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私营经济在现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它与现实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又与其有着某种一致性.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研究党对私营经济政策的调整过程,分析当代私营经济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从而探索出中国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使命由解释世界转变为改变世界,这一革命性变革为我们理解和判定马克思哲学的本性提供了可贵的启示实践唯物主义,囿于实践本体论的思维,固守着实践诠释的立场,复归了解释世界的旧辙;历史唯物主义,以其历史性思维透视着人及其实践和世界,以其历史批判的思维特质演历着改变世界的理论使命.只有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与本性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方可使其改变世界的使命得以昭示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以形而上学和资本这两条逻辑的双重批判为主题而制定方向的。从这一主题来看,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内涵就在于深入社会现实并从中指明解决现代生活困境的方向。因此,在当今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就有必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特质为指导原则,反思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当代社会中,这种历史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性的理解维度,也教会我们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始终保持一种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对象性关系,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断审视当下、反思自身、勇于改革和创新的扬弃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货币的经济功能已为人们熟知,但对其背后隐藏的社会功能,众说纷纭。马克思用唯物主义特有的历史的、内在批判的方法透视了货币的本质——特定社会历史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从货币的历史形成、货币的资本形态和货币导致的拜物教现象三方面分析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并探讨这一理论对理解唯物主义哲学的精髓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变革的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都有世界图景的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冲动直接触发了对真正的世界的爱与寻找。这也凝聚了中两哲学的共同特点。对世界图景的自觉思考和探索是哲学发展的本质。从世界图景角度定义哲学可以凝聚时代精神,因为哲学关于人的生死迷思的重大议题都可以从对世界图景的思考中找到答案。可采用逻辑与经验型、隐喻型以及情感主导型思维方式来把握世界图景,从而使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完成哲学的未竞使命。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都曾经被单独地用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名称是怎样产生的?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有许多不同,哪一个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关系怎样?实践唯物主义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完善,还是完全推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三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些不同?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反思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寻找导致当代西方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的同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原理做出了许多新的生态阐释:将自然置于一种批判的视角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理念展开批判反思;以"社会劳动"重新阐释"劳动"范畴,将"文化"和"自然"补充进物质生产概念中;赋予危机理论以生态意蕴,对科技在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可以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在理论上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有益探索,而且在实践上对理解今天迫切的全球生态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缺陷在于不恰当地夸大了生态危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考察与价值规范中展开的。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彰显出是与应是的辩证统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逻辑路径。准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和方法上体现出事实与价值辩证统一关系,洞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范畴所蕴含的政治哲学向度,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有 :马克思并未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一词 ;《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探讨被忽略不计 ;并未研究历史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当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形成被抽掉哲学观前提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才开始的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倒成了《形态》中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实现了从历史之外回到历史之内、从抽象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的哲学革命,即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念的彻底革命,使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一种属性的形而上学本身重新回到人身怀抱里;它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历史是指包括人所遭遇到的自然和思维在内的“人类史”。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不是以本体论或存在论为核心的传统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定意义上使用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是可以的 ,但实践不能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因而不能用实践唯物主义来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是离开社会实践 ,把自然界和人仅看作感性直观的对象 ,并在历史观上陷于唯心主义。 184 5年到 184 6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范畴 ,用实践性原则代替了直观性原则 ,用“感性的活动”代替了“感性的对象” ,用唯物史观代替了唯心史观 ,从而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这种超越的实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取代了直观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其理论贡献之一是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前提和出发点,从而确立了人的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历史主体地位,也奠定了人的历史制约性的科学依据,从而克服了以往一切社会历史理论和社会科学的根本缺陷。马克思唯物史观实现了唯物主义本体论到方法论的转变,使社会科学真正变成科学,并为所有社会科学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关键维度,具有本质的重要性。历史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从具体的、现实的历史出发得出抽象的观念,再由抽象的观念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历史是哲学的服务目标,“为历史服务的哲学”就是要“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历史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根本特征,首先,完整的“合乎人性的人”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其次,历史性是人的根本特征;最后,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历史整体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17.
新中国50多年来,作为我国高校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同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息息相关。认真研究新中国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历程,回顾总结其中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核心,是马克思所实现的"划时代的哲学变革"。这一哲学变革并非简单地否定本体论,并非简单地将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为无根基的实证科学。而是从传统形而上学中拯救出本体论,并赋予其新的内涵。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以社会存在的客观性颠倒了传统形而上学,并将客观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相结合,消解了一切历史唯心主义,实现了对人之现实生存的本体论关照;同时又将本体论与辩证法相结合,赋予了本体以社会历史性,进而通过社会存在的改造与变革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历史唯物主义使哲学真正具有了科学性,实现了真理与价值、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即真正历史科学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在与自然主义与客观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不同时抓住这两条线索,就不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也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相关关系的学说,它的基本问题就是实践问题、历史问题、人的问题和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文艺复兴的人本诉求与启蒙运动的理性彰显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唯物史观,体现出了科学理性与人道主义结合的特征:以实践的彻底的人道主义为核心,以科学理性为现实路径。唯物史观打破的是以往意义上的科学与哲学的阐释与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哲学的科学,也是一种科学的哲学,是在人类现实生活实践中将科学与哲学融合与统一的并不断发展的理论,这种发展与实现是以人本为旨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