问、以区别于器物之知的方式把握世界等方面,中国的"性道之学"与跨越知识界限的智慧之思具有一致的内涵。尽管在具体表述上,中国谈"性道之学",西方讲philosophy,但两者的实际指向则并无根本不同:"性道之学"与哲学,都是智慧之思,其实质的内涵彼此相通。从形式层面看,哲学离不开概念的运用,其中既关乎概念的构造,也包括概念的分析。同样,性道之学也涉及名言的生成和名言的辨析。魏晋时期进一步提出辨名析理,"析理"以性道为内容,"辨名"则关乎名言(概念)的分析,由此,性道之学与名言(概念)之间的关联得到了更自觉的肯定。从"哲学何为"这一层面看,中国的"性道之学"对智慧之思所具有的规范意义和引导意义,也给予了自觉的关注。就以上方面而言,中国的"性道之学"显然包含着哲学的内涵,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2.
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与如何理解"哲学"无法分离。哲学作为智慧之思不同于特定的学科,但近代以来又获得了某种学科性。同样,对性与天道、成己与成物的无穷追问,赋予中国哲学以不同于具体知识领域的深沉内涵,而当这种追问被纳入作为现代知识谱系之一的哲学史并成为其考察对象时,它同时也被赋予了某种学科的形式。作为历史中的哲学,中国哲学既表现为在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凝结的不同哲学系统,并相应地呈现为可以在历史中加以把握、考察的对象,又是在历史过程之中不断形成、延续的智慧长河;前者使之具有既成性,后者则赋予它以生成性。就中、西哲学的关系而言,中西之辩不仅是空间性、地域性的问题,而且更内在地隐含着时间性、历史性的内涵。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与近代以前的不同在于:它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不断参与、融入世界哲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理论与实践隔离,系统管理并不"系统",而西方系统哲学本身并不足以为其提供所需基础。这种基础可由中国传统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过程哲学来提供:中国传统哲学富有系统思想、思维智慧,而过程哲学是西方系统思想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植根于过程哲学和中国传统思想,系统管理理论才能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性智慧是中国哲学智慧的主要形式之一.儒道两家有关中性思维方式和中性智慧皆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的中性智慧主要包括"中庸"的实践智慧、"时中"的大局观和"明礼"的实践标准等内容.道家的中性智慧则体现为"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无为而无不为"的行为范式和"与时俱化"的生存智慧等内容.积极发掘和借鉴中国哲学的中性智慧对于克服和纠正对立思维和极端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精神,是指中国哲学的活力、神韵,还是指中国哲学的内容实质? 如果仅仅停留在中国哲学的内容实质上展开讨论,而不从中体悟、概括其活力、神韵,对于中国哲学精神的理解便会有"功亏一篑"的遗憾;如果撇开中国哲学的内容实质,只讲究其活力、神韵,不仅失之笼统,而且也不可能真正认识到中国哲学的活力,体味出中国哲学的神韵来.通过对儒、道、名等各家思想的梳理分析,可发现他们均以"道"为最高追求目标,中国哲学精神可以用"求道"两字概括.  相似文献   

6.
名以称实,言以达意.一种称谓的出现,常因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而附着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哲学概念尤其如此.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孔、孟长期分称,"孔孟儒学"一词属于晚出.这一概念的形成与出现,不仅反映了儒学自身的演变,孟子地位的沉浮,也折射了古代社会对孔、孟思想的体认与评价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围绕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持续争论,暴露出哲学界对内涵不断变化之哲学缺乏性质上的自明。哲学之所以在内涵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依然能够保持哲学的性质,最主要的是因为它如同生物种类的延续一样,存在着"基因"原理。哲学起源于人的智慧对世界本质的探索,从两千多年来中西哲学发展的不同路径看,两者一直分别朝着总体的本体论和分析的本体论方向发展,并分别受到本体论中"物质性"和"运动性"的基因控制。当中西智慧各自以特有的哲学形态面世时,便分别表现出"实践类比"和"概念推理"的不同内涵与性质。中西哲学在总体上表现出的物质和运动的复杂关系,向哲学界提出了如何重新认识"本体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巍 《中国社会科学》2023,(10):141-161+207
理解古典中国思想,首先要理解中国古人表达思想的概念语言。但中国哲学的概念研究通常只关心“天”“道”之类的抽象术语,这是将概念语言限定在抽象语言的范畴,以为只有从抽象表达中才能洞见思想的哲学性。实际上,中国古人更倾向以描述具体经验的方式运用其概念语言,其典型如文献所见,许多描述身体、时空与运动的经验词汇,可以超出其日常语义,被挪用于说明精神、政治、人伦、价值等领域的问题。这种说理策略即中国古人推崇的“能近取譬”,实质则是以特定经验素材为模型,构造表达思想的概念语言。  相似文献   

9.
总体性概念在柯尔施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柯尔施思想的基础。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进行深入的解读,论述柯尔的总体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描述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总体性思想的理论实质和思想渊源,最后概括出总体性思想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注重"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做了继承和发展,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中国范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吸收、借鉴并且批判国外生态思潮与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哲学本体论上进一步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提出通过各民族国家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为解决21世纪全球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全球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和准确界定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概念,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历史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讲话还提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资源"论和"三大特点"论。整个讲话蕴含着"马魂、中体、西用"融通生成、综合创新的思想精义,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质内涵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金岳霖关于“中国哲学的史”和“在中国的哲学史”两种中国哲学史概念的论说背后,隐含着一个基本的理论预设,即把哲学视作理论和概念体系,哲学史的书写是叙述不同哲学流派的基本概念、理论的演化和发展历史的.但是,哲学不仅表现为概念系统和理论体系,还意味着哲学活动或哲学实践.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既可以是对已有的哲学理论和概念系统的书写,也可以是对以往哲学活动的书写,即“做中国哲学的史”,这就凸显了哲学的实践性品格,也扩展了“中国哲学史”概念的含义.“做中国哲学的史”这一概念更贴近中国哲学智慧的特性,更能体现中国哲学史不同于西方哲学史的特色.通过对“做中国哲学的史”的书写,可以唤醒人们过一种哲学生活的兴趣,开启人们实践哲学、体察智慧的情趣,从而赋予我们一种新的眼光审视哲学的意义和中国哲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19年6月15日至16日,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2019年学术年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中外生态环境哲学的传统与创新"的会议主题,以分组报告与专题讨论的形式,从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再阐释、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及时代趋向、环境伦理概念及时代发展、生态文明实践的取向及热点问题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对于生态文明理论基础、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及有关生态伦理学理论的看法,并在凝聚共识的过程中形成了学术年会的十点倡议。此次学术年会为全球化境遇中的环境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理念、新思想与新智慧,丰富了环境哲学的理论内涵,对新时代中国环境哲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政治、法律制度等实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保持着直接紧密的联系;而宗教、艺术、哲学等观念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和现实政治的距离最远.但当哲学后来与党性、阶级性结合在一起,哲学上的争论变成为两个党派之间的斗争时,哲学争论被等同于政治斗争,使得哲学和政治的关系模糊起来.将哲学的党性原则应用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时遇到了种种障碍,无法合乎逻辑地解释中国历史上很多哲学家的思想.这种困难从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上与会者的发言中可见一斑.哲学主要是对智慧的追求,是对世界的思考,是对人类生活的总的反思,具有一定的纯粹性.政治则是实践某种思想的社会活动,指向当下的政治、经济现实,所以哲学有着相对于政治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恩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等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恩运用唯物史观对以往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扬弃的智慧结晶,后经列宁、毛泽东等理论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为其添入了新的科学成分和指导革命实践的积极内容.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叉建设的航标.  相似文献   

16.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是当代西方最具原创性的一流哲学家之一,但是他的原创性思想离不开与中国的相遇。在与中国的相遇中,他将中国作为西方的“他者”进行观照,从中获得灵感,获取其所需要的思想资源,创造了数量众多、风格独异的哲性文论概念,这些概念熔铸了中国传统诗学的智慧。块茎的概念熔铸了中国莠草的特征,与中国古代的“居间”思想相沟通;“无器官的身体”概念熔铸了道家哲学的“虚”“无”思想,与中国诗学的“虚实相生”相沟通;“生成”的概念熔铸了中国的诗画特征,与道家的宇宙生成论存在着精神上的契合;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象棋和围棋成为条纹空间和光滑空间两个空间诗学概念的建构元素。中国诗学传统在德勒兹哲性文论中的再生,潜隐着“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无限可能性,有着巨大的理论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7.
高清海先生丰富的思想历程,鲜明地彰显了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神与自觉意识的思想个性。这些学术思想和学术实践启示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讨论。这一话题不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成了新的学术问题,而且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对于应该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所进行的真诚反思与探索。我们应该通过对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思想争论与学术批评,寻求哲学研究的中国立场与方式,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追求真理的激情与创造"思想自我"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在阐释理论和创造理论来表达对现实认知的过程中,霍米表现出了"对细节的偏爱"以及对"间隙的力量"的认同。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原创意义的概念,比如居间、混杂性、模棱两可、少数族群、文化翻译、"特立尼达式的世界主义"等,揭示出全球化语境下殖民者与被殖民者、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文化翻译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概念不能被简单套用来归纳解释中国的经验与现实问题,中国学者要从本土的实情和特色出发,从自己的经验中产生出真正有现实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陈少明认为,中国哲学要走出困境,必须抛弃以往那种从中国传统的概念范畴寻找西方哲学理论注脚的路子,走用哲学论述中国自身的经验之路;并通过“器”、“惑”两个案例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新途径。彭永捷对创建一种亦哲学亦思想的汉语哲学充满信心,认为必须深入到汉语世界的传统与现实土壤中来,才有可能产生具有独创性和代表性的汉语哲学作品。李维武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在理论形态上的建构,一方面要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全部积极成果予以继承,另一方面还要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不同与局限予以改造和克服。胡维希认为,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一是努力继承与发扬中国哲学的固有传统,二是积极开展与西方哲学的对话。周山认为,是否重视个案研究,不仅关系到能否准确理解和评判中国哲学,更在于能否科学建构21世纪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就此而言,21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情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哲学传统与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明认为,中国哲学要走出困境,必须抛弃以往那种从中国传统的概念范畴寻找西方哲学理论注脚的路子,走用哲学论述中国自身的经验之路;并通过“器”、“惑”两个案例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新途径。彭永捷对创建一种亦哲学亦思想的汉语哲学充满信心,认为必须深入到汉语世界的传统与现实土壤中来,才有可能产生具有独创性和代表性的汉语哲学作品。李维武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在理论形态上的建构,一方面要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全部积极成果予以继承,另一方面还要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不同与局限予以改造和克服。胡维希认为,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一是努力继承与发扬中国哲学的固有传统,二是积极开展与西方哲学的对话。周山认为,是否重视个案研究,不仅关系到能否准确理解和评判中国哲学,更在于能否科学建构21世纪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就此而言,21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