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世鑫 《唐都学刊》2005,21(2):96-100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个体自由问题。他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自由与和谐、自由与理性和自由的辩证法。在他看来,和谐、理性实质上都是对人的生命欲望和自由意志的控制与压制;人们一方面渴望并追求自由,另一方面又承受不住自由所带来的重负,由此引发自由与苦难、少数与多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田秀 《学术交流》2006,2(9):167-169
人类社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文明的演化。与父权文明的历史演化轨迹具有互文互喻性相通的,是文学创作中对“父亲”形象和父性话语的重构和解构。这种重构和解构已成为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父亲”母题。特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寻父”、“渎父”、“弑父”的创作形态,深刻地揭示了“父亲”这一母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品质。小说中所表现的“寻父”、“渎父”、“弑父”这一母题,寄托了作家重建社会秩序、重建父性权威、重建个人精神信仰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3.
王灵玲 《学术交流》2006,14(7):169-171
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永恒信念,陀斯妥耶夫斯基同意基督教教义,把爱视为道德规律的内容,并且呼唤人们要爱人类自身,爱上帝,全心全意地爱所有人。他坚信爱能拯救世界、爱能征服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中人物的精神支柱就是道德化了的宗教,就是基于宗教之上的爱,他们的理想是人性复归后的黄金时代,是人人具有博爱情怀的时代。陀氏的拯救意识也就是在危难中寻求上帝、追求爱的信仰,来最终达到人类和谐。  相似文献   

4.
现代关于阶级的著作数量"惊人",关于阶级的定义也不计其数.许多左派代表人物弄不清楚这个问题,在给阶级下定义时,一般地倾向于否认经济分析的必要性,而指望阶级本能和"常识".  相似文献   

5.
6.
“对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祝是必要的吗?我们所要庆祝的是什么呢?”这是R.科布发表在1989年1月3日《电讯报》上一篇文章的开篇语。的确,发生于1789年至1799年之间的大革命及随后的拿破仑统治时期,使法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经历了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未曾有过的人类屠戮和物质毁灭的时期。只要考虑到在法国大革命中数百万的无辜受害者,以及这场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那就不难得出结论,法国官方提出把1789年作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非洲的知识界中间,围绕是否存在非洲的哲学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这场争论不仅揭示了目前在非洲大陆进行的思想斗争的一个方面,而且也反映了上述地区的国家里哲学研究工作的水平.在二十一三十年代,法国的民族志学家莱维-布律尔在西欧广泛传播一种思想:处于殖民地压迫下的各民族的思维与西方的思维不同,乃是原始  相似文献   

8.
《法国社会学评论》杂志1980年第2期发表了巴黎现代史研究所迪亚娜·平托的《战后意大利社会学[1950—1980]》(见本刊1982年第1期“论著提要”)。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社会学研究所C.朱塞佩·罗塞蒂教授对平托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看法。《法国社会学评论》1982年第2期发表了罗塞蒂的《致D.平托》和平托的《答罗塞蒂》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均涉及意大利社会学发展状况以及有关意大利社会学发展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9.
自从1981年艾滋病首次被人们认识以来,不仅对全世界所采用的科学、医疗和公共卫生手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从伦理学观点看来,历史上每一种流行病似乎都导致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剧烈冲突,这冲突的根源在于保护公众免受传染的社会责任与患者的基本权利之间的敌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一般都认识到西欧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但是西欧领导人对于和经济问题同样严重的潜在的人口危机,却反映迟钝。为了使人口规模不受移民影响而保持稳定,每个妇女必须达到生育2.1人。西欧各国在1982年达到或超过这一数字的只有西班牙(2.1人)、葡萄牙(2.1人)、希腊(2.3人)和爱尔兰(3.2人)。联邦德国最低,只有1.4人。人口统计学家预测,如果德国出生率维持在目前水平上,50年内它的总人口将从6,170万下降至3,940万。同期内65岁以上的德国人将占人口的23%,而15岁以下的只有13%。整个西欧都存在同样的趋势。1960至1980年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从7.8%下降至5.9%;预计到2000年将降至4.9%。  相似文献   

11.
当前,建设我们社会的实践赋予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以迫切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思想概念,而且是作为一个由各阶级、集团及其联盟组成的统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走向一体化的基础.马克思关于社会意识在变革社会关系和社会现实中的积极作用、主观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创造性的能动作用不断加强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社会必然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人类走向人道化而前进.事实上,这一点早已被社会主义国家的党的领导机关意识到了.匈牙利共产党人明确规定:"更加迅速和有力地进一步改变觉悟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广泛地宣传社会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12.
人们怎样看待弗里德里希·尼采,这不是一个对精练的文字的个人兴趣或爱好问题。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德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中,尼采的思想是一个联接点。他是处在思想转变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行将到来的垄断资本主义需要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在尼采的哲学中,我们发现了资产阶级哲学和意识形态新思潮的一个巨大的突破口,它包含着许多先见之明,并将其付诸实践。尼采对价值的重新评价也许是晚期资产阶级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法国的教育制度曾发生过多次变革,特别是1968年的教育改革,其规模和影响之大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教育怎样才能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并走在它们的前面,这已成为目前法国政府和法国人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法国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而论战的高潮是在社会党执政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法国各大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等舆论工具纷纷介入,使论战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改革教育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次论战虽没有1968年五月风暴的规模大,但无疑比那时辩论的问题要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14.
陈春雷 《阅江学刊》2014,(5):123-129
世纪之交出现的汉语危机论,引发了一场关于“汉语危机”命题真伪的激烈争论,并形成肯定与否定两派。综观两派观点,均有合理之处,但也都失之偏颇。肯定派对汉语危机的认识存在理论缺陷与误区;否定派则未能正视语言生活中的问题和汉语危机论的意义与价值,也没有就汉语面临的困境作出建设性的思考。对于“汉语危机”命题真伪之辩的反思,有助于推动我们深入思考汉语的现实处境及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感到在科学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因而首先从教育入手,开创了日本的技术治国之路.这时的教育课题十分明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此后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财富.但是,近十年来,考试竞争激化,学校内暴力行为和不良行为剧增,更为严重的是  相似文献   

16.
《情报学》杂志陆续刊登了一些文章,围绕着情报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争论.这会给我们的理论研究带来新的突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实际工作以及与社会情报有关的学科的基本规律.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这一讨论的主要问题只是这门科学的名称,而将弄清本学科科学活动的对象这一问题搁置起来.在讨论中施莫尔指出这门学科叫什么名字不是首要的问题,关键在于应就什么是情报学的对象问题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7.
K.R.波珀和Th.W.阿多尔诺于1961年发起的关于社会学的发展倾向和方法论的原则争论①,至今尚未结束。这场争论使辩证法成了西德哲学和社会科学流派——分析科学理论和批判的理性主义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之间的争论对象。在这场争论中,出现了“否定的辩证法”②这一哲学观点。这种哲学观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世界历史的转折性事件之一。近几十年来,在大革命的研究中表现出了一些新趋势。40年代至60年代前半期,在法国的史学研究中,与19—20世纪最大研究者的名字有关的对革命的“经典”解释占了优势,这种解释把革命说成是历史地合乎规律的社会现象,按其倾向是反封建的、按其内容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大学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虽然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但大体上都给予雅各宾党以肯定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学者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而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的立场削弱了,因为其中许多人在“年鉴派”的影响下改变了方向——研究“长期的”过程,而对包括法国革命在内的“短期”事件不予重视。具体地说,由于1968年5、6月法国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局势明显地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禹的传说最早记载于若干先秦的儒家典籍。记载内容互有出入,但基本相同。从晋代起,对禹会天下诸侯的地点即涂山发生争论,对禹归葬的地点也意见不同。最值得注意的是东汉初王充在《论衡》中的意见,他根本否定禹到会稽的传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于二十年代在《古史辨》一书中提出了与古代汉儒文献完全不同的见解。他认为禹是南方神话中的人物,这个神话的中心在会稽。最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地质学、第四纪学等科学的发展,考古发掘的成就和检测手段的进步,顾颉刚的说法获得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关于“文明选择”的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正处于历史性大变革时期。伴随这场变革的是席卷全国的大辩论。辩论的内容涉及俄罗斯选择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从更深层次看,还有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属性”和文明的归属问题。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当前面临的问题和选择,以及在这场辩论中出现的几大派别——欧洲——大西洋主义、现代“斯拉夫主义”、新“欧亚主义”和它们产生的历史渊源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