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与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的日本,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代。这一社会转型的出现,一方面是日本封建制度衰落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18世纪中期以后世界发生巨大变革的结果之一。当时迅速发达起来的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继续在美洲及非洲争夺殖民地,而且进一步向“远东”扩张...  相似文献   

2.
日本近代天皇制军国主义的确立云南大学历史系徐康明日本是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同于西欧北美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刚刚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的集中程度,都远较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时,西欧的资本主义已向垄断阶段过渡。日本为迅速挤进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便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加强对内专制主义统治,而因缺乏一个自由竞争的充分发展时期。在这种社会条件下,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呈现出畸型性和复杂性。本文试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发展,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使日本从一个自称为二流半的资本主义后进国,一跃而成为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早在五、六十年代就被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所注目。七十年代,由于日本顺利度过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机制的有效性显得更为突出,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日本。本文先谈战后日本经济机制的形成,然后谈战后日本宏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与日本明治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八六八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推翻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从此,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当时亚州唯一成功地摆脱西方列强的羁绊、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明治维新的成功,不仅加速了日本的历史进程,并且在亚洲各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同日本有着长期交往历史的中国,这种影响尤为深远。十  相似文献   

7.
一 本世纪30年代初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空前经济危机。把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推上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这场危机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卡住了日本经济的咽喉:(1)体制上。危机前,日本经济体制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掀起一场民主化改革高潮孚一扫残存在日本资本主义肌体中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因素,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体,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孙世春 《日本研究》2006,53(2):28-32
法人资本所有制并非是日本资本主义特有的企业组织形态和市场组织体系,但日本的法人资本所有制却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制度完备、体制完善、体系完整、机制运作最有效的国家,战后日本的经济制度从家族资本主义演进成法人资本主义后,以银行为中心,以法人为主体的企业组织形态便逐渐建立起了多层次、环绕型、系列化的法人资本体系。战后以来,日本的法人资本体系曾以独特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为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剧变,日本的法人资本体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体系链条出现了明显的松动,旧体系趋于瓦解。旧体系的瓦解并不意味着法人资本体系的终结,目前,日本正以一种新的体系模式变革着旧的法人资本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对日本越来越重视,研究日本的人迅速增多.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了解日本如何从一个国土狭小、资源缺乏的东方国家一跃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急于了解日本可怕的竞争力源于何处.过去,日本人眼睛总是盯着外国,对外国的一切都贪婪地吸收.现在日本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不再是它仿效的样板,相反,它却成了被学习的榜样.但"经济动物"的谑称使日本人感到难堪.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最近几年日本越来越强调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到 1 967年就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跃居第二位。战败国日本由一片废墟一跃而成为世界最富国家之一 ,其中的文化原因值得思考。一、日本重视“人心”养成、人格铸就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早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对日本重视“人心”养成有过描述。福泽谕吉把文明分为“外形”和“精神”两部分 ,他认为 ,“所谓外在的文明 ,是指衣服饮食器械居室以至于政令法律等耳所能闻目所能见的事物而言。”所谓“文明的精神”则是指“人心”。他把“人心”放在器物之先 ,主张首先变革“人心”。日本的明治维…  相似文献   

12.
一 日本近代文化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大变革过程中逐步萌生,并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日本近代文化,由明治维新后建立的日本近代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所规定、制约,并为其服务。众所周知,作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明治维新及其后建立的日本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中小企业占很高比重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不仅没有阻碍日本经济的发展,反而使其逐渐赶上和超过了老牌货手王义家。这与日本较为正确地处理好了中小企业问题是分不开的,中小企业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因而中小企业思想也源远流长,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正确地揭示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对充分认识日本战后跃入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金融资本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本质的经济特征。因此,研究当代日本的金融资本,对了解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其矛盾和变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当代日本金融资本自身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日本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仍然摆脱不了失业问题的困扰。考察日本的就业情况,对了解日本的产业构成、经济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1984年,日本平均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之比)和有效需供率(职业需求  相似文献   

16.
日本:政府·企业·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政府·企业·市场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宋绍英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在总体上“现代化”了,而且基于各国国情的差异,以及由此而来的经营理念的不同,资本主义各国所采取的经济模式也开始多样化起来,出现了以美...  相似文献   

17.
日本“财界”定义的变迁“财界”一词的含义,伴随着日本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变化完善着。它在用法和含义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日本战前(包括战后国内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前)和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后的战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以来日本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产...  相似文献   

18.
金仁淑 《日本学刊》2011,(1):147-149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中日两国陷入殖民地危机。然而,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历史遭遇不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二战以后,日本经  相似文献   

19.
孙世春 《日本研究》2005,53(4):38-43
自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便逐渐建立起了股份公司制度,并在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组建起了以家族为中心的公司体制。后经“战时经济体制”的强制作用,使家族资本主义的公司体制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结为一体,形成了政企统合的“御用”性公司体制。战后的民主改革又使公司以银行为中心结成了以法人治理为中心的法人资本主义公司体制。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新一轮经济转型的展开,日本传统的公司体制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可以说,当前日本公司体制的变革是一次脱传统文化的制度性变迁的转轨。  相似文献   

20.
初学日本史的大学生往往会为日本史学界的巨大分歧而感到吃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总是没有定论?德川幕府统治是否封建主义?明治维新是不是革命的?如果是革命,又是什么性质的革命?明治时期的日本是资本主义,还是国家资本主义?这个国家为什么走上帝国主义扩张的道路?三十年代的日本是不是法西斯主义?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日本究竟是防御性的,还是侵略性的?运用当前的先进社会观点来看,当时的日本经验和欧洲的过去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也就易于沿用说明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