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扶贫的主要目标是扶贫。然而,一些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并没有充分发挥扶贫作用,难以实现地区贫困人口的获利和发展,从而与扶贫目标相违背。文章从旅游业二元结构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由于旅游业的开放性和旅游扶贫开发背景的贫困性两者之间的矛盾,旅游业正式部门未能充分发挥扶贫效应,并对非正式部门产生“挤出效应”,使贫困人口被挤出旅游获利圈是导致旅游扶贫失效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分析产生“挤出效应”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挤出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大旅游扶贫力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 ,旅游扶贫作为西部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尽快走出贫困的有效模式 ,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政府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贫困农民对旅游开发的参与性 ,以及发展生态农业和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阐述了旅游扶贫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试析女性与旅游扶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尤为突出。自上世纪90年代旅游扶贫战略在我国各贫困地区开展以来,这些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女性化”、“旅游业就业的女性化”以及女性在服务及服务管理的先天性优势等特点,使得贫困地区的女性在旅游扶贫过程中为我国的反贫困做出了巨大的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同时也为女性带来了目的地女性商品化、双重工作日以及女性文化的同化和变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位于渝东南地区的黔江、武隆、彭水、酉阳、秀山、石柱等一区五县,既是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又是旅游资源富集区,贫困与旅游资源富集的孪生性致使旅游扶贫成为渝东南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渝东南民族地区实施旅游扶贫开发,既具有旅游资源优势、"政策洼地"效应、旅游区位优势、逐步改善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等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自然条件约束、经济基础薄弱、旅游专业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等困境。基于此,提出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3223"战略路径:明确政府、企业、居民三角色定位;加强新农村建设与旅游扶贫、政府投资与民间融资两大结合;突出土家族、苗族两大少数民族文化;在景区带动基础上,采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三种旅游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民族地区是一个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艰巨的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旅游扶贫开发,扶贫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分析全域旅游、智慧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研学旅行等旅游发展模式的内涵、优缺点和实施步骤,认为四川省民族地区应该发展文化旅游、研学旅行,并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扩大旅游扶贫的受益半径,提升民族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旅游开发——贫困减缓——平等参与——生态保护四维关系,分析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禀赋特征和发展特点,认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面临边疆贫困、民族贫困、生态脆弱区贫困的三重约束,从地理位置看处于偏离发展中心的边缘区,从生态位看属于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多样性保护区,从经济发展位看为贫困度较深的弱后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作为该区域减贫脱困的重要方式必须权衡这些关系和问题,并提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应走包容性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精准旅游扶贫,推进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机会的均等化,制度增权于贫困人口,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旅游扶贫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和旅游业的“脱贫功能”的重合性,使得旅游扶贫效应的研究意义重大。目前,人们一般强调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夸大了旅游扶贫的正效应;忽视或缩小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利因素和旅游扶贫的负效应。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西部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的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延伸。我国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西部旅游业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旅游对于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改变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之构想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已成为西部地区各行各业十分关注的热点。在西部大开发中 ,旅游业是西部经济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西部大开发的热潮 ,面对西部旅游优势与问题并存的现状 ,如何在深化旅游业的改革中 ,加快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进程 ,笔者就此提出自己的主要观点即建立特色旅游经济 ,组建大型旅游团体 ,创立西部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与甘南州旅游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要加快发展西部旅游业 ,尤其是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甘南旅游资源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本文从甘南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分类入手 ,分析了甘南旅游资源的优势、特点以及甘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甘南旅游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旅游生态化与生态旅游建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旅游生态化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是当代旅游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生态旅游是适应人们生态价值观的转变,满足大众旅游需求的变化,谋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具有生态性、责任性、和谐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生态旅游建设包括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和审美生态四个层面,体现了生态旅游建设的生态复合性特点。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要在规划、认证、管理、法规和教育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一种新的旅游模式,是指在游客旅游过程中推行以降低碳排放量为目的的旅游。低碳旅游是一种节能旅游,也是一种教育旅游。建立河东低碳旅游规划必须在旅游理念、旅游设施、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体验、旅游消费等途径或方式上入手。  相似文献   

13.
人类旅游需求多样性及其演进趋势,使得黑色旅游在中国同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从红色旅游与黑色旅游的内涵出发,分析二者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并结合国内红色旅游与黑色旅游的研究发展现状,在深化红色旅游认识的同时引起人们对黑色旅游的关注和研究。以使人们加深对它的认识,从而使学术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指引旅游实践,根据旅游市场需求设计出适销对路的黑色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其对人们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树立大旅游意识 发展合肥旅游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一步发展合肥市旅游业 ,应真正建立“大旅游”意识与思路 ,结合自己既是一座古城 ,又是一座工业城、科技城、园林城的特点与优势 ,以人文景观为中心 ,突出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色彩 ,通过建设和宣传 ,推出名牌精品 ,提高知度 ;强化新型旅游景点建设 ,造就具有满足游、吃、住、行、购多种需求的多种功能的现代旅游区 ;依托城市 ,幅射周边 ,形成景点网络 ,构筑合肥大旅游的天然风景环境 ,使合肥建成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5.
"创意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概念、新模式。创意旅游包括以文化为本位、以创意元素为基础、以创意互动为核心三大特征。创意旅游可以从实现资源转化、结构优化和价值提升三方面来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从"产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几个方面提出的针对特定地区的发展创意旅游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海丝文化"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在邮轮旅游发展的背景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以海丝文化为核心、以邮轮旅游为形式、以消费市场为导向来进行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资源整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圈内各个城市的竞合关系,并从提升文化内涵、品牌建设、整合营销等方面保障资源整合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旅游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需求之一,宗教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静而肃穆的宗教建筑环境有助于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宗教建筑中体现的宗教教义促使人们思考人生;深邃的宗教审美文化陶冶游客的心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宗教旅游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即"思"的享受。"思"是整个旅游活动中重要的精神食粮,为旅游活动层次的提升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因此,"思"应被列为旅游的第七要素,宗教旅游是"思"的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18.
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动因及对策,并以山东省会济南市为例,探讨了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这对丰富人文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附加利益,实现人文旅游及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其一在主题内容方面 ,生态旅游不能只局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必须上升到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其二 ,在旅游资源的应用方面 ,生态旅游不仅应亲近自然、保护自然 ,还应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让自然风光、人工景点达到真化、善化、美化 ,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学报》、《旅游科学》和《旅游论坛》是我国旅游研究三大主流期刊。基于5年来这三种期刊关于旅游研究进展,对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载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论文作者单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旅游研究问题和方法及接待业的研究是三种期刊研究最多的内容,《旅游论坛》偏重于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旅游学刊》更注重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三种期刊均是定性研究方法所占比例最大,其他方法的运用较少;《旅游学刊》载文作者所处地域在经济发达地区占绝大部分,《旅游科学》和《旅游论坛》载文作者所属地域分布最多的分别是上海和广西,体现了服务地方的特点;三种期刊载文作者单位最多的都是高等院校及其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