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转移劳动力现象凸显,但是又存在着培训不足等问题,为改善这一现象,政府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农民工对政府转移劳动力满意度的状况,并发现政府转移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卫东 《决策探索》2009,(14):39-3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利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几年,鹤壁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市,认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是,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没有消除,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曾敏  谭红波 《管理与财富》2008,(11):106-107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规模和数量都在日益增长。转移农业过剩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使农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配比逐步趋于合理,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其竞争优势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信息中心作为一个计算机技术服务型单位,身处一个技术知识迅速更新升级的行业,肩负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任,其知识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分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化发展速度。有效的知识转移不仅能够提高组织内部知识的更新和利用效率,更能大大促进知识创新的速度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知识水平、进一步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知识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知识转移的效果也是信息中心知识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方面。信息中心拥有便利的网络条件,因此通过多种网络形式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存在可行性。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首先引出知识管理和知识转移的内涵,综合各种相关文献划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知识转移过程图描述知识转移的过程。接着通过分析信息中心知识转移现状总结目前信息中心知识转移中存在的3方面问题,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知识管理工作中借助网络载体提高知识转移效果的策略。意在寻求通过网络提高信息中心知识管理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慧 《管理与财富》2008,(12):32-33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转移的概论,进一步结合具体实例——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运用了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产业转移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并且提供产业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姜苗  吴洁 《科学咨询》2009,(23):24-24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研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知识转移的研究现状,对团队层次的知识转移作了综述;简要分析了知识转移存在的问题,以期待未来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决策》2010,(5):62-65
在风起潮涌的承接产业转移中,青梅煮酒谁是真英雄?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产业转移的浪潮正激荡着2430平方公里的无为县域,为其工业化和城镇化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杨敏 《决策》2014,(10):1-1
作为分税制改革的次生产物,这20年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日益凸显出一种合成谬误。 从微观来看,转移支付甚至是近年来饱受诟病的专项转移支付,有其合理的逻辑起点和良好的制度设计初衷;从宏观来看,近2万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却在一种不安全、不透明、欠公平、低效率的链条上封闭运行。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9,(23):16-17
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正式拉开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目前,广东已在粤北和东西两翼地区建立了32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广东产业升级和转移进行探索和研究,试图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综合化、快速化发展及世界高技术产业化、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业国际转移的新发展的背景下,在国内各省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的总体趋势中,探讨广东如何将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必然性、必要性,研究其转移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实践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山东省蒙阴县为例,分析、研究县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方法与实践成效,阐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医院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医院参与医疗信息共享意愿不高,患者的诊疗信息被静态碎片化储存而无法充分有效地利用。考虑到医院进行医疗信息共享将降低患者转移成本,本文构建一个多阶段双寡头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医疗信息共享对医院竞争过程中患者转移数量和服务质量水平决策的影响。首先,根据是否存在转移成本,将患者分为新患者和经验性患者,借助Hotelling模型刻画患者的效用函数,分析患者就诊决策。然后,在政府价格规制和不考虑医院利他性情景下,构建了医院累积期望收益目标函数,使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实现医院累积期望收益最大化的服务质量水平,获得了实现患者相互转移且医院在市场中共存的马尔可夫完美均衡。最后,根据医院参与医疗信息共享后患者转移成本降为零,分析与比较信息共享前后患者转移数量和服务质量水平变化。研究发现:在不同医院间本身存在患者转移背景下,医院参与信息共享后,患者转移数量增加但存在一个上限,增加的转移量与患者在医院间的转移成本呈正相关,与初始感知效用的差值范围呈负相关;医院参与信息共享后,均衡状态下的医院服务质量水平高于信息共享前的服务质量水平。因此,在不改变当前医保支付方式下,要加快推进医疗信息共享,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医院的患者数量和服务质量水平变化对其进行定期补贴,以激励医院积极参与医疗信息共享,本文给出了这个补贴的量化表达。  相似文献   

13.
黎屏 《决策导刊》2006,(3):15-1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改善就业状况,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也应关注并消除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就业转移是一个系统问题,培训基地要从全局综合考虑与农民工培训相关的各个方面,着力构建“专业化培训、品牌化输出、城镇化转移、社会化服务、自主化创业”五位一体的转移开发循环体系,真正使农民工学到实用的技能,获得稳定的就业渠道,实现收入的增加,推动劳务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1,(35):14-15
广东“双转移”战略自2008年正式实施已三年.产业转移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作为“双转移”战略的载体——产业转移工业园经济规模也快速发展壮大。为了总结工业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剖析存在的矛盾问题.进一步加快工业园的建设,今年初,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要求省政协对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进行视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转移平台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由于线上技术转移平台的技术转移效率会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使之成为学者和业界人士越来越关注的研究问题。 从网络平台的特点出发,选取技术供需文本匹配为指标,分析在线技术转移平台的效率问题。运用文本表示模型和相似度计算模型,以2013年至2015年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的技术供需文本为样本,计算并评价技术供需文本匹配和语言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的供需文本匹配度较低,技术供需双方存在显著的语言差异,且语言差异与供需文本匹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显示,技术需求文本是造成供需语言差异的主要原因,大量的非技术信息削弱了文本内容的有效性。为提升在线技术转移平台效率,提出技术供需文本自动提纯和供需自动匹配优化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技术供需文本匹配的效率并降低语言差异。 研究结果为评价在线技术转移平台的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提升在线技术转移平台的转移效率,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提出的优化方案对平台网站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力量,除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发挥影响,农民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在浙江、山西、陕西、河南、河北调研得到的数据,采用probit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前期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与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表现出极具特色的地缘化、亲缘化特征,前期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降低了农民职业搜寻成本,正向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决策;并且在中国市场化转型时期,传统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发挥着节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行业间碳排放转移量预测问题,以中国1997-2017年间9年度28个行业间碳排转移量数据为样本,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样本随机振荡序列的灰色量子粒子群优化通用向量机混合预测模型ROGM-QPSO-GVM。该模型首先使用ROGM(1,1)模型得到各行业对其他行业碳排放转移量的预测序列和残差序列,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优化GVM模型网络参数,构建了QPSO-GVM模型对残差序列进行修正,再将两部分的预测值相加得到行业间碳排放转移量预测值,最后根据所有预测值构建出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结果表明ROGM-QPSO-GVM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并利用该模型对2020年、2025年、2030年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进行了预测及变化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技术转移工作的因素很多,本文着重在影响技术转移工作的历史环境、文化环境、现实环境、政粜环境、科研环境、企业环境、国际环境方面进行有益探析,目的是加速技术转移工作,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孙静  查钢 《决策》2008,(12):60-62
这是一个零和游戏,财富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一旦这种转移链接不上,这个游戏就会失去平衡,接下来就是经济崩盘,华尔街的神话也就随之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