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即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者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在中国仍处于试点阶段,由于法律和法规的滞后,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又称经理层收购,英文为Management Buy-outs即MBO,起源于美国70年代的金融创新,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即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以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而改变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近而达到重组公司的目的并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MBO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改善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作用。目前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管理层收购的方式被引入并付诸实践,日渐成为学者研究和市场关注的热点。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  相似文献   

3.
信托融资是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公司股权的一种重要资金来源方式.本文首先探讨了当前我国MBO融资中的法律障碍,然后重点分析了MBO信托融资的程序、方式与特点,并指出了制约信托融资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规制信托融资的措施,包括要尽快完善相互协调统一的信托制度,加快MBO信托产品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作为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途径,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与障碍。通过对基于信托方式的曲线MBO模式的再设计,引入员工持股计划、公开竞价机制、战略投资者以及风险共担机制,重视对MBO完成后目标公司的整合,以期达到规范曲线MBO实施过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发展MBO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层收购(MBO)被认为是可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解决内部人控制的一种长期激励制度。中国的MBO刚刚起步,但已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对我国要不要发展MBO和如何发展MBO存在很大争议。明确中国MBO的实施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对MBO有一个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同时对MBO的定价原则、融资问题、实施效果和实施环境等应进行理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MBO是企业改制的方式之一.随着一部分公司MBO的完成,它越来越为更多公司所青眯,但是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资金问题始终是制约MBO运作的  相似文献   

7.
陈科峰 《兰州学刊》2005,(1):131-132
本文从正反两面总结了关于MBO的理论,并用描述性实证的方式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MBO收购主体产生的风险、收购资金来源产生的风险、国有资产定价产生的风险三种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指出目前MBO在我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必须加快关于MBO方面技术和制度上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管理层收购(MBO)是西方常见的一种企业并购模式。一个国家的企业实施MBO收购方式,有着严格明确的条件要求,并且规范运作,才能使MBO的优势得以发挥。中国特有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其MBO收购的实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审慎进行,特别是对大型国企的MBO收购问题,如何公开、公正、公平和有序地进行方面,更必须坚持原则、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主体方面的法律障碍及革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云  郑鲁闽 《阴山学刊》2006,19(4):111-114
管理层收购(MBO)对于急需明晰产权与减退国有股的国有企业具有特殊意义。但由于相关立法滞后与特殊国情,在实践中国有企业MBO弊端重重,积重难返。这时,指出相关法律在国有企业MBO的谈判主体、目标企业,以及收购主体等方面的不足,对于构建与完善国有企业MBO的法律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风险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收购是指管理者通过借贷融资或股权交易,购买公司的一部分或全部股权,以获得对公司控制权。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是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是一种市场化行为。在我国由于制度及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实施管理层收购产生了一系列的风险。本文就风险化解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MBO)是企业并购的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有助于消除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使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公司运营,从而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MBO尚属于起步阶段。因此,选取若干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的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论MBO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BO(管理层收购 )是西方国家改造企业产权制度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状 ,结合MBO的特点、作用等 ,文章提出了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实施MBO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四通集团实行MBO以来,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众多公司实施了管理层收购,还有更多的公司正在进行和准备进行管理层收购。但是管理层收购目前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面临着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着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当中面临的问题,并根据目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收购(MBO)是在传统并购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收购方式,由于在明晰产权、强化激励等方面可以对国企改革产生积极作用,故逐渐在我国得到了应用,并在2004年前后达到了高峰。然而,2004年8月的"郎顾之争"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在理论界掀起了一场对于中国需不需要MBO、能不能MBO、国企需不需要产权改革的大讨论。那么这些争论在多大程度上是准确的、有道理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总结、分析MBO进入中国后引发的理论争议,探讨利用MBO帮助国企改革的可行性及其出路所在,以期对于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正确认识MBO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出台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的规定.作为国有资产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MBO在改善企业股权结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我国相关法规和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用MBO方式进行国企改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随着国企改革的纵深发展,MBO的热潮即将来监.如何克服MBO的不足,充分发挥MBO的积极作用,是理论界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迫切需要创新和丰富以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特性为背景的MBO理论研究,但有关MBO的研究相当零散.国外的MBO理论研究相当丰富、系统,目前对之进行解释的有八大理论假说:激励重新安排、控制因素、自由现金流、交易成本、接管防御、价值低估、税收收益、财富转移.就这些假说的实证研究文献,从收购前的意向、收购中的公告反应和收购后的变化三个阶段进行深入考察,对国内MBO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以来,欧美等国开始了第二次杠杠收购浪潮,其中管理层收购(MBO)十分活跃.相关的理论研究十分关注其效率,除了金融绩效外,许多研究更关注于实体经济效率.股东回报和会计绩效的研究表明MBO产生了显著的财务收益.而实体经济绩效更能准确地反映经营效率,克服了金融绩效的诸多局限,其研究显示企业在MBO后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有些则认为就业岗位和R&D投资出现了下降.与国外相比,MBO在我国的绩效研究严重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截至2004年10月份经媒体批露的23个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有关管理层的收购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出样本企业与市场风险的相关性系数,进而求出MBO公告日及前一天市场预期误差的平均值,通过建立线性模型对反映管理层收购价格与企业净资产之差引起的市场预期收益率的变化进行回归,结果是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同经验假设一致,当进行收购的是企业的经营者时,他们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会对MBO的收购或转让价格进行调整,使其低于收购季度的每股净资产,从而获得超额收益,损害流通股股东的权益。同时MBO收购的性质也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中小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MBO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产权改革模式,为实现中小国有企业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思路。在实施MBO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中小国有企业的MBO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要规范国有资产定价和收购资金的来源问题,为促进中小国有企业MBO的顺利进行创建各种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委托代理关系中出现道德风险。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 使得其MBO过程中广泛地存在着道德风险。国有股协议转让的定价是否公平等问题成为MBO在 中国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只有认真地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的道德风险,提出有 效防范措施,才能发挥MBO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