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就。这是中世纪晚期英国社会诸方面因素交互影响的合力产物,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胚胎在英国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躁动所导致的那种经济必然性;同时,16世纪下午叶伊丽莎白女王政府解决对外贸易危机、开展对西战争的现实需要,以及该政府一系列重商主义外贸政策的贯彻实施也是促使此时英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外汇外贸立法研究中山大学法律系丁艳雅战后日本对外贸易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诸方面的,其中实行“贸易立国”战略,并成功地推行了一系列外贸政策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各个时期推行的外贸政策所以能取得成功,与其适时制定和完善外汇外贸立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政府对外贸易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官产协调”的管理体制,适时调整外贸政策和加强对外贸易立法等手段,有力地抓住了国际市场各个时期的有利时机,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大进大出”和惊人的大发展,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整个对外贸易的良性循环以及“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对外贸易管理的成功,不仅保证了日本经济在50年代的迅速“起飞”和此后持续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而且也促进了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的稳定增长。我们认为,日本外贸管理的某些历史经验,对于当前外贸已成为经济起飞“瓶颤”的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快速增长,但与贸易伙伴的摩擦也日趋增加,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新崛起的贸易大国应及时调整外贸政策思路,外贸指导政策从出口创汇为核心向进出口创利为核心转变,适当控制外贸增长速度和外贸依存度,正确看待和利用国外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维护正常出口秩序和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质量档次,主动调控进出口的基本平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错位发展,建立我国对主要地区重点商品出口数量和价格监测预警及调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日本素以“贸易立国”见称。对外贸易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战后,日本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需要,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以下简称政策),运用经济、行政及法律手段,发挥了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职能,卓有成效地管理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扩大,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主要政策是值得研究、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王可达 《探求》2003,(3):42-45
目前,技术壁垒已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贸易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本文在探讨技术贸易壁垒的由来和发展、分类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跨越技术贸易壁垒,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杰 《学术交流》2005,(5):125-129
日本和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的。一方面,对外贸易政策在总体趋势上呈现自由化;另一方面,又根据各自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大力推行管理贸易。中国在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上,既要将贸易自由化作为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取向,更要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加大实施管理贸易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刘红 《日本研究》2009,(1):32-36
2008年秋季,以美国次贷危机深化为发端,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危机不仅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且对实体经济也造成沉重打击。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危机治理对策,这些救市政策同日本当年的政策颇为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对照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在金融危机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或许对预见美国政府危机治理政策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为应对经济下滑,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政策。对这些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及其预测已成为当今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所使用的假定、模型及数据不尽相同,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从对2001年和2008年财政政策效果的检验结果来看,虽然没有实证研究否认美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但关于政策效果的大小在不同学者间存在很大争议。为了应对次贷危机所导致的经济持续下滑,2009年美国实施了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学者们对其效果进行了预测。虽然这些预测都表明刺激政策对真实GDP及就业具有正面效应,但对政策效果大小的看法却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略谈“长崎会所”与“十三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娟 《日本研究》2003,18(3):59-63
日本江户后期,在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将贸易权逐渐收归幕府手中。经过幕府多年的政策性选择,专事对外贸易的日本商人群体逐渐发生变化,江户贸易商由平户相对自由贸易时期的多元化主体,最终定型于“长崎会所”——一个幕府直接控制下的近乎于行业管理性质的贸易机构。而在中国清朝,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外贸商人群体——十三行,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也折射出了清朝政府的贸易管理政策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冲击,日本政府在2008~2010年的三年间先后八次出台了大规模经济危机对策。虽然其间经历了执政党更迭和内阁变换,但这些政策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上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在日本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的表象背后是支持这一连续性得以实现的以产业政策范式为核心的日本国家政策范式。  相似文献   

12.
梁小萌 《探求》2006,(6):45-49
顺应国际贸易公平性的要求,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必须改变过去的“奖出限入”的导向,我国外贸政策的调整要求出口企业作出应对,一是改变生产经营模式;二是寻求多维转型;三是完善企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13.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对外贸易各组成部分在外贸整体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外贸结构的意义在于能够判断出对外贸易的各项构成比例是否合理。我国当前贸易结构存在着地域结构严重失衡、市场结构集中度偏高、出口产品结构和企业性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改变这些现状必须首先要从指导思想上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变"比较优势"战略为"竞争优势"战略;其次要缩小地域差距,优化市场结构;同时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出口产品层次。  相似文献   

14.
新冠病毒疫情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疫情防治本身就属于社会政策范畴。总体而言,日本作为东方国家所实施的防疫政策取得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对宽松甚至曾经数度放缓的防疫政策使日本错过了疫情治理的最佳时机,因而导致疫情的长期化。实现经济复苏是日本政府关注的重点,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政策与以防疫为主导的社会政策之间既有结合也存在矛盾。日本政治的变化具有长期的社会基础,新冠疫情的暴发与蔓延使其凸显出来。在新的国际格局条件下,日本面临着外交战略方向的重大选择。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地少人多,历来重视粮食的安全。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粮食问题的持续升温,日本政府根据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变革粮食安全政策,在实现粮食的可持续生产、粮食储备制度的强化、粮食的卫生安全及消费者信赖的构建、海外粮食生产投资及区域粮食安全协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缓解日本粮食自给率持续走低,实现日本粮食的安定、安心供给,乃至促进日本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推动区域协作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笔者从粮食安全政策调整的背景,政策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向等方面,对21世纪以来日本粮食安全政策进行总结和分析,试图对21世纪以来日本粮食安全的状况、粮食安全政策的调整与趋向的全面把握,以期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实现得出有启示和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一直都是外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陕西省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陕西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选取陕西省进口、出口、GDP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进口与出口对经济增长都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并且出口的拉动作用大于进口的拉动作用。在西部大开发中,为了促进各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根据各省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促进外贸进出口,尽快将出口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平 《日本学刊》2008,(3):40-51
战后日本ODA政策是日本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服务于其国家发展战略.不同的历史时期,日本国家战略的侧重点不同,ODA政策也随之得到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跟随国际援助新潮流,正在对ODA政策进行新的调整.日本作为一个ODA大国,有着丰富的援外经验.但也面临诸多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流量与存量同时均衡模型,可以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结构性有效需求不足,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有效需求结构的进一步扭曲使危机转变为萧条。日本最近一次经济危机的产生,正是来源于“平成景气”产生的结构性有效需求不足,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不良债权的大量存在,阻碍了有效需求结构的调整,使危机演化为长期萧条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转换,及时地对科技战略、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本文简要介绍其背景,并对变革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一、80年代日本科技战略和政策变革的背景 战后初期至70年代,日本采取了“吸收型”科技战略。  相似文献   

20.
陈建安 《日本学刊》2006,8(4):87-98
本文重点研究了实行浮动汇率制后日本在被动地调整外汇制度及汇率政策过程中美日两国的博弈,分析了美日贸易摩擦这一贸易领域的问题是如何被扩展到日本的汇率政策、产业政策、宏观政策及经济体制等领域的;日本为了避免日元短期内大幅度升值,是如何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调整外汇制度和汇率政策及实施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