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明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俄〕11.H.约诺夫近年来,在俄罗斯的历史科学中流行一种观点:俄国历史理论的现代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和形态论的威信下降有关,这一危机可以借助对人类发展的文明论的方法克服,日益尝试把文叫论变为研究世界历史和本国历史的方法论基础。在...  相似文献   

2.
人类面临的新社会——20世纪未来学大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学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哲学观。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科技文明的巨大发展与社会进步,未来学家的理论层出不穷,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与热烈讨论。本文从“未来学家视野中的历史图景”、“未来学家视野中的当代文明”及“面向信息时代的相关问题”三个方面对多位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与总结,描绘了人类社会面临文明转变时的总体图景  相似文献   

3.
论文明与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文明的含义,古今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目前,中国学者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积极成果说、进步程度说和价值体系说;西方学者也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进步状态说、要素构成说和文明文化一体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发展性。因此,概而言之,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明与文化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二者的联系表现在:(1)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2)文化与文明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3)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的区别在于:词源含义、产生的时间、所蕴涵的内容和传播的途径、方式均不同。  相似文献   

4.
汤因比的历史哲学将文明作为研究的基点,认为每一种文明都要经历发生、发展、衰退和解体的阶段,从而产生新的文明,同时致力于寻找现代人类文明的出路,为未来的人类文明勾画了蓝图,并寄希望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  相似文献   

5.
斯宾格勒提出了一种"文化形态史观",打破了社会历史理论的托勒密体系--实现了"哥白尼革命".他摒弃"进步"史观,用一种世界历史的"比较形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认为历史不应是某一思想家主观"设计的产物",更不是单线索、直线式、由低到高、由恶及善的进步历程.他认为历史没有规律,有的只是"命运".汤因比继承发展了斯宾格勒的历史观,认为文明的发展、生长是一系列"挑战"、"应战"的结果.这种文明形态史观有积极的贡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布罗代尔对其过于简单化的文明史观很不满意,从历史的长时段出发,对他们提出了严厉批评:第一,批评历史宿命论.第二,回避历史的时间,只注重短时段的事件.第三,一种"人的精神本质"与多种(无论是八种还是二十一种)文明形态相矛盾.第四,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抽出几条"规律"、"法则"、"模式"来剪裁历史.最后,布罗代尔决定抛弃文明模式(包括各种翻版),主张用"长时段"结构理论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历史进化论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是他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进步的观点。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作者对孙中山的历史进化观的见解。文章认为:孙中山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是“后来居上”的思想,是他的历史进化论的核心。孙中山用“民生”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契因,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基本一致的。孙中山关于物质文明和心性文明“相待”社会才能进步的观点,反映出孙中山历史进化观的辩证思想。孙中山把“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看成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部分,他对工农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生产与革命中的作用问题的评价,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吻合的。  相似文献   

7.
人在社会制度、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状况是一种标志,它说明该社会及整个文明为发展并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可能性。在以前的各种文明社会中,物和资本是主要的财富和社会运动的目的,而创造这些文明社会的人不过是一种工具。这种文明社会的历史只能算是史前史,真正的历史是从共产主义文明开始的。这些文明社会为向人类真正历史的过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前提。人是创造全部文化财富、改变那些不再符合社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关注了近期历史社会学的三个发展: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新韦伯主义历史社会学、多元现代性学者采用的"文明分析"方法及美国历史社会学的第三波文化转向。这些发展是对早期历史社会学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回应,然而它们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没有摆脱欧洲中心主义传统的窠臼。基于此分析,本文提出应当以"关联的历史"(connected history)观为历史社会学分析的方法与手段,以满足全球历史社会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比较史学是“二战”后西方新史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至今在西方仍方兴未艾。文章将比较史学的发展过程大体分成三个递次演进的阶段,即“对各文明体系的比较”,“就某一个历史问题或历史过程进行比较”和“系统结构的比较”。作者在揭示了各个阶段逻辑发展的内涵后认为,比较史学内在逻辑的演变并未发展到尽头,西方史学界中新观点和新模式的不断出现,使得学者们在比较研究逻辑的取向上更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王铭铭 《社会》2019,39(3):1-56
本文以康有为完成于1904年底的《意大利游记》为说明性个案,试图呈现其欧亚文明论的基本面貌。文章将文本与这位“先时之人物”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勾勒出康氏的旅欧行程、意大利考察和文明叙述的轮廓,梳理了康氏在其“异域志”中表达的有关升平一统(帝国)、中西文明之异、文明关联互动等看法。文章指出,《意大利游记》是古代华文异域志的近代遗响,而康有为借之表达的看法,实构成一种“文明-现代性”主张。本文为作者所写有关法国社会学年鉴派文明与文明研究构想之论文的续篇。文章指出,康有为对文明的界定与其同龄人涂尔干的看法有诸多相通之处,但也有不同点:康氏与涂氏都将现实发生的文明界定为“超社会现象”,视其为国族与世界之间的中间范畴,但相比于从结构观点看文明的涂尔干,康氏在考察文明的存在方式时更关注其历史的治乱轮替动态,也更为重视其政体实现形式。文章最后,作者思考了20世纪康氏欧亚文明论的遭际,指出相比“国族营造”之社会科学,康有为融通“我他”文明的叙述依旧有其启迪。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原本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当人类还处在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还没有从自然界中提升与分离出来时,不可能有文明现象的产生,只是随着工业与艺术的产生人们开始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物品的时候,人类的历史才由史前史转变为文明史。因此,文明的底蕴不意味着对自然状态的适应与保护,而意味着对自然状态的一种游离。文明与文化具有同源性,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产物,都具有历史的性质。而一切具有历史性质的东西都存在着比较与区分的可能和必要。文明和文化一样也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的区分。文明作为一种历史产物,它的生成与发展也是有条件的,文明的发展必须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适应,与人类自身的真实需求相适应,否则就会发生文明过度的问题即文明异化。文明的过度发展不仅不具有积极意义,反而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诗与史--论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对诗、史关系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洲良 《学术交流》2001,(5):114-117
钱钟书提出诗歌反映历史真实的三种方式可概括为写实、寄意、怀古.这表明钱钟书在肯定诗歌反映历史真实的同时更注重诗歌艺术想像与审美创造的能动作用.这一观点可视为诗歌反映历史有别于史书记载历史的本质特征,对于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的独立品格的确立在当时乃至今天仍有指导意义.同时,诗、史关系的研讨还标志着钱钟书的学术思路已由艺术赏析向文学研究多元化发展的新变.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与中心城市发展互动存在历史演进.在古代农业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两个时代,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互为作用导致不同情形的空间生产结构优化机制演化.从空间生产结构优化演化机制发展轨迹来看,早期贸易全球化与制度变迁、科技创新是改变历史地理版图、促进空间生产结构优化机制演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目前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形态和阶段等问题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应确定在公元前221年。中国封建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形成期、成熟期和衰落期。这三个阶段并不表现为递进或递降的层序结构,因此,用周期一词表述更为准确。每一个周期都近似一个封闭的圆圈,这三个圆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螺旋曲线。在每一周期中,又必有一个王朝居于主导地位。汉、唐、明王朝具备这种典型性,它们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是三个周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王朝。全部封建社会的历史不过是这样一部兴衰史在不同层次上的重复进行,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对我国海洋开发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三种文明形态主导的海洋发展理念的变迁。我国海洋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传统农业社会重陆轻海观念影响下的海洋农业理念与工业社会中的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理念相冲突。对当前海洋开发和管理进行思考,实现生态文明理念下人与海洋和谐发展,是我国海洋可持续开发和有序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廖沫沙在《新观察》1986年第18期上《建设精神文明的设想》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至少应包括下面这几项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用这样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与认识社会历史、认识人生,这是最科学、最合实际、最准确的世界观、方法论。二、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知识。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和标志。三、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的行为和产品成果以及实物形象。四、教育。这是上述三项文明的基本条件。没有教育就谈不到其它一切文明。教育的内容,就是  相似文献   

17.
印度著名历史学家比潘·钱德拉在一篇题为《殖民主义、殖民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以及殖民地国家》的文章中,结合印度的历史概括地论述了他对于有关殖民主义的理论和观点。首先,他认为殖民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是与工业资本主义同时产生、发展的一种近代历史上的新现象。因此,殖民地一开始便具有二重性:“近代化”和“低水平的发展”。殖民主义不单纯是政治控制和殖民政策的问题,也不只是一种结构——殖民地国家,它是殖民地在经济和社会上,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世界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完整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儒家孝道思想对古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在信贷市场极不完备的古代,孝道作为一个独特的代际契约履约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代际契约中的证实和承诺问题,从而以一种增加储蓄的方式有效促进古代社会的经济增长。然而,实施和维持孝道却不完全是自发的,需要来自统治者的干预。而对于统治者来说,他需要将资源在配置给生产和配置给战争之间权衡。这一权衡决定了一个社会均衡的孝道水平。通过比较中原文明、匈奴游牧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历史,证明了上述观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印度河文明遗址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它的兴趣持续不衰。许多专家学者们对它进行了辛勤的发掘、考证与研究,出版了不少研究著作。印度河文明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印度历史的传统观点,使在印度古代史研究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雅利安中心  相似文献   

20.
<正> 百科全书,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优秀工具书,几百年来的发展,其基本点已得到共识,约可归纳为五条: (一)以条目形式介绍百科各项知识,一个条目介绍一个基本内容。 (二)百科全书要求一种系统的、全面的,客观的介绍。 (三)内容要尽量新且可靠,删去旧的不准确的内容,承担推广新知识的任务。 (四)有实用检索系统。 (五)一个民族、国家,在一个时期所编的百科全书,可反映此民族、国家的文明面貌,即具有权威性的文明程度。因此,研究百科全书的历史,成为一个很好的角度。例如,了解某一条目的产生与变化,会涉及到许多社会现象、历史现象和大量的人物;了解百科全书的历史,还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